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指数对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able test,HUTT)诊断神经介导性晕厥(neurally mediated syncope,NMS)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NMS并行HUTT检查患者共189例。HUTT包括20 min的基础直立倾斜阶段和20 min的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激发阶段。同步监测试验阶段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变化值。HUTT阳性结果根据血流动力学改变分为血管抑制型、心脏抑制型和混合型。根据年龄将晕厥患者分为≤30岁、31~50岁及≥50岁三个组段。结果经HUTT诊断阳性反应者共125例,其中男55例、女70例,阴性反应者共64例,阳性率为66.1%。阳性反应类型中混合型81例(64.8%),心脏抑制型14例(11.2%),血管抑制型30例(24.0%)。31~50岁年龄段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7%vs.51.6%,P=0.039),其余年龄段男、女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反应的血流动力学分型不受年龄、性别因素的影响。HUTT阳性患者体质量小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而两组间身高和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UTT不同反应类型与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通过HUTT诊断NMS的阳性率存在年龄、性别及体质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间歇性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较为常见,多为运动诱发或频率依赖性。然而在平板运动试验中,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与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交替出现,并且呈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型的ST段明显下移,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型的ST段未见明显下移的病例较为罕见。表明右束支阻滞可掩盖平板运动试验致左胸导联(V5、V6)或下壁导联(Ⅱ、aVF)的缺血特征性ST段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一位39岁女性在接受冠脉CTA检查时注射对比剂后数分钟出现过敏性休克、心电图ST段抬高及心跳骤停。给予心肺复苏、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等治疗后患者恢复意识、症状缓解、生命体征平稳。复查心电图示原抬高的ST段回落,冠脉CTA未见狭窄病变。考虑该患者为对比剂过敏诱导的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I型Kounis综合征(与过敏相关的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5.
直立倾斜试验是用于诊断不明原因晕厥和先兆晕厥的常用方法。该试验已经应用于临床30多年,主要诊断神经介导性晕厥,但其在诊断过程中的确切作用尚不确定。公认的局限性包括再现性差,缺乏预后的作用和足够的随机研究来指导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低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睡眠中心初筛为OSAHS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夜间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将患者分为无低氧组、轻度低氧组、中度低氧组、重度低氧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低氧程度组间的一般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比较HRV与PSG参数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RV与PSG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随着患者低氧程度加重,24 h内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的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清醒期及睡眠期SDNN均逐渐降低(P<0.05)。调整年龄后行相关性分析显示,SDNN、SDANN、清醒期SDNN与PSG参数存在相关性(P<0.05)。进一步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夜间SpO2<90%的睡眠时间占比(T90)、平均SpO2、最低SpO  相似文献   
7.
心电图操作和诊断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重点考核的技能之一。针对该技能学科要求特殊和学习安排时间较短的情况,我科在住院医师心电图带教中充分利用带教老师和大量实践资源,注重心电图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学习,以心电图诊断为重点,加强一对一带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19岁.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三尖瓣关闭不全.人院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及三尖瓣成形术.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示:先天性心脏病,冠状窦及Ⅱ孔型房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轻中度肺动脉高压伴中度三尖瓣反流,左心房、左心室稍增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体质量超标患者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脏变时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平板运动试验的632例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对照组(BMI25kg/m2,n=382)及体质量超标组(BMI≥25 kg/m2,n=250);每组根据年龄再分为3组:青年组(≤44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行平板运动试验后,比较不同年龄段体质量超标患者与正常体质量患者心脏变时性的差异。结果:中年体质量超标组运动后最大峰值心率降低、心脏变时功能不良指标降低,与中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体质量超标组运动峰值最大代谢当量降低、心脏变时功能不良指标降低,与老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体质量超标患者心脏变时功能异常,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加剧。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285例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心电图改变,以期发现早期诊断的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6月28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及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正常心电图在AD的DebakeyIII型多见(55.6%);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出现在I、II型,III型无。结论:AD的心电图表现非特异性,但改变主要出现在I、II型患者。其异常心电图是造成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误诊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