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治疗。方法根据本院7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成功止血62例,其中16例患者病情发生严重恶化,其中肺性脑病3例,出血性休克2例,机体酸碱失衡2例,肺内感染9例。结论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患者,通过早期治疗能够提升存活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胃扭转的X线诊断以及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5例使用非手术方式进行慢性胃扭转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气钡双重造影诊断进行探讨分析,对非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15例均为器官轴型,X线表现为胃大、小弯换位,黏膜折叠、聚集,呈“大虾状”。5例服大量稀释钡剂透视下复位成功。结论气钡双重造影可以对慢性胃扭转患者进行良好的诊断,通过口服稀释钡剂就能够进行透视复位。  相似文献   
3.
骨髓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多种移植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人类和啮齿类动物的骨髓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包括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等,这些骨髓干细胞的可塑性研究,为肝细胞移植提供了新的供体来源.骨髓干细胞替代肝细胞进行移植具有来源丰富,费用相对低廉,对患者损伤小等优点,且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以完全避免移植排斥反应,同时,骨髓干细胞只有 5-15 μm,移植后不会发生栓塞等并发症.因此骨髓干细胞移植在治疗肝病以及解决供体肝脏来源短缺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骨髓干细胞的移植途径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刘宇红  才洪良  穆丽雅 《中国药房》2010,(16):1474-1476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1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6例,对照组予戒酒及多种维生素治疗并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465mg,q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片(10mg,每晚睡前口服1次)。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4种途径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迁移情况及肝损伤的修复情况。方法雄性BALB/c小鼠分为A、B、C、D、E、F 6组,每组10只,A、B、C、D为移植组,E组为骨髓干细胞供体组,F组为急性肝损伤模型组。用CCL4/2-乙酰氨基芴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离小鼠骨髓干细胞,用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后经门静脉(A组,n=10)、尾静脉(B组,n=10)、腹腔(C组,n=10)及脾内(D组,n=10)输入到急性肝损伤小鼠体内,2周后处死小鼠,血清检测肝功能(ALT、AST、Alb),肝组织病理观察骨髓干细胞向肝脏迁移的情况及肝损伤小鼠的肝脏修复情况。F组小鼠于第8天处死检测ALT、AST及Alb值。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微镜下4个移植组移植的细胞均迁移到肝脏且通过病理图片均可见新生的肝细胞; ALT、AST、Alb值A、B、C、D 4组分别与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t值分别为2. 372、2. 473、2. 354、2. 383,P值均0. 05; AST:t值分别为2. 534、2. 423、2. 437、2. 643,P值均0. 05; Alb:t值分别为2. 336、2. 243、2. 373、2. 352,P值均0. 05)。结论骨髓干细胞促进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修复,其修复程度与移植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向肝脏迁移、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CCl4-AAF肝损伤模型,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以荧光染料PKH26标记后经尾静脉输入肝损伤模型的小鼠体内,实验组立即给予肝内注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照组给予肝内注射盐水,12d后取肝组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向肝脏迁移的差异,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移植细胞的白蛋白表达。结果 PKH26标记阳性的细胞20倍镜下实验组中每张切片平均迁移数为(195.40±9.095)个,对照组平均迁移数为(169.80±7.983)个(P〈0.05)。免疫组化显示移植细胞可以表达白蛋白。结论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可以促进骨髓单个核细胞向肝脏迁移,并且迁移至肝脏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可以向肝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细胞刺激因子对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在小鼠体内向肝归巢的影响。方法:制备BALB/c小鼠2-乙酰氨基芴-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供鼠分离BMMNC,体外经PKH26染色,经尾静脉途径输入肝损伤小鼠体内,实验组立即以80μg/(kg.d)剂量腹腔内注射肝细胞刺激因子,对照组注射等量5%葡萄糖溶液。移植2周后取小鼠肝,冷冻切片计荧光细胞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组小鼠肝冷冻切片上平均荧光细胞数多于对照组(84vs61,P<0.05)。H-E切片上新生肝细胞较多。结论:肝细胞刺激因子对BMMNC向肝归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的护理服务模式以及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8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给予前者常规护理,后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7.1%;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分别为(7.02±0.22)d、(40.33±5.22)d,均优于对照组的(10.55±2.51)d、(66.53±6.22)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诊断及降脂、去脂、调整饮食结构等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80例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者治愈54例,好转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0%。结论脂肪肝患者在对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抗脂肪肝治疗,完全有可能获得缓解甚至痊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鼻内镜术后鼻粘膜重塑中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鼻息肉患者组织中的鼻粘膜病变,鼻内窥镜手术切除是术前组;然后再把鼻息肉内镜术后的患者分成两组:激素组和对照组,前者是在术后进行连续12周的糖皮质激素喷鼻剂喷鼻,2次/d,后者是术后没有应用鼻部药物及全身用药。患者在术后以无菌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冲洗,并定期进行检查,对术腔进行清理。在术后的第1个月和第3个月采集患者的前组筛窦粘膜样本。各次检查均在鼻内镜下,记录检查所见。另取6例鼻中隔下鼻甲手术作为正常对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在术后激素组与对照组标本中的MMP-9、FGF-2的蛋白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未见FGF-2、MMP-9的阳性表达,术后第1个月时,激素组与对照组的症状、鼻内镜检查、组织病理学及MMP-9、FGF-2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后第3个月,却出现了上述各指标激素组比对照组有改善显著,鼻部症状出现改善,水肿像对较轻,术腔上皮化趋势明显;免疫组化显示:激素组在阳性炎性细胞中MMP-9、FGF-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对鼻内镜术后鼻粘膜重塑有明显抑制作用,与MMP-9、FGF-2蛋白表达减少可能有关,早期规范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促进黏膜上皮化,能减轻并延缓鼻粘膜发生重塑;术后坚持应用糖皮质激素不少于12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