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缪建良  张鑫  章熙道 《人民军医》2004,47(11):659-661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随着CT和MRI扫描技术的广泛应用已大大提高,但由于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常很相似,因而,通过影像学对其定性仍较难。为对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趋完善的依据,我们将2002年8月~2003年8月,经CT和MRI检查,并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脾脏多发占位性病变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石(HA)骨板矫正眼眶骨折致眼球内陷及下陷的疗效。方法 眼球下陷者将HA骨块材料植入眼球正下方眶骨膜下,眼球内陷合并下陷者将HA板块植入颞下方眶骨下。随诊10~18个月。结果 11例眼球下陷及内陷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外观的改善及复视的好转或消失,未见植入物脱出、移位或外形的改变。结论 眶骨膜下植入HA确为一种安全易行效果肯定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亚洲肿瘤峰会(AOS,2016)标准与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对乙型肝炎性小肝细胞癌(sHCC)的诊断效能。方法 对130例疑诊乙型肝炎性sHCC患者(共172个肝结节,直径均≤ 30 mm)进行上腹部CT及MR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AOS标准及LI-RADS诊断乙型肝炎性sHCC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①直径≤ 30 mm病灶:AOS标准诊断sHCC的敏感度为55.00%(44/80),特异度92.39%(85/92);LI-RADS分级标准的敏感度100%(80/80),特异度67.39%(62/92)。②直径<20 mm病灶:AOS标准诊断的敏感度为40.00%(10/25),特异度94.34%(50/53);LI-RADS分级标准的敏感度100%(25/25),特异度71.70%(38/53)。结论 对于诊断乙型肝炎性sHCC,LI-RADS标准较AOS标准的敏感度更高,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二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男,78岁,因左侧卧位气急5个月余,咯血4d于2001年8月入院,体检:体温36.1℃,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胸呼吸运动,语颤减弱,右肺呼吸音减弱,心脏听诊无异常,肝脾未及。胸部X线立位片示右上肺,中肺野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内有空气支气管征,右心缘及右膈而显示不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肺梗死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10例临床症状及病变过程证实为肺梗死患者的X线平片、CT、超声等影像学改变。结果10例患者的病灶总数共38个,最多1例达6个病灶,双侧发病4例,其中3例为多叶分布。表现为肺野中外带2处以上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右下肺动脉基底支截断征象,病灶外缘局限性胸膜增厚改变,少量胸腔积液,下肺盘状不张,膈肌抬高,急性肺心病表现等。结论影像学表现密切结合临床,可以对肺梗死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脊柱病变CT定位穿刺活检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脊柱病变CT定位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3例被影像学检查为脊柱病变者采用自制CT定位器,在CT引导下行骨穿刺活检及病理诊断,用包括手术标本病理学诊断及临床随访结果的最后临床诊断证实骨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正确性。结果脊柱病变CT定位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正确率为85%,无并发症,误诊的原因主要是取材不当。结论理想的骨穿刺活检针是成功进行脊柱病变穿刺活检的关键,要正确处理好影像学诊断与穿刺活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8.
108例智力低下儿童的临床和头颅CT分析解放军117医院儿科(杭州,310013)俞淑解放军117医院放射科缪建良自1993年至1994年7月上旬,我们收治的智力低下(mentalratardation,MR)儿童中108例进行了头颅CT扫描,现分析...  相似文献   
9.
旋转易位皮瓣及颧颌皮瓣在下睑缺损整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炯  陶建军  缪建良  邢茜  霍振隆 《眼科》2004,13(1):38-40,I003
目的:探讨外伤及肿瘤切除等原因造成的下睑(前层及全层)缺损的Ⅰ期整复及再造方法在功能修复与外观美容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对61例因外伤及下睑良、恶性肿瘤切除所致的下睑前层缺损或下睑全层缺损的患者分别选择旋转易位皮瓣或颧颌皮瓣修复缺损,观察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色泽良好,活动度满意。结论:上述两种方法对于下睑缺损(不论缺损大小,深浅程度如何)均可完满修复,达到功能与外形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研究经淋巴管内灌注抗癌药物和细胞因子等生物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材料与方法:23例晚期转移性癌肿和2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对常规化疗或经动脉内化疗无效,而采用淋巴管内灌注治疗。结果:淋巴管造影注药.1月后复查淋巴结摄片和 CT 扫描进行对比,发现23例经免疫化疗的肿大淋巴结均有缩小。结论:经淋巴管灌注疗法对淋巴道路转移痛和恶性淋巴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并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