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6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细胞内利什曼原虫(利什曼小体)的生化方面研究很少,主要是由于难以取得宿主细胞内的无鞭毛型原虫。本文报告了一种分离纯净墨西哥利什曼原虫亚马逊变种的简便和快速的方法。无鞭毛型原虫是从接种鞭毛体培养物3~8周的仓鼠的非溃疡型结节中分离而得。仓鼠用乙醚杀死后,取其结节切成小块,  相似文献   
2.
以往对白蛉人工感染利什曼原虫均采用白蛉叮咬感染动物或病人皮肤损害处的方法,这种方法既不简便又昂贵,为此作者建立了一种快速而简便的新技术:将在37℃下连续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接种不同种的利什曼原虫前鞭毛期。实验用的虫种为热带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巴西利什曼原虫巴拿马亚种、墨西哥利什曼原虫亚马逊亚种、墨西哥利什曼原虫墨西哥亚种以及恰加斯利什曼原虫等。媒介昆虫白蛉为静食白蛉与长须白蛉。  相似文献   
3.
作者于1971~72年在意大利北部地区黑热病暴发流行时用利什曼抗原进行了皮内试验。因为意大利北部的黑热病具有地中海地区少见的特征(成人患者多,属急性毒力型,肝有上皮样肉芽肿),在西西里东部卡塔尼亚的黑热病典型流行区也进行了试验,以资比较。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道了一种可使利什曼无鞭毛期在单核巨噬细胞中繁殖的体外模型,经研究证实原虫在这种模型中对于抗利什曼药物是敏感的。单核巨噬细胞取自人的外周血液,其所感染的无鞭毛期虫种为从BALB/C 小鼠脚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皮内试验中采用了两种抗原,一种是用多房棘球蚴的包囊制备的(CDC 抗原),每毫升含氮浓度为17微克。另一种是用伊斯法罕绵羊包虫囊液经无菌手续提取的(Isfahan 抗原),每毫升含氮量为622微克,这种分为二份,一份未加稀释,另一分以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7微克/毫升。  相似文献   
6.
作者以体外连续培养的巴拿马Ⅱ株恶性疟原虫制备的抗原,对不同地区的人群血清样本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一组261份血清样本采自越南;另一组351份的滤纸干滴血样本采自洪都拉斯,并均作了厚血涂片原虫镜检。结果:两组样本的 IFA(倒数滴度≥20) 的阳性率分别为28. 4%和32. 5%,ELISA(倒数滴度≥80) 的阳性率分别为40. 6和48. 1%。但两种试验在两组病例中的结果是不一致的,特别是在年轻人群(越南人30岁,洪都拉斯人16岁)中,ELISA 的血清阳性率明显地高于 IFA,而在较大年龄组的阳性率则相似,但许多样本仅一种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7.
用扫描电镜观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利什曼原虫与小鼠腹腔吞噬细胞的相互关系。实验证明,前鞭毛体在抗杜氏利什曼单克隆抗体处理后,形态发生很大变异,部分原虫呈溶解现象,部分原虫仍可粘附于吞噬细胞外,但单克隆抗体经 56℃灭活后,则原虫形态无改变,且粘附在吞噬细胞周围,有些原虫的鞭毛及虫体前端已进入细胞内,认为其机制可能与前鞭毛体外膜上的配基与吞噬细胞受体的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8.
短膜虫片酶标SPA法检测ds-DNA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膜虫片酶标SPA法检测ds-DNA抗体龙华医院中心实验室(200032)董静懿,李培成,瞿靖琦,韩松血清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已作为国际风湿学会诊断SLE的依据之一。抗ds-DNA抗体的常规检验方法有Farr...  相似文献   
9.
应用双抗体夹心Dot-ELISA法诊断新疆皮肤利什曼病患者的循环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获得较好的结果。实验证明,经皮肤组织病理切片,原虫确诊的30例患者,25例为阳性反应(83.3%)。同时对麻风病、结核病以及疟疾患者进行交叉试验,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建立的抗杜氏利什曼L.donovani,抗硕大利什曼L.major,抗热带利什曼L.tropica及抗新疆克拉玛依大沙鼠体内的利什曼原虫的4种单克隆抗体(McAb),以免疫荧光法的交叉反应显示出有较强的特异性,应用McAb的dot-ELISA试验,对新疆大沙鼠体内分离的利什曼原虫及白蛉自然感染的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进行检测,证实新疆克拉玛依鼠体、蛉体的利什曼原虫仅与当地大沙鼠体内利什曼原虫制备的McAb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