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岛素瘤是一种胰腺内分泌肿瘤,好发于女性。其主要症状是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低血糖综合征。部分患者因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影像学定位诊断是胰岛素瘤必不可少的手段,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治疗胰岛素瘤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后关注患者血糖变化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测定125例T2DM患者四肢SEP及相关临床生化参数,结果:双上肢N20及右下肢P40与HbA1c正相关(P〈0.05--0.01);SEP与性别、血脂及体重指数无明显相关;双下肢P40、N50、P60潜伏期与年龄呈正相关;双上肢N20及左下肢P40、N50与病程呈正相关。结论:SEP对诊断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测定30例非糖尿病对照者、2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无血脂异常及3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的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血脂指标,同时检测其SAA、CRP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将SAA、CRP与血脂作相关性分析。结果SAA、CRP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组均高于血脂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CRP与TG呈正相关,SAA与血脂指标无明显相关。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确实存在炎症因子的升高,伴血脂异常者炎症因子的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有无相关性.方法 测定13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和四肢SEP及相关临床生化参数,并将其分成SEP正常组(A组),SEP异常组(B组).结果 两组CRP、HbA1C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0.01).所测CRP与SEP检测中的左上肢潜伏期(N20)呈正相关(P<0.05~0.01),HbAlC与SEP检测中的上肢潜伏期(N20)、左下肢(P40、N50、P60)、右下肢(P40、P60)呈正相关.结论 长期高血糖状态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最主要原因,而CRP在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 study subclinic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SHE)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a by using psychometric tests.Methods 112 cases of 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a complicated with cirrhosis and 65 controls were detected with number connection test (NCT), digital span test (DSP) and digital symbol test (DSY).Results The abnormal rate of NCT, DSY and DSP in patients was 23.2% (26/112), 14.3% (16/112) and 11.6%(13/112) respectively. Patients in the Child-Pugh B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abnormal rate than that in the Child-Pugh A group.Conclusion SHE has an incidence of 25.0% (28/112)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a and cirrhosis in this study population; its occurrenc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liver impairment.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对20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瑞格列奈1 mg,每天3次,饭前服用,观察16周。分别于治疗8周及16周后测量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 治疗16周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 <0.01)。结论: 瑞格列奈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不良反应少,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乏力、神志淡漠7个月,加重1d”第4次入院。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头晕、神志淡漠、嗜睡、反复胸闷、气短、畏寒、怕冷、下肢浮肿,曾3次住院,诊断为“脑梗死、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电解质紊乱”予活血化瘀、控制血压、扩冠脉、补充电解质治疗后病情可以好转,但反复发作,1d前无诱因下又出现嗜睡、神志淡漠、头晕、乏力、至外院就诊,再次查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2005年8月15日收治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7℃,心率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8/12kPa,精神萎靡,神志欠清,答非所问,无贫血貌,腋毛及阴毛稀少,眼睑轻度浮肿,双瞳孔3mm,对光反应存在,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颈软,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两肺呼吸音清,两肺未及干湿啰音。心率84次/min,律齐,心尖区可及SMⅡ级,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无病理征引出。30年前因子宫脱垂行全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检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水平,探索血糖升高与LOX-1表达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年龄、性别、腰围、体质量指数等相匹配的无糖尿病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血清LOX-1浓度,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LOX-1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LOX-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OX-1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关系(P<0.01),血脂与LOX-1无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是LOX-1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血糖升高可能直接导致了LOX-1的表达上调,进而启动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0岁,因“血糖升高7年,头晕伴右侧肢体麻木2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脑缺血、蛋白尿史。长期吸烟。入院前3个月查颈部血管超声提示斑块形成。入院第1天患者无发热,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3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9%。凝血功能全套(包括 D-二聚体)正常。第2天起患者出现高热。 X线胸片提示两肺纹理增深。患者诉近期有咳嗽,加用抗生素治疗。查B型脑钠肽442 pg/mL;血浆肌钙蛋白Ⅰ1.15~2.88 ng/mL,升高。心肌酶2项正常。心内科会诊考虑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可能,建议卧床,心电监护,扩张冠状动脉、稳定斑块、抗凝等治疗。第5天凌晨1:30患者突发烦躁,胡言乱语,大汗。心电监护提示血氧饱和度下降至73%~80%。予气管插管后转ICU治疗。入ICU后急查床边X线胸片提示右侧肺野透亮度明显下降,右侧胸腔积液。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复查D-二聚体3.0 mg/L,明显升高;B型脑钠肽、肌钙蛋白Ⅰ升高明显;C反应蛋白163.00μg/mL。 ICU考虑患者呼吸道感染、肺栓塞可能、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予肝素、华法林抗凝,同时加强抗感染,稳定斑块,改善心功能等治疗。入ICU第3天复查床边X线胸片两肺未见明显活动性病变。期间监测凝血功能,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调整肝素、华法林剂量,使INR稳定在2~2.5。入ICU第4天患者体温正常,生命体征平稳,行肺动脉CT 血管造影( CTPA )未见明显异常。两侧胸腔积液,两肺下叶膨胀不全。动态随访D-二聚体缓慢下降,但始终高于正常。入院第22天查颈部血管超声提示右侧颈静脉不完全性血栓形成。出院前查INR 2.51,D-二聚体1.9 mg/L。嘱患者出院后继续服用华法林,监测凝血功能,随访血管B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