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及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重庆某高校口腔医学生知觉压力状况变化.方法:抽取重庆某高校口腔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知觉压力量表(PSS-14)等,采取在线调查问卷方式对COVID-19疫情及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口腔医学生知觉压力状况,知觉压力水平与睡眠时间、焦虑状况相关性进行调查.结果:口腔医学生知觉压力COVID-19疫情期平均得分22.49±9.38,常态化疫情防控期21.83±9.49.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男女生(t=-3.770,P<0.01),是否在毕业班(t=5.559,P<0.01)知觉压力状况水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知觉压力检出率COVID-19疫情期24.06%,常态化疫情防控期22.80%.常态化疫情防控期知觉压力女性高于男性,有统计学差异(X2=5.942,P<0.05);毕业班口腔医学生较非毕业班高,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8.568,P<0.01).2021年较2020年知觉压力平均得分、检出率都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COVID-19疫情及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调查对象知觉压力水平与焦虑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583,0.707;P<0.01),与每日睡眠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115,-0.162;P<0.05).结论: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女生比男生更有更高的压力,毕业班学生比非毕业班学生具有更高的压力;口腔医学生知觉压力水平与焦虑呈正相关,与睡眠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心数据库远程动态心电(TTECG)检测资料与普通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资料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择本院心脏远程监护中心进行TTECG检查与Holter检查的病人,从2007年7月至2010年11月各26 625例患者。结果 TTECG正常3 678(13.83%),心律失常者22 914(86.17%),其中3例患者死亡,分别是室性心动过速(1例)、房室传导阻滞(1例)、交界性逸搏(1例)。Holter正常3 736例(14.06%),心律失常22 834例(85.94%),其中15例患者死亡,分别是室性心动过速(4例)、病窦综合征(7例)、房室传导阻滞(4例)。结论TTECG检测的优势为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及时预警治疗,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可视化方法系统、全面、直观地揭示和比较中外循证医学领域作者、所处位置、领域共同体及其演化,进一步揭示循证医学学科结构及其演绎,更好了解循证医学学科现状和人才梯队,规划学科和领域发展,为学科建设和培养循证医学人才队伍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构建中外高被引作者同被引矩阵和作者合作矩阵,采用整体网络分析法进行分析,将所得数据用UCINET软件实现可视化.结果 循证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国外以SACKETT DL,GUYATT GH和MANCHIKANTI L为中心,先后发展成3个共同体,;被引作者主要分布在2003年前.国内循证医学核心作者可划分为9大学术共同体,在各个时段都有高被引作者出现,反映出梯队的传承.受时空限制,SCI核心作者的合作较松散;国内核心作者的合作关系结构分成4个部分,21个派系,但各部分的演变不同,网络核心作者主要在四川大学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结论 国际循证医学核心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的知名大学,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是循证医学的源头和制高点.国内循证医学的核心作者也主要分布在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是中国循证医学的培训基地和学术制高点.国外以SACKETT DL,GUYATT GH和MANCHIKANTI L为中心,先后发展成3个共同体.国内以李幼平、刘鸣和张鸣明为核心,先后发展成9大学术共同体;构建的循证医学合作网由4大部分组成,其中最重要和完善的合作子网是以李幼平为领导,刘鸣、张鸣明、李静、王莉、吴泰相、刘关键为核心的循证医学合作网.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TEAP)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6年来临床有反复心悸、头晕、短暂晕厥症状的12 830例患者的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心律失常的诱发率为61.23%,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诱发率(50.35%)明显高于室速(1.2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成功终止99.83%的室上速,失败占0.15%(患者自行要求终止,未列入统计范畴)。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在检查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诱发和抑制室上速是有效的无创性方法,可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大力推广与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循证医学期刊与相关期刊的引证关系,揭示期刊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和结构,找出循证医学证据传播的相关领域,为循证医学的学科定位与证据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循证医学》、《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和《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CDSR)的引用和被引期刊信息,可视化期刊间的引证关系。统计《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循证医学》、《中国循证儿科杂志》、CDSR的高频关键词,建立共现矩阵,绘制主题图谱。结果 CDSR的证据生产和引用都很高,引文环境成熟。中文循证医学期刊的发文量和引用量逐年上升,引文环境、交流广度和强度不一,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循证医学》和《中国循证儿科杂志》。CDSR主要交流疾病的控制和治疗证据,中文循证医学期刊刊载内容主要集中在循证医学教育和研究、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和质量评价、循证决策和循证临床、肿瘤、儿科等领域。结论循证医学的相关知识和证据在各医学期刊得到广泛传播和交流,并形成相应的领域期刊群;但各个循证医学期刊的引文环境不同,交流广度和强度不一。国外循证医学在临床、儿科、药物、精神卫生、妇产科等领域发展成熟;国内循证医学主要在临床、中医药、儿科、肿瘤、护理、卫生经济与管理、医学教育等领域传播和研究,但各领域的发展程度不一,多个领域才刚起步。循证医学的研究主题已开始由药物治疗向手术等其他治疗手段扩展;由临床治疗向临床诊断、临床康复、临床预防等方向扩展;由循证临床向循证管理和决策和实践方面扩展。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本土化证据的生产和使用正快速增长,循证医学的理念、方法、证据生产和转化正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英语语系国家扩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于我院至2019年8月于我院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2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7例、女116例,平均年龄(53.4±10.5)岁,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根据术后有无发生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术后非心律失常组和术后心律失常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新发心律失常96例(45%),其中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种类以心房纤颤最为常见(45例,18.44%)。术后心律失常组患者术前心律失常率、心房颤动手术率、术后最低血钾值、血镁值均显著低于术后非心律失常组(P<0.05);低氧血症发生率、高血糖发生率、酸中毒发生率、发热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术后非心律失常组(P<0.05)。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术后最低血钾值(OR=0.305,95%CI 0.114~0.817)、血镁值(OR=0.021,95%CI 0.002~0.218)、低氧血症(OR=2.490,95%CI 1.045~5.930)。结论术前采取预防措施,术后改善低氧血症,维持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监控血糖,尽早发现心律失常并及时处理,可缩短患者ICU停留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