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大黄特征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相关联的二维指纹图谱,研究大黄抗氧化活性物质。方法:利用高效液相多检测器联用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在线检测体系,对大黄中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共鉴定出大黄中化学成分15种;其中8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然后采用清除效率为指标对各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结果发现化合物葡萄糖紫丁香酸、腺嘌呤、没食子酸、儿茶素或表儿茶素、双花母草素、2-O-桂皮酰-没食子酰葡萄糖等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的活性,而蒽醌类成分对ABTS·+的清除作用较弱。结论:采用HPLC-ABTS-DAD-Q-TOF/MS对大黄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定,初步阐明大黄在抗氧化环节起作用的效应物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宛艾的非挥发性化学成分,以促进其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并结合文献报道对宛艾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EC-C18(3mm×150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5mL·min-1。结果:鉴定出宛艾中23个化学成分,其中黄酮及黄酮苷类12个,苯丙酸类9个,香豆素类1个,其他1个。结论:本研究阐明了宛艾的非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精确、高效,适用于宛艾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定,为宛艾的深入研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赤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查阅赤芍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 对赤芍的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指纹图谱技术等方面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赤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主要药理作用环节比较泻心汤(XXD)与有效成分组合物(CECs)的效应,为阐明泻心汤抗AS效应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转基因Fli1:eGFP品系斑马鱼幼鱼,通过喂食高胆固醇饲料10 d建立AS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0.1 μmol·L-1)、泻心汤组(50,250,500 mg·L-1)及有效成分组合物组(2.962、14.81、29.62 mg·L-1),实验结束后,测定斑马鱼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含量,观察斑马鱼血管中胆固醇积累的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泻心汤及有效成分组合物能够明显降低斑马鱼TG、TC、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P<0.05或P<0.01);降低MDA水平,提高SOD水平(P<0.05或P<0.01);抑制血管中胆固醇的积累(P<0.05或P<0.01),且有效成分组合物的效应强度可达到泻心汤的80%以上。结论:有效成分组合物在调节脂质水平、改善抗氧化能力及抑制血管中胆固醇积累等药理作用环节能较好的代表泻心汤发挥抗AS作用,可认为是泻心汤抗AS的主要效应物质。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对6个产地艾叶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14个化学成分,主要的共有成分为桉油精、龙脑、(-)-4-萜品醇、松油醇、石竹烯、匙叶桉油烯醇、石竹烯氧化物。不同产地艾叶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其中宛艾品相好,化学成分丰富,主要成分含量普遍较高,且毒性成分含量较少,安全性更高,可为宛艾道地药材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瓜蒌薤白半夏汤(GXB)与瓜蒌薤白汤(GX)的抗高脂血症药理作用,并比较二方作用的强弱.方法:通过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质沉积模型,测定细胞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质的含量;通过喂食高胆固醇饲料建立Fli1∶eGFP斑马鱼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地新疆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测定10个不同产地新疆赤芍药材中芍药苷含量. 方法 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8226;L-1磷酸二氢钾溶液(34.8:65.2);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 mL&#8226;min-1;进样量10 μL. 结果 芍药苷线性范围为0.100 2~1.002 0 mg,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101.5%,RSD为0.355%~1.770%(n=9). 结论 该实验准确测定10个不同产地新疆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10批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棕榈酸(PA)对内皮细胞株EA.hy926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检测胆固醇流出、胆固醇胞内转化、脂蛋白摄入以及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株EA.hy926,分为白蛋白(ALB)对照组和PA处理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ABCG1、27-羟化酶、清道夫受体A1(SR-A1)、SR-B1、CD36、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肝X受体α(LXR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变化。结果和ALB对照组相比,10、20、30μmol/L PA处理组ABCG1 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1),20、30μmol/L PA处理组CD36、LOX-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ALB对照组相比,10、20、30μmol/L PA处理组LXRα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01、P0.05、P0.001),10μmol/L PA处理组PPARγ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10、20、30μmol/L PA处理EA.hy926细胞未显著影响ABCA1、SR-A1、SR-B1、27-羟化酶的表达。结论 PA能够改变内皮细胞EA.hy926细胞胆固醇流出和脂蛋白摄入相关基因的表达,其机制与LXRα和PPARγ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复方黑骨藤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生物碱得率和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复方黑骨藤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粗粉加6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复方黑骨藤新制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生脉散和益气复脉粉针体外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ABTS-DAD联用技术,在线检测生脉散和益气复脉粉针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成分,在此基础上比较两者体外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差异.结果:生脉散具有较强的直接清除ABTS·+自由基作用,主要是通过具备酚羟基结构的物质、糖类、氨基酸类大极性物质和部分木脂素类成分实现的;而益气复脉粉针直接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较弱,且小极性部位基本没有活性.结论:生脉散和益气复脉粉针虽然是同一复方的不同制剂但是其在直接抗氧化方面作用的差异较大,直接抗氧化在两者治疗心血管疾病时所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