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
1病例报告患者女,59岁。因间断右季肋部胀痛不适伴发热1个月入院,体温39.9℃。入院查血常规正常;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40U/L,谷草转氨酶(AST)50U/L,A/G 23/26g/L,胆碱酯酶(ChE)2352 U/L;CA125 11.60 U/ml,CA19939.64U/ml,癌胚抗原(CEA)0.27ng/ml,CA72-4 2.23U/ml;抗-HBs(+)、抗-HBc(+),抗-HCV(-)。心电图、胸部CT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 DR)胸片特点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整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于2020年1月20日-2月5日期间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患者胸片特点及血清铁蛋白检测结果。结果共收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44例,患者均多次拍摄DR胸片并进行血清铁蛋白化验。入院时DR胸片阴性率40.91%(18/44),阳性率59.09%(26/44);血清铁蛋白升高率56.82%(25/44),正常率43.18%(19/44)。DR胸片阳性组血清铁蛋白升高率69.23%,高于DR胸片阴性组的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 DR胸片可用于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肺部病变,尤其是重症患者;血清铁蛋白升高提示患者DR胸片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脏神经内分泌癌(HNEC)的CT及MRI特征,以期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37例HNEC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其表现特点。结果原发性HNEC常为单发,CT表现肿瘤平扫为低密度或混杂低密度占位,肿瘤合并出血时其内见斑片状稍高密度,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肿瘤实性部分门脉及平衡期CT值略高于动脉期;磁共振DWI多呈均匀或厚壁样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部分病变内见高信号囊变区,T1WI呈稍低信号,部分病变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中度均匀强化或边缘强化,部分病变内可见粗大供血动脉,门脉及延迟期呈等或稍低信号,部分病变可见完整或不完整假包膜,肿瘤周围门脉及肝静脉受压移位,但无癌栓形成。转移性HNEC常为多发、体积较大,CT平扫呈稍低或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多呈边缘轻中度强化或不均匀强化,门脉及平衡期相对肝实质呈等或稍低密度;磁共振检查DWI多呈环形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 T1WI呈稍低信号,大部分病变内见囊变坏死区,增强扫描动脉期不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门脉及延迟期多数可见偏心靶环征,部分门脉血管内可见癌栓。结论 HNEC可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及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右侧膈下动脉(RIPA)在多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中的表现,探查其解剖与变异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35例患者行腹部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临床资料,采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3种方法进行血管重建,总结RIPA的起源和分布对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指导意义。结果:935例进行右膈下动脉螺旋CT三维重建的病例均可成功显示膈下动脉起源(占100%),其中发自于双侧膈下动脉共干者为163例(占17.4%),单独发自于RIPA者为772例,其中发自于腹主动脉、腹腔动脉干、右侧肾及副肾动脉、胃左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肝动脉分别为367(占39.3%)、320例(占34.2%)、196例(占21.0%)、27例(占2.9%)、11例(占1.1%)和14例(占1.5%)。RIPA参与原发性肝癌(HCC)供血者达12.5%(32/25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可在介入术前了解右膈下动脉的起源与分布,并判断有无肝癌侧枝供血,对于临床TACE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检查对肝腺瘤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肝腺瘤者MRI表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术前或活检前的诊断,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15例肝腺瘤患者中14例患者术前诊断认为肝腺瘤可能性大,1例为肝腺瘤或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待鉴别。15例患者中除1例为多发肝腺瘤(9个病灶)、2例有2个病灶外,其余12例均为单发肝腺瘤,共有25个病灶。MRI检查结果显示:T1WI22个病灶呈稍低信号,3个病灶呈稍高信号;T2WI15个病灶呈高信号,10个病灶呈低信号;DWI16个病灶呈稍高信号,9个病灶呈等信号。25个病灶中有24个病灶不同程度地含脂质成分,22个病灶见瘤内出血。9个病灶见假包膜强化。注射Gd-DTPA行增强扫描显示,所有病灶动脉期呈中度一明显强化,门脉期18个病灶呈稍低信号影,7个病灶呈稍高信号,延迟扫描18个病灶呈低信号影,7个病灶呈等信号;15例患者测量ADC值,同一患者病灶ADC值〉肝实质ADC值。结论:MRI检查及ADC值的测量可以对肝腺瘤无创性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和病理学特点,以及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22例PSC患者临床资料,对既往用药史、手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肝组织学及UDCA治疗对预后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数据比较用x2或校正x2检验.结果 22例患者中15例为男性,15例出现乏力、尿黄、体质量减轻,4例合并溃疡性结肠炎.22例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明显升高,达(348±184)U/L;19例ALT水平升高至(94.0±67.0)U/L,AST水平升高至(98.0±67.0)U/L;15例总胆红素水平达(99.0±115.0)μmol/L,直接胆红素水平达(74.4±92.4)μmol/L.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可见肝内胆管节段性狭窄与扩张,胆管壁僵直,胆囊增大,胆总管及胰管显影不清;磁共振胆管造影可显示肝内胆管呈“串珠样”改变,胆管壁僵硬,胆总管扩张.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胆管的纤维化和炎症及小胆管的增生,典型改变为呈“洋葱皮样”的纤维性闭塞性胆管炎.服用UDCA治疗组与未服用UDCA组比较,好转者分别为7例和5例,无效者均为5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配对x2值及校正x2值分别为0.333和0.083,P值均>0.05).结论 PSC患者男性居多,乏力、尿黄、体质量减轻为常见临床表现,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升高明显,影像学检查有明显的特征性改变;UDCA治疗对PSC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螺旋CT及血管造影在肝癌(HCC)破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HCC破裂的10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螺旋CT检查42例,血管造影检查94例次,21例患者先后行螺旋CT及血管造影检查.94例次血管造影病例均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由两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放射科医师共同诊断,对其阳性征象进行分类、总结,比较两种检查方法 对HCC破裂诊断的检出率以及不同肝动脉水平血管造影的检出率.结果 螺旋CT诊断HCC破裂的阳性征象包括被膜下及腹腔内积血、肿瘤包膜中断伴瘤周血肿、活动性对比剂外溢及"去核征",共检出40例HCC破裂(40/42),诊断阳性率为95.2%.血管造影诊断HCC破裂的阳性征象包括小动脉喷血、微动脉洒血及毛细血管渗血,共检出37例(37/94),诊断阳性率为39.4%.螺旋CT检出率高于血管造影,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同时行螺旋CT及血管造影检查,CT检出全部病例(100%),血管造影检出6例(28.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4例血管造影检查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检出15例(16.0%),行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检出35例(37.2%),二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对肝癌破裂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较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的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9.
[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肝脏左外叶脾植入误诊为肝左叶小肝癌的病例,详细描述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超声、磁共振及病理结果,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仍处于上升趋势。目前对部分CCA患者局部病灶行R0外科切除术,依旧是可能根治的惟一方案。而对于出现转移的CCA患者来说,系统化疗及支持治疗的抗肿瘤效果不理想,对于生存时间改善有限,而且还伴有较为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应该探索更多的局部治疗手段应用于CCA患者的临床治疗,并使之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