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探讨脑脊液鼻漏病人的护理经验,对35例脑脊液鼻漏病人进行回顾分析,认为做好心理护理、适当的体位指导、保持情绪稳定及大便通畅,有利于促进漏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2.
探讨脑脊液鼻漏病人的护理经验,对35例脑脊液鼻漏病人进行回顾分析,认为做好心理护理、适当的体位指导、保持情绪稳定及大便通畅,有利于促进漏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CU病人使用呼吸机期间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ICU94例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呼吸机治疗期间人工气道的护理。结果:49例1h-28d自主呼吸恢复撤离呼吸机,9例肺部感染,6例鼻饲时出现返流,2例插管松脱,28例死亡(均死于原发病)。结论:病人在人工气道建立后使用呼吸机期间,严密、有效的人工气道护理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神经外科ICU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ICU 10例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10例患者均在术中在测脑室放置专用的脑室外引流管,连接压力转换器,接监护仪进行动态持续监测颅内压;结果经过持续监测颅内压,能准确及时为医疗提供诊治依据及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在病人病情变化前作出相应处理,对提高医护质量起到重要作用;结论持续监测颅内压的同时需结合患者的意识、瞳孔、四肢肌力及生命体征变化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5.
报告了1例垂体腺瘤合并糖尿病肾衰竭病人围术期的护理,即术前给予积极的准备和充分的呼吸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和控制血糖,维持严格无菌的腹膜透析及加强营养、抗感染等,病人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二线护理值班制度在提高神经外科夜间护理工作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二线护理值班制度,并对二线值班护士(简称二值护士)进行培训,明确职责与要求.二值护士负责本科各病房夜间护理工作的指导、监控和协助.结果 二值护士协助抢救221人次,解决疑难152人次,解决了一线值班护士(简称一值护士)无法处理的疑难问题.结论 二线护理值班制度保证和提高了神经外科夜间护理工作质量,有效地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提高神经外科ICU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患者安全。方法:本文从环境相关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医护人员相关因素、家属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了强化岗位责任感、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医护沟通、合理人员配置的安全管理对策。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几年来,减少了不安全的因素,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实施切实可行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使护理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  相似文献   
8.
总结1例脑膜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经验;术后做好预防工作及仔细的病情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后,要严格抬高制动,抗凝扩容治疗,并严密监测凝血四项及病情变化,经过细致的护理,8天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缓解,无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肺栓塞及脑栓塞等并发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垂体腺瘤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性和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的63例垂体腺瘤(侵袭组45例,非侵袭组18例)组织中PTTG蛋白的表达,检测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同时计数组织内微血管数量(MVD)。结果PTTG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中PCNA标记指数和微血管密度也显著性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相关分析显示:PTTG表达与垂体腺瘤内PCNA标记指数和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PTTG在垂体腺瘤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增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对神经外科ICU环境、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流程和护理制度实施细节的管理.[结果]在神经外科ICU应用细节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病人满意度.[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神经外科ICU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