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秦名芳  罗红光  张建武 《中外医疗》2014,(8):56+58-56,58
目的探析脑出血微创钻颅手术治疗术后再出血的病因。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脑出血12h内行微创钻颅手术,观察并及时治疗出现再出血的患者,同时进行病因分析。结果行手术的18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出现再出血。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07例,再出血17例;脑叶出血35例,再出血7例;小脑出血23例,再出血6例;脑室出血15例,再出血2例。分析病因发现行手术的时机,操作手法,血压的控制,患者的精神状态,患者日常生活习惯,血肿的形态及潜在的出血倾向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再出血。结论微创钻颅术治疗脑出血可以缩短病程,减轻致残的程度,同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是一定要注意术后再出血的防治,进而提高手术的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人服用不同剂型阿司匹林50 mg/d或100 mg/d治疗后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A-Ag)的变化及短期安全性。方法:入选年龄≥60岁、经临床评估需服用阿司匹林治疗患者1 194例,随机分至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 mg/d组(A组)、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100 mg/d组(B组)和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组(C组),每组398例。观察治疗(14±3)天后AA-Ag的变化和不良反应,以及(28±3)天的不良反应。对所有符合研究方案,研究期间未服用禁止药物,且完成所有随访内容的病例纳入符合方案集,进行疗效分析;对所有经随机化分组、至少接受一次治疗且具有用药后安全性评价数据的病例,纳入安全性分析集,就安全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最终1 127例受试者完成随访,1 017例受试者进入符合方案集,1 160例受试者进入安全性分析集。符合方案集中A组(n=347)、B组(n=338)和C组(n=332)治疗后AA-Ag中位数分别为6.65(4.03,10.84)%、5.89(3.22,10.03)%和6.00(3.68,10.09)%,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随访期间,安全性分析集A组(n=388)、B组(n=387)和C组(n=385)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出血及胃肠道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7%、3.36%和7.95%,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且未发生心血管事件及严重不良反应;三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09%、2.33%和6.23%,均为轻微出血,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服用阿司匹林50 mg/d及100 mg/d均可明显抑制AA-Ag,短期安全性良好,肠溶缓释剂型较肠溶剂型降低了短期轻微出血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成功行动脉瘤栓塞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脑脊液置换术,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预后。结果:观察组头痛持续时间平均为(5.8±1.2)d,对照组头痛持续时间为(15.2±3.6)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在脑血管痉挛与脑积水方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再出血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栓塞术后行脑脊液置换术可有效缓解aSAH患者头痛症状,减少术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