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深圳市HIV感染者在抗病毒治疗前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与不同性伴性行为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在知情同意下,随机对首次服药前体检的HIV感染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及相关信息的收集.结果 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91.0%,同性恋和异性知晓率分别为94.46%和80.9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1.254,P<0.001);不同学历、收入、感染途径、婚姻状况、居住地等相关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同性患者中,有58.3%初次男男性行为发生在大学或更早阶段,初次对象为在校同学占44.9%,初次年龄在30岁或以下占96.8%;曾经用过Rush的男同性恋者占42.7%.同性恋和异性恋在临时性伴数和安全套使用频率方面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途径感染HIV的人群对艾滋病认知存在一定差异,医护人员在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性安全的健康教育,不仅提高患者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也可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死亡病例的临床发病特点,分析导致死亡的相关原因。方法对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5月,203份艾滋病死亡病例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结果 2005年1月至2014年5月,深圳市共确诊HIV/AIDS病人7980例,累计死亡203例,病死率为2.54%。其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累计2757例,死亡50例,病死率为1.81%;未进行抗病毒治疗5223例,死亡153例,病死率为2.93%,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62,P0.05)。死亡病例以汉族、初中以下文化、本市以外户籍、性传播、已婚的中青年男性为主。203例死亡病例中,死于AIDS相关疾病者153例(75.37%),其中未抗病毒治疗116例,抗病毒治疗37例。未抗病毒治疗组中,以肺部感染为主,其次是颅内感染和败血症;抗病毒治疗组中,也以肺部感染为主,其次是颅内感染和HIV相关肿瘤,两组的死亡原因均是以机会性感染为主的AIDS相关疾病。死于非AIDS相关疾病者50例(24.63%);其中未行抗病毒治疗37例,抗病毒治疗13例。未抗病毒治疗组中,以肝衰竭为主,其次为消化道出血和肿瘤;抗病毒治疗组中,以肝衰竭为主,其次为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两组的死亡原因均是以肝衰竭为主的非AIDS相关疾病。发病住院时被确诊为HIV感染的有146例(71.92%);首次发病症状和体征多以发热、咳嗽、气促及胸痛为主;确诊时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的有160例(78.82%),确诊到死亡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有117例(57.64%)。结论 AIDS相关机会性感染依然是导致AIDS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肝衰竭和肿瘤,而晚发现、晚治疗或未行抗病毒治疗、经济条件差等,是导致AIDS机会性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