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西罗莫司洗脱支架(CypherTM支架)和Pixel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2003年3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67例小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4例接受CypherTM支架治疗,B组33例接受Pixel支架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再狭窄率及晚期管腔丢失等指标。结果两组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均为100%,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10%,无任何并发症。A组有30例、B组有29例患者在术后约9个月复查了定量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期间,A组中有2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导致临床心绞痛复发;B组有7例复发心绞痛,其中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支架内再狭窄所致;两组均无一例死亡。A组的造影再狭窄率为6.7%,B组为20.7%(P<0.05);A组的晚期管腔丢失为0.19±0.58mm,B组为0.63±0.61mm(P<0.01);A组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为6.7%,B组为20.7%(P<0.05)。结论CypherTM支架和Pixel支架治疗小血管病变均安全、有效,但CypherTM支架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Pixel支架。  相似文献   
2.
支架置入术治疗有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桥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有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桥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共选择 10例有明显心肌缺血表现的心肌桥患者行支架置入术治疗。冠脉造影示心肌桥均位于前降支 ,心脏收缩时壁冠脉狭窄率 75 %~ 10 0 % ,狭窄长度 8~ 2 0mm。 8例置入Penta支架 ,2例置入CypherTM 支架。结果 :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为 10 0 % ,支架置入后即刻冠脉造影显示心肌桥压迫影像消失。术中有 1例发生了壁冠脉穿孔 ,后经球囊原位长时间低压力扩张封堵破孔终止了局部出血。术后所有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均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在 4~ 13个月的随访期间 ,有 3例置入Penta支架的患者再发心绞痛 ,其中 1例作了重复冠脉造影 ,证实其支架内发生了 95 %的再狭窄。 2例置入了CypherTM支架的患者一直无症状 ,其中 1例复查了冠脉造影并获得了非常满意的造影结果。结论 :对有症状的心肌桥患者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是可选的治疗方法 ,尤其对药物治疗无效或有禁忌的患者更为适用。支架术的近期疗效非常满意 ;远期效果不太理想 ,使用CypherTM支架有可能使此结果得到明显改善。由于支架置入术有引起壁冠脉破裂穿孔的危险 ,术前应权衡利弊 ,严格选择病例。  相似文献   
3.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人以往为内科治疗 ,给予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 ,但往往效果不理想。近年来 ,我院采用了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取得良好的效果。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8年 4月~ 1999年 9月共收治病人 10例。男性 7例 ,女性 3例 ,年龄最大 6 2岁 ,最小 19岁 ,平均 40岁。均需手术治疗。1.2 手术指征 凡采用内科治疗不能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立即手术 ,不论其感染情况如何。持续抗感染经抗菌无效者。发生其他威胁生命的瓣膜以外的并发症。病人无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无控制 ,则应用抗菌治疗 4~ 6周 ,以后是否需要做瓣膜替…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掌握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于本院ICU住院并采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的5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其与患者自身基本因素、治疗性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及比较。结果老年患者、留置胃管、重复插管、住院和应用呼吸机时间较长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应用激素、抗生素应用种类较多及并发多种基础疾病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高于其他患者,同类别内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根据这些因素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分析三种心血管造影组合显示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发育情况。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X线平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重点分析三种造影组合对显示肺动脉发育情况的优缺点。结果(1)右心室造影+楔入肺静脉造影共3例,均显示左右肺动脉融合,一侧肺动脉发育细小。(2)右心室造影+弓降部主动脉和/或升主动脉造影共15例,其中11例主要由未闭动脉导管供血,均见左右肺动脉融合,融合部狭窄3例,一侧或双侧肺动脉发育不良或变细8例,2例可见主肺动脉及盲端;另4例左右不融合。(3)右心室造影+弓降部主动脉或升主动脉造影+体肺侧支血管造影共4例,其中1例由细小动脉导管供血,左右肺动脉融合并发育较好;3例均由小体肺侧支和网状细小血管供血,肺动脉发育细小。结论三种心血管造影组合均能有效显示肺动脉发育情况,主动脉造影能全面了解体肺侧支血管分布,选择性侧支血管造影是术前栓塞所必要的;楔入肺静脉造影可极好地显示纵隔内肺动脉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蜊蛇抗栓酶抑制血管再狭窄的作用机制。对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再狭窄的防治寻找治疗药物。方法:建立兔髂动脉再狭窄模型。用自行设计、全盛的C-myccDNA探针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血管内膜C-mycmRNA的表达与内膜血管平滑细胞(cscular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和内膜形成的关系。结果:C-mycmRNA表达于动脉受损后1周即达高峰并分布于增生的内膜全层,平均阳性细胞个数为29.23.min^-2,蜊蛇抗栓酶1周时对C-myc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平均阳性细胞个数为10.73.mm^-2。结论:抑制C-myc基因的表达可能减少或阻止内明显病变的形成,有利于血管再狭窄的防治,研究显示蜊蛇抗栓酶对防治再狭窄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冠脉)复杂病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143例复杂病变且有临床缺血症状的患者接受了CYPHER支架治疗,196处靶病变共置入231个CYPHER支架。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再狭窄率及晚期管腔丢失情况等。结果:所有支架均成功置入,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10%,未见任何并发症。临床随访11±4·4(5~22)个月,临床随访率94%,有7例(5·2%)症状再发,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中4例为支架内再狭窄所致,需再次血运重建,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心脏不良事件,无一例死亡。术后6~18(9±2·3)个月共109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造影随访率76·2%,支架近端边缘节段平均晚期管腔丢失(0·22±0·02)mm,支架内平均晚期管腔丢失(0·25±0·04)mm,支架远端边缘节段(0·10±0·02)mm;病变再狭窄率2·6%,病例复发率5·2%,再次血运重建率3·4%。结论:CY-PHER支架治疗冠脉复杂病变安全、有效,能明显降低6个月后的支架内再狭窄率及再次血运重建率。  相似文献   
10.
艾淑智  卢奕  余琼兰  陈晓红 《全科护理》2020,18(9):1123-1125
[目的]探讨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心脏外科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某院心脏外科手术室自2018年1月以来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实施"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质量、病原菌检出情况以及手术室卫生监测情况。[结果]实施三维质量评价管理模式后,手术室环境安全管理、消毒管理、手卫生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病人手术室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空气、人员手、器械清洗、灭菌物品的合格率高于管理前(P0.05),病人手术室感染率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三维质量评价模式能够提高手术室的感染控制管理质量,提高手术室卫生监测合格率,减少手术室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