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检测和分析B族链球菌(GBS)感染孕产妇凝血功能变化、耐药情况及不同血清型的毒力基因分布。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产检确诊GBS感染的孕产妇45例,纳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产检未发生GBS感染的孕产妇5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检测两组孕产妇凝血功能指标变化,K-B纸片扩散法、E-test法测定GBS的耐药性;PCR检测GBS毒力基因,分析GBS不同血清型的毒力基因分布。结果观察组孕产妇PT、INR、APTT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Fbg较对照组升高(P<0.05)。45株GBS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均敏感,耐药率为0;对四环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6.67%和71.11%;对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0.00%和35.56%。孕产妇感染GBS的血清型以Ⅰb(35.56%)、Ⅰa(26.67%)、Ⅲ(20.00%)为主,毒力基因以hylB(100%)、scpB(68.89%)、lmb(75.56%)为主。结论GBS感染孕产妇存在高凝低纤溶现象,感染的GBS血清型具有多样性,治疗应选用青霉素、万古霉素等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的发展,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血液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淋巴细胞%(LYM%)、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补体(C3、C4)等指标水平,探讨其与COVID-19重症患者转归的相关性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随机筛选武汉市第三医院确诊的85例COVID-19重症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50例)和转归不良组(35例),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入院早期的WBC、LYM、LYM%、IGA、IGG、IGM以及C3、C4水平、组间的差异、各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单检和联检时的ROC曲线,判断各指标和转归的关系以及对转归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间WBC、LYM、LYM%、IGG、IG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5,0.000,0.000,0.001),其中LYM、LYM%呈显著正相关(r=0.669,P=0.000),而WBC与LYM%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00,P=0.000),WBC与IGA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283,P=0.009)且IGG与IGA水平亦呈显著正相关(r=0.0.442,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后,WBC、LYM、LYM%、IGG、IGA均是转归的重要影响因素(P=0.001,0.022,0.000,0.000,0.003);但只有WBC、IGG和LYM%水平是转归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P=0.034,0.004,0.001),对其预测转归效能分别作单检及联检ROC曲线,同时联检WBC、LYM%、IGG时AUC最大(AUC=0.890,P=0.000),约登指数YI=0.657时,对于不良转归有最大的预测效能,灵敏度为77.10%和特异度为88.00%。其它指标IGM、C3、C4、IGG/IGM、C3/C4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0.204,0.076,0.310,0.156)。结论COVID-19重症患者入院早期的WBC、LYM、LYM%、IGG、IGA水平对COVID-19重症肺炎转归有重要预测价值,WBC、LYM%和IGG水平是不良转归的独立风险因子,联检三者对转归预测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X-7860型尿沉渣分析系统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对LX-7860型尿沉渣分析系统进行评价.结果:LX-7860型尿沉渣分析仪在干化学检测中结果准确,但在沉渣检测中需要进行人工校正,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结论:LX-7860型尿沉渣分析系统能清晰地显示出尿中的有形成分,提高了尿沉渣检查的效率,但不能完全代替人工镜检,必须进行人工校正.  相似文献   
4.
余福安  胡友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3053-3054
目的:研究尿中血红蛋白(Hb)对琼脂糖凝胶尿蛋白电泳蛋白区带分析的影响,探讨血尿蛋白电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技术对不同程度血尿进行蛋白电泳,以观察Hb带以及尿液中的其他大、中、小蛋白区带的分布。结果:在小分子蛋白区前沿,试带法Hb(+)17例未出现Hb带,Hb(++)、Hb(+++)30例均不同程度地出现Hb带。结论:Hb区带出现在小分子量蛋白区,如将其作为小分子量蛋白百分比报告结果,实为对尿中蛋白质的来源定位错误,可能导致临床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多项炎性免疫指标在血液中的表达水平,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三医院2020年1月27日至2月29日收治的272例COVID-19确诊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病情分为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3组,另选取54例同时期已排除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各组白细胞(WBC)计数、淋巴细胞(LYM)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血清补体C3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以上6项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COVID-19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WBC计数、LYM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CRP、SAA和PCT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CRP、SAA和PCT水平逐渐增加(P<0.05),但LYM计数和补体C3水平均逐渐降低(P<0.05);WBC计数、LYM计数、CRP、SAA、PCT和补体C3联合检测诊断COVID-19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84,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100.0%;6项指标联合检测鉴别COVID-19患者重型和危重型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85.0%。结论COVID-19患者体内WBC计数、LYM计数、CRP、SAA、PCT及补体C3等多项炎性免疫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疾病的临床诊断、分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