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43岁,汉族,体重65kg,因泌尿系感染,于2006年8月26日10时30分左右到自家附近诊所就诊。查体不详。该诊所视病情给予静滴注射用头胞曲松钠(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股份公司,批号0602411)3g,溶于10%25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滴速30~40滴/分。约2分钟后,患者出现颜面、手足发绀,随即不醒人事,送我院急救中心抢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刘泽岩  周姝  张浩  程景林 《安徽医学》2023,44(5):523-527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MR)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急性期后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EWAS)数据库选取TGF-β和AAMI后LVEDV数据。TGF-β数据包括982例样本,LVEDV数据包括35 407例样本。选择与TGF-β独立相关的显著基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分别使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中位数、加权模式法及MR-Egger回归研究TGF-β与AAMI急性期后LVEDV的关系。结果逆方差加权法(IVW)法结果显示,TGF-β升高能增加AAMI后LVEDV扩大的风险(OR=1.021,95%CI:1.007~1.035,P=0.004)。与加权中位数法(OR=1.017,95%CI:1.008~1.026,P=2.26×10-4)及加权模式法(OR=1.014,95%CI:1.000~1.028,P=0.043),结果一致。MR-Egger回归截距为-0.002(95%CI:-0.018~0.014,P=0.791),表明工具变量几乎不存在多效性。散...  相似文献   
3.
张艳艳  程景林  周姝  张云 《安徽医药》2015,19(12):2403-2405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术中出现无复流及慢血流时,予大剂量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处理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STEMI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负荷量处理,术中出现无血流或慢血流现象时,予以实验组大剂量替罗非班(25μg · kg-1)冠状动脉内推注,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10μg· kg-1)处理,待血流恢复后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患者经上述处理后,以术后冠脉血流TIMI分级、术后24 h ST段完全回落率、术后1周血清肌钙蛋白I完全正常率、术后1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1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反复心绞痛发作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脑梗死病史、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心功能Killip分级、心肌梗死部位、植入支架数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具有可比性。但患者术中冠脉血流TIMI 3级获得率大剂量组(85.42%)较对照组(52.0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 ST段完全回落率,大剂量组(83.33%)高于对照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大剂量组优于实验组。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在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及慢血流时,予以大剂量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处理,可显著改善上述表现,且并未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可提高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4.
程景林  万俊  王爱玲 《山东医药》2012,52(29):41-42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60 m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连续治疗14 d.分别在入院时,入院后12、24、48 h及7、14 d检测各组hs-CRP、MMP-9水平.结果 两组hs-CRP水平在入院后逐步上升,24 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MMP-9水平入院后12 h内逐步升高,之后逐渐下降,7~14d回到基线水平.治疗组hs-CRP和MMP-9水平在入院后12、24、48 h及7、14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显著降低UAP患者hs-CRP、MMP-9水平.  相似文献   
5.
6.
现就药材产地、采集等对中药材药效成分、所含微量元素、质量等的影响做一综述,以引起临床重视。中药疗效,归根结底是由其所含有效成分多少决定的。同一品种药材,产地不同,则所含有效成分就存在差异,临床疗效亦如此。所以中药有“地道”和“非地道”之分,如中药远志所含皂苷为祛痰止咳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7.
背景:设想通过增加自体干细胞动员达到有效修复心脏缺血区的目的,因此找到可利用的特异而有效的干细胞动员剂成为关键所在。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时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员的影响。方法:将90只远交群SD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3组:低氧诱导因子1α反义寡核苷酸组给予低氧诱导因子1α反义寡核苷酸干预抑制大鼠梗死缺血组织的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低氧诱导因子1α错义寡核苷酸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等量低氧诱导因子1α错义寡核苷酸和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造模后30h、7d,对照组外周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计数及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低氧诱导因子1α错义寡核苷酸组相近,但明显高于低氧诱导因子1α反义寡核苷酸组。造模后7d,对照组心肌缺血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与低氧诱导因子1α错义寡核苷酸组相近,但明显高于低氧诱导因子1α反义寡核苷酸组。造模后7,14,28d,对照组心肌缺血组织切片毛细血管密度分析与低氧诱导因子1el错义寡核苷酸组相近,明显高于低氧诱导因子1α反义寡核苷酸组。说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高表达的低氧诱导因子1α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员、启动一系列心肌组织自我修复过程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C)小鼠的带有caspase富集功能域的凋亡抑制因子(ARC)的表达及对心肌的保护.方法 将60只成功建立AVMC模型的小鼠随机分为ARC反义寡核苷酸组(A组)、ARC错义寡核苷酸组(B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0只.分期分别采集标本测定外周血心肌钙蛋白T(cTnT)、心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和ARC、动力相关蛋白1(Drp1)表达等数据.结果 造模后第7、14、21天,3组外周血cTnT、cTnI、CK、CK-M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相近(P>0.05),但均低于A组(P<0.05).造模后第7天,3组ARC与Drp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ARC表达与B组相近(P>0.05),但均高于A组(P<0.05),C组Drp1蛋白表达与B组相近(P>0.05),但均低于A组(P<0.05);造模后第14、21天3组ARC与Drp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鼠发生AVMC后高表达的ARC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肌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对照人员的血小板膜糖蛋白Ia-807基因多态性,探讨该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807多态性分析:①碘化钾法提取人基因组DNA;②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③酶切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紫外灯下检测酶切结果。SPSS11.5软件分析数据。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组血小板膜糖蛋白Ia807TT TC基因型携带者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甘油三脂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①血小板膜糖蛋白Ia807T等位基因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独立遗传性危险因素。②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与血清甘油三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清微量元素进行分析,以期明确微量元素与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6 9对高血压患者和对照者应用光谱仪扫描法测定了血清7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血清中钒(V)、铬(Cr)、铜(Cu)、锌(Zn)、钼(Mo)五种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5 ) ,锰(Mn)、钴(Co)元素含量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血清微量元素与高血压存在密切关系,微量元素测定在高血压的预防、诊断、治疗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