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与血管内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SA或3D-DSA脑血管造影检查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32例,根据造影结果决定治疗方案。结果共发现28例33个颅内动脉瘤。其中20例颅内动脉瘤进行了血管内栓塞治疗。14例用可解脱铂金弹簧圈(GDC)行动脉瘤栓塞术,6例用可脱性球囊行颈内动脉闭塞术。结论3D-DSA极大提高了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提供了可靠保障。具有准确、安全和操作方便的特点,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ESTD)治疗食管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疗效及手术时间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食管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1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为A组,53例采用ESTD治疗为B组,比较2组切除效果、手术相关临床指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手术时间的因素。 结果2组整块切除率和根治性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手术时间和黏膜下剥离时间均少于A组(P<0.05)、剥离速度大于A组(P<0.05);2组术后出血、术后发热及术后胸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肌层损伤率和术中出血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应用ESTD和病灶面积<9 cm2是手术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ESTD治疗食管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可有效缩短总手术时间和黏膜下剥离时间,提高黏膜剥离速度,降低术中肌层损伤率和术中出血发生风险,且总体切除效果与ESD相当;手术时间与手术方式、病灶面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兔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后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改变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家兔在体大面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模型,为心肌梗死组。同时设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4周、6周、10周描记左心室收缩峰压(LVSP)和左心室舒张末压,对非梗死区心肌组织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N-FαmRNA的表达。结果心肌梗死组不同时相心肌较同期假手术组TNF-αmR-NA显著增加,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呈时间依赖性,同LVSP呈负相关。结论心肌TNF-α基因过度表达是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制备的白蛋白超声微泡载c-myc原癌基因反义寡肽核酸靶向转染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的效果及对受损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用球囊导管剥脱兔髂动脉内皮细胞制备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增生模型;设计合成针对兔c-myc m RNA原癌基因反义PNA,并将其5’-氨基端以生物素分子标记;采用白蛋白作为原料,在制备超声微泡过程中向白蛋白溶液中加入定量PNA制备白蛋白超声微泡-PNA靶向载体,在超声场的作用下转染局部血管壁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NA转染效果并观察其对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影响;血管形态测量法直接测量局部血管内膜厚度和面积并评价其对内膜增生的影响。结果超声波介导白蛋白超声微泡载c-myc反义PNA靶向转染受损血管壁获得成功并有效抑制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表达PCNA和内膜增生。结论白蛋白超声微泡携带PNA靶向转染方法为促进其进入体内特定细胞发挥功效提供又一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常规肠镜与色素内镜对近端结肠(盲肠至结肠肝曲)息肉检出率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行肠镜检查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常规内镜组和色素内镜组(近端结肠染色),每组100例。统计患者的近端结肠病变检出情况(数量、大小、形态及病理),对比两组近端结肠息肉检出率、近端结肠退镜观察时间。结果 两组共检出息肉47个,色素内镜组近端结肠息肉检出率为21.00%,高于常规内镜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色素内镜组直径<5 mm息肉数量高于常规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腺瘤、高危腺瘤、扁平腺瘤检出个数以及近端结肠退镜观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色素内镜可显著提高直径<5 mm近端结肠息肉的检出率,以及腺瘤、高危腺瘤和扁平腺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7.
近来关于炎性细胞因子与肾病综合征的关系及其在肾病综合征发病机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免疫病理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已证实肾病综合征肾小球内细胞增生、基膜通透性增强、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球硬化等病理过程与细胞因子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关于细胞因子在临床治疗上的研究工...  相似文献   
8.
人细胞融合肝癌疫苗的制备及其融合细胞百分率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病人新鲜肝癌组织及部分脾脏,分离纯化、激活B细胞,应用PEG融合肝癌细胞与激活B细胞,经培养灭活制得肿瘤疫苗。同时测定了融合肝癌疫苗的融合率、冻存后复苏活细胞百分率。结果显示,3例融合细胞的融合率分别为66.84%、74.43%、76.55%,融合细胞经DMSO和甘油冻存后复苏活细胞百分率分别为95%、97%。研究表明,人细胞融合肝癌疫苗具有很高的融合率和冻存后复苏活细胞百分率,便于制备及储存,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高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正常糖(NG)、高糖(HG)及HG 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培养大鼠系膜细胞。以RT-PCR检测ICAM-1 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ICAM-1蛋白的浓度。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法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HG组ICAM-1/GAPDH吸光度是NG组的2.9倍(P<0.01)。5μmol/L及20μmol/L罗格列酮均可显著抑制ICAM-1 mRNA的表达。HG刺激系膜细胞1 h可使NF-κB活性增强2.5倍(P<0.01),高糖诱导的NF-κB的活化可被罗格列酮(20μmol/L)所抑制(0.8±0.2vs2.5±0.3,P<0.01)。结论罗格列酮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途径降低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的临界室内质控品并评价其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留取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基质,稀释阳性标准品,与临床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一起检测,根据结果计算出x、s、CV值并在L-J室内质控图上作图,应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判断方法。结果 x=3.55×104 copy/mL,s=0.24(对数值),CV=5.27%。结论自制HBV DNA临界质控品结果稳定,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