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背景:内镜手术创伤可抑制红细胞免疫功能,并激活机体炎症反应,但这一影响在不同术式间存在一定差异。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胃肠道息肉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2月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15例胃肠道息肉患者随机进入EMR组(n=160)和对照组(n=155),分别接受EMR和常规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息肉切除情况以及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红细胞膜补体3b受体花环率(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CD58、CD59]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IL-12]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胃肠道息肉均完整切除,EMR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 1%对20. 0%,P 0. 05),术后红细胞膜C3bRR、CD58、CD59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ICR和血清IL-1β、IL-6、IL-8、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EMR治疗胃肠道息肉效果确切,术中并发症少,并可保护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手术相关炎症反应亦较轻。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在钩虫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眉山市人民医院诊治的钩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诊断钩虫病269例,其中分别有167例、2例和3例通过胃镜、胶囊内镜和结肠镜发现钩虫吸附于肠壁黏膜做出诊断;大便常规查见钩虫卵109例,其中有12例为内镜及大便常规检查均为阳性;从检出患者的年增长趋势分析,通过消化内镜检出患者增长幅度高于大便常规检查.结论 消化内镜在钩虫病的诊断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6岁,因腹胀3+月,加重伴呕吐1周于2012年8月27日入院,病程中无明显体重下降。查体一般情况可,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6次/分,双下肢不肿。既往有饮酒史30+年,每日50g;吸烟史40+年,每日10支。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5.
报告1例初诊断为皮下异物肉芽肿,后经病理证实为血吸虫病病例,提示在血吸虫病的流行区,皮下结节形成亦可能是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