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慢病毒载体构建microRNA-375过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研究microRNA-375通过调控EMT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在人体中侵袭、迁移的作用。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转染构建并培养出HCT116细胞的microRNA-375过表达实验组(过表达组)、设立空载体对照组(空载体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实时逆转录PCR检测3组细胞中microRNA-375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3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3组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组细胞EMT通路中蛋白质的相对含量。结果:慢病毒载体转染成功,构建并培养出microRNA-375过表达实验组和空载体对照组的HCT116细胞。过表达组细胞的microRNA-375相对表达量较空载体组和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空载体组和空白组细胞的microRNA-375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组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较空载体组和空白组减弱(P<0.05);空载体组和空白组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组细胞的EMT过程较空载体组和空白组受抑制(P<0.05);空载体组和空白组细胞的EMT过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croRNA-375作为抑癌因子,可通过抑制EMT通路,发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在人体中侵袭和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比较经肛吻合器直肠黏膜切除术和经直肠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直肠前突进行分组治疗,即观察组(50例,经肛吻合器直肠黏膜切除术)与对照组(50例,经直肠闭式修补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相关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肛吻合器直肠黏膜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此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对老年宫颈癌患者认知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自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03例接受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50)与B组(n=53)。两组患者均给予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A组由麻醉医师根据临床经验用药。B组在BIS指导下进行操作,即于术中BIS值每减少或增加5,按0.5 mg/(kg·h)减慢或加快丙泊酚输注速率,使BIS维持在45~55。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 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 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测量表(MMSE)评分。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气腹后10 min、气腹后30 min、术毕,监测两组患者舒张压(DPB)、收缩压(SBP)、心率(HR)。分别于术前、术后1 d,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IL-1)、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术后1、3 d, B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 d的MMSE...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缬沙坦对高脂模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动态、系统地监测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IL-8的水平,同时采用Trizol法提取RNA,用RT-PCR法测量主动脉中hs-CRP mRNA、TNF-α mRNA和IL-6 mRNA的表达,并且观察粥样硬化动脉内膜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缬沙坦药物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模型组的hs-CRP、TNF-α、IL-6、IL-8均升高,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缬沙坦治疗10 w后,hs-CRP和IL-6的水平均降低,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和IL-8的水平均降低,但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缬沙坦治疗10 w后,hs-CRP mRNA,TNF-αmRNA和IL-6 mRNA表达均降低,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药物干预组内膜病变较高脂模型比较有所减轻.结论 缬沙坦能够有效地降压的同时,能减少部分炎性因子释放的作用,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快通道麻醉对小儿心脏手术后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行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5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每组26例。B组采用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A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快通道麻醉。观察两组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重插管率、ICU滞留时间、术前(T_0)、术毕(T_1)、术后3 h (T_2)、术后6 h (T_3)、术后12 h (T_4)、术后24 h (T_5)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PCT、CRP水平。结果两组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重插管率、ICU滞留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T_2、T_3、T_4、T_5时ACTH、COR、PCT、CRP水平高于T_0时,且A组ACTH、COR、CRP水平低于B组(P<0.05)。两组T_1~T_5时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快通道麻醉可降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在动脉粥样硬化(AS)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 ApoE-/-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高脂喂养组、白藜芦醇组、高脂喂养+白藜芦醇组。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斑块病理学改变,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测定血管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以及自噬相关蛋白p62变化。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组、白藜芦醇组、ox-LDL损伤+白藜芦醇组。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Western blot测定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的表达。 结果 与高脂喂养组比较,白藜芦醇干预后,AS斑块面积减少(P<0.05),LC3Ⅱ水平上调(P<0.05),p62水平下降(P<0.05),表明白藜芦醇可以诱导自噬;同样,与ox-LDL损伤组比较,白藜芦醇干预后,损伤的巨噬细胞中凋亡水平下降(P<0.05),LC3Ⅱ水平升高(P<0.05),p62水平下降(P<0.05)。 结论 AS进展中会伴随自噬水平的下降,给予白藜芦醇处理后,能够延缓AS进展,其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调节自噬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颅脑手术患者术后脑代谢和脑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医院接受颅脑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目标导向液体治疗40例(观察组),常规输液治疗4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开硬脑膜即刻(T3)、切开硬脑膜后1 h(T4)以及手术结束时(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指数(CI)水平以及脑代谢、血乳酸各项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量、输液总量、胶体量分别为(1 602.7±305.3)mL、(3 215.8±442.8)mL、(2 028.1±345.2)mL,均高于对照组的(1 105.5±256.2)mL、(2 604.3±352.6)mL、(855.6±278.6)mL;而晶体量为(1 142.5±242.5)mL,则低于对照组的(2 102.7±102.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T1时相比,两组T2、T3、T4、T5时的HR水平均有所下降;MAP水平在T2时下降明显,而在T4、T5时明显升高;CI水平在T4、T5时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4、T5时观察组MAP及C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T1时相比,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含量(CaO2)、静脉血氧含量(CjvO2)水平均下降,且在T2、T3、T4、T5时观察组患者C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Cjv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T1时相比,两组T3、T4、T5时的动脉乳酸值(aLac)水平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T1时相比,两组T3、T4、T5时的静脉乳酸值(vLac)水平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T2、T3、T4、T5时vL-ac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T1时相比,两组T2~T5时的脑乳酸生成率(LacPR)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颅脑手术患者心脏前负荷,同时改善脑代谢,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脑乳酸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一年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且行PCI后顺利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是否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和未再入院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4, 95%CI:1.059~1.096)、住院天数(OR=1.109, 95%CI:1.053~1.169)、糖尿病史>20年(OR=2.005, 95%CI:1.346~2.959)、胱抑素C(OR=1.699, 95%CI:1.299~2.239)、射血分数(OR=0.975, 95%CI:0.958~0.992)、多血管病变(OR=1.744, 95%CI:1.270~2.422)和ST/T波改变(OR=1.920, 95%CI:1.419~2.612),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一年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对高脂模型大鼠肝脏和主动脉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肝X受体(LXRα)和ABCA1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非诺贝特组,应用RT-PCR方法测量各组肝脏和血管中PPARγ mRNA,LXRα和ABCA1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测量肝脏和血管中PPARγ,LXRα和ABCA1蛋白的表达.结果 高脂模型组肝脏、主动脉中PPARγ,LXRα和ABCA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诺贝特药物干预后大鼠肝脏、主动脉的PPAR-γ mRNA与模型组比较虽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XRα和ABCA1 mRNA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它们蛋白表达变化趋势与mRNA的表达均趋势一致.结论 非诺贝特不仅降低血脂,而且能够升高LXRα的表达和促进ABCA1的释放,使ABCA1的含量升高,促进胆固醇的逆转运,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对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及体检中心,经颈动脉彩色超声证实有颈动脉斑块,自愿参加临床观察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合并应用肠溶阿司匹林75 mg/d,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75 mg/d。并根据病情给予降压、降糖等药物,两组均进行饮食控制。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两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总数、斑块厚度及斑块性质的变化,并记录两组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组服用瑞舒伐他汀12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由(4.93±1.12)mmol/L降至(3.80±0.9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由(3.80±1.73)mmol/L降为(2.38±1.18)mmol/L(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三酰甘油(TG)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期内各项血脂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2)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斑块数未见明显变化,斑块的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