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8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柴胡疏肝散加味的抗纤合剂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解郁、利水活血,提高白蛋白的作用。研究抗纤合剂对SD大鼠DMN二甲硝胺模型的病理组织学,透明质酸及肝功能的影响。抗纤合剂能减轻DMN二甲硝胺模型的肝纤维化程度,降低血清透明质酸的浓度。抗纤合剂在DMN二甲硝胺模型的SD大鼠实验中抗大鼠肝纤维化有效,具有抗肝纤维化及降解胶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感染日本血吸虫的新西兰兔肝脏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动态变化以及γ 干扰素 (IFN γ)对Ⅰ型和Ⅲ型胶原的降解作用。方法 日本血吸虫感染兔在感染后不同时期取 8只病兔肝脏 ,作常规石蜡切片 ,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α SMA染色、伊红染色和天狼红染色 ,并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Ⅰ型和Ⅲ型胶原分布情况 ,计算机图像分析计算胶原含量。感染 16wk后 ,给予吡喹酮治疗 ,IFN γ治疗 8wk ,停药观察 4wk。观察IFN γ对Ⅰ型和Ⅲ型胶原沉积的降解作用。结果 感染日本血吸虫的病兔Ⅰ型胶原在第 8周时占总面积百分比的 5 73± 3 40 ,至第2 8周时达总面积百分比的 40 14± 17 0 0 ,约增加了 7倍 ;Ⅲ型胶原则由第 8周时总面积百分比的 1 15± 1 34增加到6 80± 5 19。α SMA阳性细胞表达数则由 2 8± 1 0增加至 7 3± 1 5。自血吸虫感染 16wk开始采用IFN γ治疗 ,8wk后 ,IFN γ治疗组的Ⅰ型和Ⅲ型胶原所占面积百分比分别由原来的 18 5 1± 7 5 2和 4 63± 3 64下降为 2 4wk时的3 0 9± 1 5 4和 0 40± 0 37(P <0 0 1) ,模型对照组和吡喹酮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停药 4wk后IFN γ治疗组的Ⅰ型和Ⅲ型胶原所占面积百分比均有所回升 (P <0 0 5 )。结论 IFN γ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新西兰兔肝纤  相似文献   
3.
八项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比较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比较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C Ⅳ)和层黏连蛋白(LN)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TIMP-1 mRNA、MMP-1 mRNA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肝穿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RT-PCR检测PBMCs中MMP-1 mRNA、TIMP-1 mRNA水平;酶标法检测血清PDGF-BB、TGF-β1、TIMP-1和MMP-1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PC Ⅲ、C-Ⅳ和LN含量。结果经ROC曲线分析,血清PDGF-BB、TIMP-1、HA、PC Ⅲ、C-Ⅳ、LN和TIMP-1 mRNA的AUC分别为0.985、0.726、0.318、0.728、0.727、0.583、0.463、0.876;血清PDGF-BB和PBMCs中TIMP-1 mRN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5%,73.7%、100%;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7.4%,特异度为95.0%。结论八项指标中,血清PDGF-BB的诊断价值最大。在筛选肝纤维化患者时,以血清PDGF-BB、PBMC中TIMP-1 mRNA联合检测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活血渗湿方对胶原纤维增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并以活血渗湿方干预。与克隆伽玛对照,测定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并通过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用苦味酸-天狼红染色和氨银-Masson网织纤维染色观察Ⅰ、Ⅲ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Ⅳ型胶原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结果:活血渗湿方组较模型组比较,其特点在于:(1)肝功能改善;(2)血清透明质酸显著降低;(3)Ⅰ、Ⅲ、Ⅳ型胶原纤维增生得以明显改善;(4)TIMP-1表达减少。结论:活血渗湿方可通过改善胶原纤维的增生达到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H)、 III型前胶原肽 (PC III)及 4型胶原 (IVC)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84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血清 HA、 LH、 PCIII及 IV- C水平,同时作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上述血清学指标水平均与慢性肝炎发展的阶段一致,在慢性重度阶段均处于最高水平;血清 HA、 LN、 PCIII及 IV- C水平与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相关性依次为 HA>PCIII>LH>IV- C;各指标在纤维化分期 S4水平最高.结论血清 HA、 LH、 PCIII及 IV- C水平可以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γ与肝纤维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γ(IFN γ)具有很强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近年来IFN γ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已有很大进展,现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6例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肝活检标本和5例正常人肝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用MMP-2、MMP-9和Ⅳ型胶原(G-Ⅳ)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定量和定位研究。结果MMP-2主要表达在肝细胞浆、肝细胞膜和肝窦,肌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也有表达。MMP-9主要表达在肝星状细胞、肝窦和肌成纤维细胞,偶见肝细胞浆和胆管上皮细胞表达。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肝组织MMP-2、MMP-9和G-Ⅳ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随着汇管区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程度的升高,MMP-2的表达也明显增强(P<0.01),MMP-9的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C-Ⅳ表达与MMP-2呈同步关系。结论MMP-2与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关,MMP-9表达与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比较慢性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与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端肽原(PⅢNP)对诊断肝纤维化的实用价值。对114例肝穿病理诊断的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同时进行血清PCⅢ及PⅢNP的检测,均用放射免疫法。肝穿刺标本病理组织学检查,作肝炎症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及慢性肝炎病理组织学分度,探讨PCⅢ及PⅢNP与它们关系。114例轻、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PCⅢ及PⅢNP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这2项指标均与肝脏炎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及慢性肝炎的病理组织学分度有关。相关系数PCⅢ0.446、0.412和0.343;PⅢNP为0.463、0.403和0.308。PCⅢ及PⅢNP检测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均有意义,PⅢNPO在早期肝纤维化方面比PCⅢ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L-4和TNF-α在肝纤维化中变化及意义。方法:二硝基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时进行肝组织学检查和羟脯氨酸(Hyp)测定。结果:IL-4在肝纤维化中均逐步升高。TNF-α在肝纤维化中前期升高,后期降低。IL-4与肝纤维化组织Hyp的相关性较好,r分别为0.52。结论:IL-4、TNF-α参与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