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是胆道感染疾病中的严重类型,高龄老年患者常因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病情更显凶险,死亡率高.治疗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病情的转归,现将上海市东方医院老年医学科2005年至2012年间收治的29例AOSC高龄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CVH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230例60岁以上经超声心动图诊断CVHD患者,回顾性分析了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和其他辅助检查资料。结果CVHD常伴发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受累瓣膜以主动脉瓣最常见,二尖瓣次之。无冠瓣钙化多于左、右冠瓣,瓣膜反流多于狭窄,二尖瓣钙化女性多于男性。常见心脏功能受损为左心舒张功减低(82.3%)、左房增大(37.1%)和左室增大(18.5%)。心律失常主要为期前收缩(41.7%)、心房颤动(20.4%)、房室传导阻滞(16.1%)。胸部X线检查71.7%有主动脉弓钙化;生化检查62.6%有血脂异常。结论CVHD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具有一定特点,而主动脉弓钙化有助于诊断,但确诊仍需借助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3.
内皮源性微粒是具有复杂的囊泡性结构,来源于激活或凋亡的内皮源性细胞。它们在凝血、炎症、内皮功能和血管新生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干扰血管的动态平衡,促进血管相关性疾病形成。在血管性疾病患者中,内皮源性微粒水平增高,它们能作为反应内皮功能的生化标记物。内皮微粒被发现可以推进细胞生存、发挥抗炎效应、抗凝血过程、诱导内皮再生,因此内皮微粒是有害的观点受到挑战。这被称为内皮微粒在血管动态平衡中的矛盾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0年起,全球步人老龄化社会,伴随而来的是老年人群的高发病率和老年人群中药物不良事件高发生率,对家庭、社会和医疗单位都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本文通过对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研究,探讨了老年人药物不良事件的特点,综合介绍了药物不良事件监测中的各种方式、方法,以及目前所采用的最有效、最推广的处方自动监测系统。同时对综合性医院使用的数据统计以及处方自动监测系统使用中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并讨论需改良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药物不良事件监测系统(PASS)对于老老年患者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医疗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老年医学科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间大于80岁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为临床非PASS系统干预治疗组,206例;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为临床使用PASS系统干预治疗组,232例.根据Naranjo评分表,判定药物不良事件(ADEs).比较非干预组及干预组在ADEs发生率,ADEs的严重程度及分布,可预防ADEs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研究期间,共鉴定ADEs 156例,干预组中的可预防ADEs发生率下降了22.2%(P<0.001).干预组内重度可预防ADEs发生率明显下降(P<0.001).可预防ADEs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都有所下降(P<0.001,P<0.05).结论 ADEs在住院高龄患者中是普遍存在的,使用PASS对其加强防范,有更多的临床获益,能显著降低临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提高临床上的医疗安全、减少医疗隐患、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多学科诊疗模式是医学诊疗模式的发展趋势,在欧美已广泛普及,我国医疗机构也在逐步推广、完善.通过分享未分化状态疾病、疑难疾病和共病管理3个案例,探讨全科医生主导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情况,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对于降低老年患者药物不良事件(ADEs)发生率及提高临床医疗安全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老年医学科及消化内科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老年患者(65岁)为研究对象。第一阶段,两科均不使用PASS介入干预。第二阶段,老年医学科使用PASS介入干预;消化内科不介入干预。根据Naranjo评分表判定ADEs。比较两个科室前后阶段ADEs发生率、分布及严重程度,发生可预防ADEs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1)老年医学科介入干预后,可预防ADEs及重度可预防ADEs发生率下降(P0.01),消化内科前后阶段可预防ADEs及重度可预防ADEs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两科室可预防ADEs中,重度事件所占比例多,干预治疗后,重度事件减少更显著。(3)老年医学科介入干预后,可预防ADEs相关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都有所下降(P0.01)。消化内科,前后阶段可预防ADEs相关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DEs在老年住院患者中普遍存在,越是严重的ADEs越可以防范。使用PASS对可预防性ADEs加强防范,有更多临床获益,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医疗隐患,降低病残率,提高临床医疗安全。但其仍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 sST2、pro-BNP、超敏TNT测定在收缩功能正常心衰患者的诊断作用.方法 符合 (E/A比值〈1,pro-BNP〉220 pg/mL) 心衰患者100例,选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sST2、pro-BNP、超敏 TNT、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收缩功能正常心衰组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2) 收缩功能正常心衰组,随着纽约心脏病学协会标准(NYHA)分级增加,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逐渐升高.NYHA分级与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正相关;(3) 收缩功能正常心衰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 (LEVDD) 与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 水平正相关,E/A 与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负相关;(4) 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共同参与了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对心衰尤其收缩功能正常心衰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来得时联合拜唐苹和诺和锐30治疗高龄(80岁以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口服降糖药物疗效较差的高龄T2DM患者随机分为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和诺和锐30组(每组60例)。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每日早餐前注射1次来得时加三餐中口服拜唐苹,诺和锐30组早晚餐前各皮下注射1次,共16周,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bA1c的下降情况,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糖、TG、TC、LDL-C、HbA1c下降明显,其中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HbA1c从(8.8%±2.0%)下降至(7.1%±1.2%);诺和锐30组HbA1c从(8.9%±2.4%)下降到(7.0%±1.2%);治疗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锐30组(3.3%vs 13.3%,P<0.01)。结论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和诺和锐30组都具有明显降低FBG、2hPBG、TG、TC、LDL-C、HbA1c的作用,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锐30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