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预防医学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
石渠县是鼠疫疫区,1997年省鼠疫疫源调查队曾分离出鼠疫杆菌。为控制鼠疫流行,我们进行了现场灭鼠试验。1现场概况石渠县位于东经9731′~9915′,北纬3220′~3400′,在甘孜州西北角,与青海省的称多、达日、玛多、玉树和西藏的江达县接壤,为藏...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指数曲线模型拟合实施计划免疫后,甘孜州百日咳发病的下降趋势曲线,效果较优(R~2=0.9123,1991年预测值与实际发病值十分吻合)。用该模型对甘孜州百日咳在1991年至1995年的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提示,在继续实施现有水平的计划免疫的情况下,1992年至1995年内将百日咳发病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四川省“八五规划”目标),在甘孜州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石渠县位于四川西北部甘孜州西北角 ,东经 97°31′~ 99°15′ ,北纬 32°2 0′~ 34°0 0′,北与青海称多、达日、玛多县接壤 ,西与西藏江达县和青海玉树县隔金沙江相望 ,属羌塘高原亚区 ,气候干燥寒冷 ,为典型大陆性气候 ,年均气温 - 1 6℃ ,极端气温 -45℃以下 ,年降水量 5 96mm ,多集中在 6~ 9月。全县地势高而起伏较小 ,平均海拔 4 0 0 0m以上 ,呈高原宽谷剥蚀地貌 ,为典型的高寒草甸草原。 1997年首次从青海田鼠分离鼠疫菌 5 1株 ,经鉴定为田鼠型鼠疫菌 ,1999年相邻的呷依乡发生人间肺鼠疫 ,发病 5人 ,均死亡 ,并从 1尸体中分离鼠疫…  相似文献   
4.
甘孜藏族自治州结核病控制—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简称卫V项目 ) ,于 1996年开始启动 ,先在九龙县实施 ,1997年后又相继在新龙、乡城、白玉、石渠等 4个县实施 ,项目于 2 0 0 1年关闭。项目期间各级政府加大了投入 ,共投入结防经费 2 77 3万元。各县卫生防疫站成立了结防科 ,配备  相似文献   
5.
青海田鼠鼠疫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近年(1997—2003)青海田鼠鼠疫流行特点,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防治规划”和“四川省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发现1997-2003年间,除1998、1999年未监测外,其余5个年度均有青海田鼠鼠疫流行;发现染疫动物4种,除青海田鼠外,还有牧犬、沙狐和家猫,染疫媒介3种。结论青海田鼠鼠疫呈连续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6.
僧侣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四川省甘孜州卫生防疫站(康定626000)段勇军徐克均石田集魏华富王再跃为了解结核病在民族地区不同职业中的流行情况,1996年9月,我们对四川省石渠县的僧侣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调查对象和方法以该县寺院的僧侣为调查对...  相似文献   
7.
青海田鼠对旱獭型鼠疫菌感受性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青海田鼠对旱獭型鼠菌的感受性,以进一步探讨该疫源地性质和类型,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观察青海田鼠对不同剂量组旱獭型鼠疫菌的反应,结果表明青海田鼠对旱獭型鼠疫菌具有相对的感受性和敏感性,属中等感受性类型,就感受性而言,青海田鼠对旱獭型鼠疫菌具有宿主作用。  相似文献   
8.
1999年 7月 13日 ,石渠县呷依乡三村牧民银某在距川青交界约 3km处呷依乡三村夏季牧场扎隆长却沟拾获自毙猞猁一只 ,就地剥皮后带回帐篷。 7月 16日自感全身不适、发热、左腋下剧痛 ;17日症状加重 ,出现高热、头痛、胸痛、咳嗽、咯泡沫鲜红色血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自服去痛片、感冒通无效 ,18日病情恶化 ,19日凌晨死亡。 2 0日上午银某的小女卓某、妻子呷某相继发病 ,发热、胸痛、出汗、口渴 ,继而咳嗽、痰中带血、四肢麻木、视力模糊、间歇性昏迷、剧烈呕吐 ,后出现剧烈恐惧面容 ,分别死于 2 1日、2 2日凌晨。 2 5日上午 ,银某之大女格某…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鼠疫防治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历史上曾有疑似鼠疫发生 ,疑似疫源地位于西北部的甘孜、阿坝州 ,是中国喜玛拉雅旱獭(简称旱獭 )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延伸部分 ,上世纪 80年代 ,在甘孜、阿坝州 8个疑似疫源县进行的以血清学、病原学为主的多次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 ,仅有指示动物和宿主动物血清为阳性 ;直到 1997年在甘孜州石渠县分离出鼠疫杆菌 ,才证实了四川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存在。 1999年石渠县发生四川首次人间鼠疫疫情 ,2 0 0 0 - 2 0 0 2年连续发生动物鼠疫流行 ,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现根据四川鼠疫防治现状进一步探讨其对策 ,从而更有利于保护居民健康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四川省首起人间鼠疫的流行特征。方法 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 ①该疫情系由鼠疫菌所致,共发病及死亡5人;②首例死者因剥取自毙猞狮皮而感染腺鼠疫继发肺鼠疫,其余为直接接触病人后原发肺鼠疫;③流行过程自7月16~26日共计11d;④潜伏期约3d,最短为2d,最长为6d。结论 这起人间肺鼠疫疫情在四川省首次突然发生且流行较猛烈,表明我省疫源地内鼠疫流行已进入活跃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