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载脂蛋白B(ApoB)与肝病的关系,我们对81例肝病患者和74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清ApoB含量测定。1.临床资料:本文正常人(下称对照组)男44例,女30例;均无肝病。肝病组中,肝硬化60例,慢性肝炎21例,均根据1984年南宁肝炎会议标准确诊。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36例胃癌、22例消化性溃疡、86例慢性胃炎,检测血清锌、铜、铁含量,胃癌组血清铜、铜/锌比值较胃良性病组增高,血清锌降低。血清微量元素检测时鉴别胃部良、恶性疾病有一定价值。血清铁测定对两者鉴别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了50例胃癌和20例胃溃疡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T_3/rT_3值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_3),促甲状腺激素(TSH)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而甲状腺素(T_4)无明显变化.胃癌患者血清T_3,T_3/rT_3值和TSH明显低于胃溃疡患者,病情越严重,均值变化越明显.动态观察胃癌和胃溃疡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有益于预测胃癌有无转移,胃溃疡有无恶变.  相似文献   
4.
囊虫病在我国北方并不少见,但本例患者多次被误诊,确诊后在用吡喹酮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过敏性休克,现报导如下:庄××,女,22岁,1983年9月25日入院。近4月来劳动后四肢肌肉酸痛,休息后缓解。近2月症状加重,不规则发热,下肢逐渐增粗,行走困难,多次误诊为风湿热、原因不明假性肌肥大等,经肌肉活检后确诊为囊虫病。确诊后,追问病史,8月前曾食“米珠肉”,5月前曾在大便中发现白色带状节片。体检:全身皮下似可扪及散在高粱米  相似文献   
5.
内脏恶性肿瘤伴发皮肤病统称皮肤—恶性肿瘤综合征(syndroma dermato-tumorale) 例1,女性,34岁,因周身皮肤变黑7月,腹胀5月于1987年8月17日就诊。患者于7月前上肢、腋下、颈后皮肤色素加深、粗糙、轻度痒感,继之腹胀、饭后尤重,当地服中药治疗无效,皮肤色素逐日加重,经皮肤活检诊为黑棘皮病,来我科行胃镜检查。体检:全身皮肤色素沉着、粗糙。两腋下、外  相似文献   
6.
一、胃粘膜屏障(一)胃粘膜屏障定义和功能正常胃壁组织间液的H~+浓度为0.00005毫当量/升,胃腔的H~+浓度为150~170毫当量/升,两者H~+浓度相差约300万倍.从H~+梯度考虑,胃粘膜应受到胃酸侵蚀,然而正常胃粘膜具有对抗H~+侵蚀的能力.1964年Darenport提出正常胃粘膜能阻止氢离子从胃腔向胃粘膜内扩散,并阻止钠离子从粘膜细胞间隙向胃内扩散,这种只允许氢离子及钠离子各向一定方向通行,对抗H~+的侵蚀功能称之为胃粘膜屏障.这种功能一方面防止胃液的自身消化,另一方面使胃腔内盐酸适合食物消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王筱如  郭英华 《山东医药》1992,32(10):14-15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6例消化系恶性肿瘤、88例良性疾病及52例正常人的血清CA-50含量。正常值为3.95±0.41U/ml。恶性组的含量不仅明显高于正常组,并显著高于良性组(P<0.01)。提示血清CA-50可作为消化系肿瘤标记物,但无器官专一性。胆石症和良性肝病患者有黄疸时CA-50含量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8.
载脂蛋白 B(Apo B)是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载脂蛋白,调节体内胆固醇合成。本文报告81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 Apo B 含量,以探讨 ApoB 含量与慢性肝病之间的关系。对象和方法一、临床资料(一)正常对照组:74例,男40例,女34例。系本院健康献血员和健康查体者。(二)观察组:肝硬化60例,慢性肝炎21例,临床诊断符合1984年南宁肝炎会议标准。  相似文献   
9.
<正> 微量元素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是引人注目研究课题,一些资料表明微量元素与肿瘤发生有关。许多学者研究锌、铜等微量元素与胃癌的关系,但所得结果不一。本文通过对胃癌、消化性溃疡、慢性浅表及慢性萎缩胃炎等144例患者血清铜、锌、铁等含量测定探讨微量元素与上述疾病的关系及其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3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PⅢP水平,并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发现,肝硬化组PⅢP含量高于正常组(P<0.001),Child分级C组PⅢP含量高于A组(P<0.05),肝硬化组PⅢP含量与白蛋白含量呈负相关。说明随肝硬化病情加重PⅢP含量增高,血清PⅢP含量检测有助于肝纤维化病情的观察及反映肝功能的变化。与肝活检相比较,血清PⅢP检测的无创伤性,可重复性使其在估计肝纤维化程度、抗纤维化药物治疗的选择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