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干扰素-α1b(赛若金)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 干扰素-α1b治疗5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程结束后,HA、PCⅢ、LN和ⅣC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清HBV DNA阴转者降幅显著大于未阴转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赛若金可减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其抗肝纤维化作用与抗病毒作用呈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我院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者的用药情况,旨在于为儿科临床医生提供用药参考,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免疫组于2013年制定并发布的《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疗建议》,临床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学及相关文献资料为分析依据,从用法用量、药物不良反应、营养支持治疗及选用的治疗药物等方面,分析我院2015年全年收治147例HSP患者的用药适宜性.结果 关节型HSP患儿使用甲泼尼龙的平均剂量为1.8mg/(kg·d),1日1次静脉滴注,平均使用5.7d;腹型HSP患儿使用甲泼尼龙的平均剂量是2.3mg/(kg·d),每日分两次滴注,用药3至4d后,减量滴注,平均使用10.3d;腹型+关节型、腹型+肾型、肾型HSP患儿使用甲泼尼龙的平均剂量是2.5mg/(kg·d),每日分2次滴注,用药约3d后,减量滴注,平均分别使用了18.2d、21.4d、19.6d,其中治疗未好转5例患儿转院治疗.以上各型患儿住院治疗期间运用补钙剂,抗感染等疗法对症治疗,对于反复腹痛或胃肠出血患儿采取禁食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于症状控制且病情好转后出院用药均为泼尼松,逐渐减量口服,定期门诊回访.结论 甲泼尼龙的用法用量缺乏适宜性,个体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理念有些不足,严重及难治性HSP患儿所选用的治疗药物有些欠妥.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1998年6月-2004年8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47例。治疗组87例(男81例,女6例,年龄19~46岁,平均35.4岁),对照组60例(男52例,女8例,年龄20—45岁,平均34.7岁)。按照2000年西安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复核,2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程和肝功能均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药湿敷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仅实验组在输入化疗药物时进行中药湿敷,至化疗药物输入结束后30分钟.观察 两组静脉炎的发生比例,经统计学处理,对照组发生静脉炎比例为66.67%,实验组静脉炎发生比例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湿敷能有效预防化疗药物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三维正脊仪为主,配合手法、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8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收治的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例治疗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通过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指标等可能影响该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年龄、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氧合指数(PO2/FiO2)、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及肺野数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MODS、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是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诊治ARDS患者过程中,加强对年龄、合并MODS、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有创机械通气等指标的监测,对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对于临床护士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参与临床工作的护士173名,根据病区是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为两组,采用全美护理质量指标国家数据库项目(na-tional database of nursing quality indicators,NDNQI)中"注册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护士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护士总体满意度良好,其中满意度最高的前3项分别是"医护之间关系"、"支持性护理管理"和"护士之间关系",而满意度最低的3位为"收入"、"专业地位"和"享受工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满意度呈上升趋势,在"护士之间关系"、"决策"、"自主性"、"护理行政性管理"和"收入"这5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护士满意度是评价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切实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护士满意度和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究吉非替尼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 糖类抗原 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进行治疗的 163 例 EGFR 阳性晚期 NSCLC 患者,应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 = 81)和对照组(n = 82)。两组患者均给予 镇吐、利尿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CEA、CA125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给予 EGFR 阳性晚期 NSCLC 患者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体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水平,且 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湿敷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60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2例和对照组78例,仅实验组在输入化疗药物时进行中药湿敷,至化疗药物输入结束后30分钟。结果: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比例,经统计学处理,对照组发生静脉炎比例为66.67%,实验组静脉炎发生比例为1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湿敷能有效预防化疗药物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针对其生理、心理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策,观察护理结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中手术治疗258例,出院6个月随访,除2例因突发心脏病猝死外,其余患者均能扶单拐行走,压疮、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假体脱位等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全程心理护理,密切的术前、术后观察,充足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早期的康复功能锻炼,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