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腺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十二指肠腺增生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发病年龄35~71岁,男、女性各9例。18例患者中十二指肠腺增生、十二指肠腺错构瘤各9例,两者的形态及病变大小无明显差异。十二指肠腺错构瘤的镜下表现比十二指肠腺增生多样,且其腺体可伴上皮内瘤变,免疫组化标记p53、Ki-67及Muc5AC可以辅助诊断。大部分十二指肠腺增生性病变的表面黏膜均有Muc5AC不同程度的表达,提示表面黏膜有不同程度的胃小凹化生,部分表面黏膜还可见糜烂及溃疡形成。结论十二指肠腺增生性病变临床罕见,包括十二指肠腺增生和十二指肠腺错构瘤,两者主要通过镜下形态特点进行鉴别。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可鉴别十二指肠腺的上皮内瘤变或原位癌变与硬化性改变;表面黏膜的胃小凹化生、糜烂及溃疡形成提示病变可能的发生、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33、IL-35的表达水平,分析IL-33、IL-35间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81例非细菌性感染所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及8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IL-35、IL-33水平,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S).细胞培养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细胞刺激素组和IL-35刺激组,ELISA法检测其培养上清IL-33浓度.统计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35、IL-33、WBC、N、EOS,并分析IL-35、IL-33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哮喘组血WBC、N及EOS计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7.82±2.93)×109/L vs.(6.38±2.14)×109/L;(5.63±1.47)×109/L vs.(4.57±1.22)×109/L;(0.43±0.27)×109/L vs.(0.22±0.15)×109/L;P<0.001].②哮喘组血清IL-3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217.26±52.31)ng/L vs.(105.43±31.64)ng/L],IL-3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56.71±24.29)ng/L vs.(311.62±35.2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体IL-35与IL-33水平呈负相关(r=-0.803,P<0.05).③哮喘组经过IL-35刺激IL-33水平与仅细胞刺激素相比更低[(15.08±1.92)ng/L vs.(57.33±15.6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35、IL-33均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存在各细胞因子间调节失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动蛋白凝胶蛋白(Transgel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ransgelin在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Transgelin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Transgelin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geli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的TNM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5)、远处转移(P<0.05)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在随访的210例患者中,Transgelin的生存曲线显示,高表达组Transgelin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ransgelin的表达水平、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与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相关。同时,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ransgelin的表达水平、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为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ransgel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相关,Transgelin对于术后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sPLA2-Ⅱ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2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社会人口学变量、病史、治疗方法和临床事件的数据;检测患者发病后20 d内的血清sPLA2-ⅡA水平,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sPLA2-ⅡA升高的影响因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升高的sPLA2-ⅡA与死亡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再入院率相关性。结果:血清sPLA2-ⅡA浓度>360 ng/dl、糖尿病和高血压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1)。血清sPLA2-ⅡA水平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和再入院率显著相关(P<0.05或P<0.01),但与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sPLA2-ⅡA水平升高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准确预测指标,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血清sPLA2-ⅡA水平升高预示患者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升高。  相似文献   
5.
刘勇  胡鸿伟  程国平  刘磊  宇丽  徐美玲  袁丹 《海南医学》2016,(24):4094-4096
目的:探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对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呼吸暂停新生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进行替代治疗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NSIMV组41例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41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血气指标的变化、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比例及预后。结果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IMV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0.2%,明显高于NCPAP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IMV组患儿治疗成功率为95.1%,明显高于NCPAP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IMV组患儿治疗后1 h、12 h的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均明显优于NCPA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IMV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9.8%,与NCPAP组的1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NCPAP治疗失败患儿改为NSIMV治疗取得成功。结论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能有效提高新生儿呼吸暂停患儿的治疗效果,且没有明显增加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68例急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加曲美他嗪组(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3例,住院3周时疗效对比.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心律失常、心功能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莪术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对照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疗法。方法:治疗组72例患儿注射莪术油,对照组56例患儿注射利巴韦林。结果:两组比较:退热时间(t=4.26,P〈0.01),腮腺及凳下腺完全消肿时间(t=4.81,P〈0.01),并发睾热2炎及副睾炎完全消肿时间(t=3.63,P〈0.01),治疗7天后血淀粉酶(t=30.95,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莪术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9.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凝四项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四项检测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血凝四项指标变化。方法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组(48例)、正常妊娠组(30例)和正常未孕组(30例)患者的血凝四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与正常未孕组相比,PT、APTT、TT、FIB四项检测结果均显著增高(P〈0.01);正常妊娠组与正常未孕组相比APTT和FIB均显著增高(P〈0.01),PT和TT均明显增高(P〈0.05);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和正常妊娠组相比,APTT和FIB显著增高(P〈0.01),PT和TT明显增高(P〈0.05)。结论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均处于高凝状态,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呈重度高凝状态,检测妊娠妇女血凝四项指标,有利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对保护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胎粪性腹膜炎是新生儿时期严重急腹症之一,病情重、发展快、预后差。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常可危及患儿生命,病死率高达30%[1]。本院自1982年8月至2010年8月共收治26例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其中早产儿10例,足月儿16例。发病年龄〈7d16例,7—28d8例,另2例为1—3个月的婴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