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总结尼莫地平联合胞磷胆碱治疗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胞磷胆碱和尼莫地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GCS评分改善情况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脑血管供血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胞磷胆碱早期治疗脑挫裂伤可明显改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密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前臂骨密度测量和同时做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体检人群,共计1878例。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超声诊断标准:分为动脉正常组587例,男性330例、女性257例;动脉硬化组1291例,男性912例、女性379例。年龄20~92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男性53岁,女性49岁。按性别、每十岁年龄段一组,分别计算每一年龄段两组间骨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珋±s方式表示,两组之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动脉正常组与动脉硬化组男、女性峰值骨量均出现在30至40岁之间;女性峰值骨量明显低于男性;50岁后女性骨量丢失高于男性;动脉硬化于40岁后明显增加,男性高于女性;男女动脉硬化组与颈动脉正常组之间骨密度值高、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硬化与骨质疏松症是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发病率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两者彼此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发病机理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联合型瑞文测验福建省儿童常模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适合福建省儿童特点的城市、农村联合型瑞文测验的常模。方法在9个设区市的城区和农村小学中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确定被试的学校和儿童,运用联合型瑞文测验。结果试题的难度达到理想值(城市为0.62,农村为0.58),区分度较好(rpb>0.195,P<0.05),鉴别指数D>0.2的测试题占80%,复测信度高(相关系数rtt=0.91),构想效度较高。结论实现了将联合型瑞文测验在福建省标准化的目的,建立适合福建省儿童特点的城市、农村联合型瑞文测验的常模。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福建省碘缺乏病高危地区新发地方性克汀病(简称地克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现况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为制订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在碘盐监测覆盖率较低的秀屿区、翔安区、平潭县、东山县各抽取3个乡(镇),进行10岁以下新发地克病病例搜索;在每个乡(镇)抽取2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40名8~ 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同时采集尿样,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在小学所在村抽取20名18 ~40岁育龄妇女,采集食用盐样和尿样,用半定量法测定盐碘,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结果 病例搜索未发现新发地克病及疑似地克病病例;8 ~ 10岁儿童总体甲状腺肿大率为3.6% (37/1027),但东山县为5.4%( 13/240),超过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5%);8~10岁儿童和18~40岁育龄妇女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5.3、152.7 μg/L;碘盐覆盖率为82.7% (382/462).结论 福建省碘缺乏病高危地区未发现新发地克病及疑似地克病病例,人群尿碘中位数处于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福建省龙岩市中心城区居民碘营养水平与甲状腺功能,评价防治措施效果,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龙岩市中心城区0~2岁婴幼儿、8~10岁儿童、18~45岁成人、孕妇、哺乳期妇女作为调查对象.用B超法检测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称量法调查居民户日人均食盐摄入量;收集被调查对象3次尿样和哺乳期妇女随意1次乳汁样品,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和乳汁含碘量;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上述人群(不包括婴幼儿)血清总、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FT3),总、游离甲状腺素(TT4、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结果 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8%(2/110),甲状腺容积中位数为2.75 ml;居民户碘盐覆盖率为100.00%(318/318),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03%(299/318),日人均食盐摄入量为(6.13±3.56)g;婴幼儿、儿童、成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3次尿碘平均值的中位数分别为181.8、315.2、196.6、158.7、136.4 μg/L,哺乳期妇女乳汁含碘量中位数为155.6 μg/L;儿童、成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TT3、FT3、TT4、FT4、TSH高于正常的比例分别为3.6%(11/308)、0.6% (2/309)、2.3%(7/309)、1.0%(3/313)、1.3%(4/312),低于正常的比例分别为2.3%(7/308)、11.7% (36/309)、2.3%(7/309)、12.8%(40/313)、1.6%(5/312);Tg、TgAb、TMAb 高于正常的比例分别为1.9%(6/309)、5.2%( 16/309)、5.5%( 17/309),其中16人TgAb、TMAb同时高于正常.结论 现行盐碘水平对龙岩市中心城区0~2岁婴幼儿、18 ~ 45岁成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是适宜的,8~10岁儿童碘摄入过量;建议将甲状腺功能监测列入常规监测内容.  相似文献   
6.
全民食盐加碘对沿海城区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沿海地区实施有效全民食盐加碘对补碘后出生的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用联合型瑞文测验测定全民食盐加碘出生的儿童智商(IQ),同时分析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对智力发育影响。结果沿海地区补碘后出生的儿童智力低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补碘前出生的儿童。将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与儿童的智商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R^2=0.232,结论全民食盐加碘可有效改善儿童智力发育,后天的环境因素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2004年福建省碘盐质量,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方法]按照《福建省碘盐监测实施细则》要求进行。[结果]碘盐加工(批发)企业质量稳定,居民户碘盐质量较好,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3.6%,但个别地区合格碘盐食用率仍低于90%,沿海地区非碘盐冲击严重。[结论]应进一步加强碘盐的宣传力度,加强卫生与各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打击非碘盐,加强碘盐的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8.
非碘盐地区综合干预措施后居民食用盐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综合干预措施后非碘盐地区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及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 [方法 ]随机抽检试点地区南安市、同安区和对照点福清市、漳浦县居民户食用盐的含碘量 ,入户问卷调查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 [结果 ]居民户食用盐非碘盐率 ,综合干预试点南安市、同安区分别为 1 4 .6 %和 1 1 .1 %,对照点福清市、漳浦县分别为 2 5 .2 %和 4 0 .3 %;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 ,试点区为 71 .8%,对照区为 5 7.1 %(P<0 .0 1 )。 [结论 ]非碘盐地区综合干预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 ,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及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全民食盐加碘对福建省消除碘缺乏病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全面了解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干预措施后福建省碘缺乏病动态变化趋势,评估干预措施效果和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进程.方法 自1995年起每隔两年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法在全省调查30个县,调查8~10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和尿碘、家中盐碘及健康教育问卷.结果 全民食盐加碘后,福建省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由1995年的44.6%提高到2005年的90.9%,居民非碘盐率由1995年的44.8%下降至2005年的6.1%,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5年的29.5%下降到2005年的1.3%,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由1995年的111.8μg/L提高到2005年的158.1μg/L.结论 经过10年防治,福建省控制碘缺乏病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的要求,实现省级水平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福建省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掌握福建省消除碘缺乏病进程和食用盐碘浓度调整前人群碘营养水平.方法 2011年采用按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在全省抽取30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40名8~ 10岁儿童,B超法检测甲状腺容积,直接滴定法测定儿童家庭食用盐碘.采集其中12名儿童尿样,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并用三日称量法调查其家中居民日人均食盐摄入量.在抽中学校的所在村(居委会),按东、西、南、北、中各抽取1份饮用水水样,如为集中式供水地区,则采集2份末梢水样,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碘.在抽中学校附近,选择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抽取孕妇和哺乳妇女各5人,采集尿样,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结果 共检查1219名8~ 10岁儿童甲状腺,甲状腺肿大率为4.92%(60/1219);检测363份尿样,尿碘中位数为223.00μg/L,其中<50 μg/L的占5.2%(19/363),<100 μg/L的占14.6%(53/363);452名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47.2 μg/L,其中<150 μg/L的占52.0%(235/452);461名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34.1 μg/L;1211份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4%(1143/1211);360户居民入均日食盐摄入量为6 g,81.4%(293/360)的居民入均日食盐摄入量在9 g以下;76份居民饮用水含碘量中位数为6.2 μg/L,<10 μg/L的占89.5%(68/76).结论 2011年福建省各项指标继续达到“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但存在孕妇碘缺乏问题,对存在碘缺乏的孕妇应给予额外的碘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