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以及未得到控制的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老年患者术前常合并多个系统疾病,以及衰老导致器官代偿功能不足,其围术期的并发症及病死率要显著高于青壮年,而未得到控制的术后疼痛又是诱发围术期各类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因此,优化围术期镇痛对于减少术后患者的痛苦,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对促进改善老年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转归具有重要意义。术后镇痛的重要临床意义和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知黄复方中知母总皂苷与黄芪总皂苷合用抗心肌肥厚的最佳配比,通过概率和法证明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初步药效学试验。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小鼠每天分早晚2次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1 mg.kg-1,连续给药14 d造成心肌肥厚模型,测定通过正交配比;药效学试验采用知母总皂苷与黄芪总皂苷最佳剂量配比为(25+100)mg.kg-1组成知黄复方,用前述方法造模,14 d后分别于不同时间测定各组小鼠的心率、跑步时间、游泳时间、缺氧存活时间和心指数。结果从正交分析可知,知母总皂苷的极差(R)>黄芪总皂苷的极差,知母总皂苷与知母总皂苷+黄芪总皂苷组成的复方相比P>0.05,黄芪总皂苷与知母总皂苷+黄芪总皂苷组成的复方相比P<0.05;知母总皂苷与黄芪总皂苷合用剂量组的心指数最小,由金氏概率和法得到Q=1.17;知母总皂苷、黄芪总皂苷及知母总皂苷与黄芪总皂苷组成的复方均可减慢模型小鼠的心率;知母总皂苷与黄芪总皂苷组成的复方均可延长小鼠的跑步时间、游泳时间和缺氧存活时间,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心指数。结论黄芪总皂苷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肥厚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知母总皂苷与黄芪总皂苷在所选择剂量范围内的理论最佳配比为(25+100)mg.kg-1;知母总皂苷与黄芪总皂苷组成的复方有抗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力衰竭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 系统评价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技术应用于早期宫颈癌的可行性及对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 Embase、Cochrane Library以及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建库开始至2018年10月2日国内外关于SLN检测应用于早期宫颈癌的研究,通过QUADAS-2(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2)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用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这些研究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结果] 共纳入36个研究(3853例患者),总的敏感性为0.91 ( 95%CI:0.88~0.93),I2=16.73%(95%CI:0~51.39%),汇总受试者曲线的ROC=0.99(0.98~1.00)。合并后的总检出率为97.10% (95%CI:96.50%~97.80%),异质性检验 I2=90.80%(P=0.000),合并后的双侧SLN检出率为69.20%(95%CI:62.80%~75.50%),异质性检验I2=95.70%(P=0.000),异质性较高,需要进行亚组分析。[结论] SLN示踪技术应用于宫颈癌具有可行性,对于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敏感性高,病理超分期对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优势还需更大样本量的结果来验证,示踪剂的选择、肿瘤的大小是双侧检出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络复欣颗粒对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及对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血络复欣组(生药5.2,10.4,20.8 g.kg-1.d-1)、复方血栓通组(0.4 g.kg-1.d-1)、曲克芦丁片组(48.6mg.kg-1.d-1),各组ig 7 d,末次给药后30 min将大鼠麻醉后固定,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利用小动物血栓生成仪,在体观察并检测一定时间内电刺激导致的颈动脉血栓栓塞率;取昆明种小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血络复欣组(生药7.5,15.0,30.0 g.kg-1.d-1)、丹蒌片组(0.58 g.kg-1.d-1)、消旋山莨菪碱片组(3.9 mg.kg-1.d-1),各组ig 7 d,末次给药后30 min小鼠麻醉开腹,空肠袢局部滴加肾上腺素复制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模型,分别于滴加肾上腺素前后不同时间观察测量毛细血管管径大小、微血流速度和流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血络复欣能显著降低电刺激导致的大鼠颈动脉血栓栓塞率;能够明显提高微动脉的血液流速、管径并改善流态。结论:血络复欣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具有改善微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5.
射干提取物体内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研究射干提取物的体内外抑菌作用。方法: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考察射干提取物对不同菌株的敏感性;采用2倍稀释法检测射干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ip金黄色葡萄球菌观察射干提取物低、中、高(0.46,0.92.1.84g.kg-1)3个剂量ig给药7 d对小鼠的致死保护率。结果: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射干提取物有较强的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化脓链球菌、痢疾志贺菌对射干提取物中度敏感;射干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无乳链球菌、化脓链球菌、痢疾志贺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g.mL-1)分别为0.062 5,0.015 6,0.250 0,0.031 2,0.015 6,0.015 6,0.062 5;射干提取物低、中、高3个剂量组均显著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悬液引起的小鼠死亡率,死亡率分别为45%,35%,30%,与模型对照组死亡率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射干提取物体内体外对所试菌株均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药物非临床研究过程的供试品管理必须符合GLP规范要求,规范的供试品GLP管理要求设立符合条件的专职管理人员及场所,并在合格的储存场所由专职人员对供试品进行接收登记、留样管理、发放管理、返还管理以及销毁管理,利用条码打印技术对供试品进行全程跟踪管理,提供接收、留样、发放、返样的统计报表管理,做到进出平衡。  相似文献   
7.
运用网络对药物非临床药理研究、毒理实验研究进行实验数据采集和信息管理,围绕以中药毒理实验项目管理为中心的需求,建立中药安全性评价GLP管理与数据信息化软件系统,为中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项目词络化管理能够确保研究负责人在第一时间掌握研究工作的进展,检查各项实验记录,随时纠正研究方案,通过计算机管理实验研究数据,保证实验研究过程数据的真实可靠、完整全面、不易消除、可追溯性和多重关联性,使得统计分析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海人藻酸致急慢性癫痫模型中Nrf2的变化及其对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大鼠海马内注射浓度为(1μg/μl)海人藻酸(KA)1.0μl后,随机分为模型24 h组(急性模型组)及模型28 d组(慢性模型组),假手术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组10只。尼氏染色法观察神经元的变化;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法测定Nrf2的表达。结果尼氏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24 h组与模型28 d组尼氏小体均减少,但以模型28 d组减少显著;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结果表明,模型24 h组的表达增加,模型28 d组表达则减少。结论 Nrf2在急性模型表达上调,具有抗氧化作用,进而保护神经元;慢性模型中则不具有抗氧化作用,神经元受损。  相似文献   
9.
秦文艳  李春伟  董波  陈贺  孟莉  赵金明 《中成药》2012,34(7):1359-1361
目的 探讨强心颗粒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代谢笼法小鼠利尿实验及阿霉素造成大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实验,观察强心颗粒的耐缺氧作用,利尿作用及对大鼠血清SOD和MDA的影响.结果 强心颗粒中、高剂量组均显著延长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强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均能增加小鼠水负荷后4h的尿量;强心颗粒中、高剂量组均能提高心衰大鼠血清中SOD活力,并降低MDA水平.结论 强心颗粒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能与其增加氧供应量,利尿作用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古籍文献及现代文献,了解射干从古至今的功效演变及治疗病种变化,利用药理药效实验手段,对其主要功效进行验证,将传统中药特色优势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相结合,有助于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对中药新药研发有效成分、治疗病种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本草考证射干功能主治、从医籍考证射干治疗病症、基于《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分析射干复方治疗病种,对射干主要功效主治进行总结,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射干主要成分抗炎作用机制,筛选动物模型和考查指标,对射干功效进行初步验证。结果:综合古典本草医籍应用情况和方药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射干有消痰、利咽的功效,是治疗咽痛喉痹的要药;现代研究中实验组血清及咽喉组织中IL-4、血清及肺组织中IgE、血清中LTC4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射干提取物对慢性咽炎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及肺组织中IgE水平,抑制血清及咽喉组织中IL-4和血清中LTC4的表达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