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大鼠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急性心理应激大鼠旷场行为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急性心理应激动物模型,在应激前用两种不同浓度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胃饲7d,观察心理应激后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大鼠旷场行为的改变,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应激大鼠在旷场中的穿行格数和直立次数明显增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显著升高,而两种不同浓度的给药,对此反应均有抑制作用。[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急性心理应激大鼠的心理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应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总结10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后并发电风暴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配合心律转复除颤器参数调整,控制诱因,重视出院后随访。9例患者经治疗及精心护理,病情稳定出院;1例患者因精神异常在家中自杀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急性束缚应激大鼠旷场行为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急性束缚应激动物模型,在应激前用两种不同浓度的加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胃饲1周,观察大鼠应激后旷场行为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改变,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应激大鼠在旷场中的穿行格数和直立次数明显增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显著升高,而高浓度加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此反应有抑制作用。结论:加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急性束缚应激大鼠的心理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应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本心脏中心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后电风暴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和比较因I级预防和II级预防接受ICD治疗的患者的基础疾病特征、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事件及电风暴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植入ICD 231例,随访(30.2±23.5)个月。I级预防98例,II级预防133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率22.9%(53/231);其中I级预防组中发生率7.1%(7/98),显著低于II级预防组34.6%(46/133)(P<0.01)。共20例(8.7%)发生电风暴,发生在II级预防组中19例(14.3%),12例(60.0%)经历≥2次电风暴事件,即电风暴再发。83.3%(10/12)电风暴再发者在第1次事件后的1年内再发电风暴。左心室射血分数30%~40%(OR 4.861,95%CI 1.483~15.932,P<0.01)和II级预防患者(OR 10.211,95%CI 1.304~79.942,P<0.01)是电风暴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电风暴在ICD患者群中的发生率并不少见,电风暴再发多见于初发后1年内。明显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和II级预防者电风暴再发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5.
希氏束起搏是唯一能够模拟正常心脏激动和传导的起搏方式,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心室电和机械同步性,是目前最生理的起搏方式.本文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例因为心房颤动伴难以控制的快速心室率,行房室结消融联合永久希氏束起搏,另1例因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行永久希氏束起搏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位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起搏器参数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全血激活凝同时间(ACT)监测下比伐卢定对比肝素钠的抗凝效果和半衰期长短,以及相关操作中的护理流程。方法52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比伐卢定实验组[PCI术前静脉注射0.75mg/kg,然后立即静脉滴注1.75mg/(kg·h)至术毕]和对照组(术前静脉注射肝素钠130U/kg)。分别于PCI术前,用药后5min,停药后30min、1h、和2h,以及拔管前5min(距离用药约5~6h)监测并记录6次ACT值。结果用药后5min患者实验组ACT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PCI术前和停药后30min,2组患者ACT没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1;停药后1h、2h和拔管前5min实验组ACT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比伐卢定对比肝素钠抗凝效果起效快,效果好,半衰期短;严格按照规范用药、加强用药期间的观察护理,做好ACT监测及护理,可保证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多囊肾与非多囊肾患者的主动脉根部内径,探讨主动脉根部内径作为多囊肾靶器官损害标志的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0年6月至2012年6月因腰痛、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因素就诊,临床疑诊为多囊肾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共确诊多囊肾患者168例和非多囊肾患者256例,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多囊肾患者主动脉根部内径为(40.27±3.14) mm,非多囊肾患者主动脉根部内径为(34.30±2.5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校正体重或身高后这一差异依然存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多囊肾与主动脉根部内径呈正相关(r=0.273,P<0.05).结论 多囊肾患者主动脉根部内径大于非多囊肾患者,主动脉根部内径可作为多囊肾患者在靶器官损害出现之前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