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08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病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尸体供肝和36例活体供肝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结果36例活体肝移植受体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6%,235例尸体供肝肝移植受体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1%;肝内胆道狭窄和胆道铸型结石形成等严重胆道并发症在活体肝移植中未发生.讨论缺血时间尤其热缺血时间是导致严重胆道并发症的最主要的原因,所留取的受体胆道长度也是影响胆道并发症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7岁,教师。因胸痛40天于1988年8月15日入院。患者于1988年7月初无诱因而感右侧胸痛,疼痛局限于胸骨右侧Ⅱ~Ⅴ肋范围,穿透至背部相应部位,时呈隐痛,时为撕裂样阵痛,无发热、咳嗽、气急。胸痛服用“颅痛定”、“美散痛”等治疗无效而转我院。发病以来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既往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多药耐药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定量检测了3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癌组织周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水平,其中5例患者术前经肝动脉插管化疗。结果显示:PHC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较癌周组织高;术前行化疗者癌组织中mdr1基因过度表达,同时其癌周组织中mdr1的表达较未化疗的癌周组织高。我们认为mdr1基因过度表达在PHC内在性或获得性药物碱  相似文献   
4.
两袖套法减体积大鼠肝移植手术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间活体供肝肝移植 (LivingDornorLiverTrans plantation ,LDLT)是解决供肝来源不足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对最小有效供肝量确定仅限于临床推测[1,2 ] ,研究小肝移植物在受体的存活 ,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是肝移植实验研究的基础 ,建立小肝移植物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所在移植研究中心大鼠肝移植手术经验 ,就建立小肝移植物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手术技巧作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材 料供体SD大鼠 6 0只 ,雌性 ,体重 2 5 0~ 2 80g ,术前常规清洁饲养 ,不禁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Wilson’s病患者亲体肝移植和全肝移植术后血清铜蓝蛋白及尿铜水平的恢复情况。方法 自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3年 11月我院为 2 6例Wilson’s病患者施行了肝移植术 ,均并发终末期肝硬变 ,其中 3例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术前血清铜蓝蛋白和尿铜水平分别为 (12 4 .8± 2 2 .8)mg/L和 (15 2 4 .8± 32 8.6 ) μg/ 2 4h ,其中行活体部分肝移植 2 2例 ,全肝移植 4例 ,亲体肝移植供体术前血清铜蓝蛋白水平为 (2 30 .4± 2 9.6 )mg/L ,尿铜水平均 <5 0μg/ 2 4h。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 ,全肝移植患者术后 1、3、6及 12个月血清铜蓝蛋白和尿铜水平分别为 (32 0 .2±36 .8)mg/L、(380 .4± 4 5 .6 )mg/L、(36 0 .5± 37.6 )mg/L、(35 6 .2± 2 7.6 )mg/L和 (2 4 0 .4± 2 2 .8) μg/ 2 4h、(86 .5± 10 .6 ) μg/ 2 4h、(5 4 .2± 6 .8) μg/ 2 4h及 (46 .8± 3.4 ) μg/ 2 4h ;亲体肝移植患者术后 1、3、6及 12个月血清铜蓝蛋白和尿铜水平分别为 (2 16 .8± 2 0 .4 )mg/L、(2 4 8.5± 32 .6 )mg/L、(2 85 .4± 4 4 .3)mg/L、(2 6 0 .2± 36 .6 )mg/L和(380 .8± 37.6 ) μg/ 2 4h、(15 0 .6± 2 4 .5 ) μg/ 2 4h、(75 .5± 9.6 ) μg/ 2 4h及 (6 0 .3± 5 .8) μg/ 2 4h。结论 全肝移植和亲体肝  相似文献   
6.
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大鼠移植肝细胞的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后应用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r HGF)对大鼠移植肝细胞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SD大鼠原位部分肝移植模型,受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经尾静脉分别给予r HGF和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2次/d。两个组分别在术后第1、2、4、7d时随机挑取5只大鼠处死,称取移植物湿重,采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及白蛋白,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肝的增殖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肝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第1、2d,实验组移植物湿重较对照组同时间段明显增加;术后第4、7d,实验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较对照组同时间段明显降低,而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同时间段明显增高;术后第2、4d,实验组的移植肝增殖指数和Ki-67表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大鼠部分肝移植后使用r HGF能够明显促进移植肝细胞的再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肝脏外科手术的几点重要改进:(1)选用双侧肋缘下屋顶形(rooftop)切口;(2)可调框架式腹腔牵开器的应用;(3)术中油剂肝动脉造影;(4)创用弧形引线针,切肝前先作区域性病肝阻断;(5)术中胆道造影。按新法操作的肝叶切除术,结果表明:术野暴露良好,避免了开胸手术径路,操作简便,缩短了手术时间;新法对术中寻找微小病变,控制出血,预防胆瘘均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活体亲属部分供肝的切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活体部分肝移植(LDLT)手术中,供者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自1995年1月至今,对14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施行了LDLT手术。14例LDLT供者中,2例行扩大左外叶切除。10例行扩大左半肝切除(含肝中静脉),2例行右半肝切除(不含肝中静脉)。结果 仅1例供者术后拔除T管后出现胆漏,经引流后好转。对所有供者随访1个月-5年,均无不适,肝功能正常。结论 对于富有经验的医生来说,LDLT的供者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鼠肝移植后自发免疫耐受的形成与移植肝内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细胞)的关系。方法按供、受者不同将实验分为3组。急性排斥组:DA大鼠为供者,LEW大鼠为受者;自发耐受组:LEW大鼠为供者,DA大鼠为受者;同基因组:供、受者均为DA大鼠。各组均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别在肝移植术后4、7、14、30和90 d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移植肝内淋巴细胞,免疫磁珠分离(MACS)法分选出CD4~ CD25~ Tr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纯度,同时分析CD4~ CD25~ Tr细胞比例的变化;体外细胞增殖试验研究CD4~ CD25~ Tr细胞对CD4~ 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结果肝移植早期,急性排斥组和自发耐受组移植肝内CD4~ CD25~ Tr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加,其中急性排斥组增加更为明显;移植后4 d左右,两组CD4~ CD25~ Tr细胞比例开始下降,急性排斥组的下降幅度较大;移植后30 d,自发耐受组受者的移植肝内CD4~ CD25~ Tr细胞比例达到第2次高峰,约在移植后90 d时下降至正常生理水平。移植后7 d左右,急性排斥组受者均因发生排斥反应而死亡,而自发耐受组受者均存活。此外,CD4~ CD25~ Tr细胞能有效抑制CD4~ CD25~-T细胞的增殖。结论CD4~ CD25~ Tr细胞是一种具有特异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其主动的免疫抑制功能可能是诱导大鼠肝移植自发免疫耐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CD4 CD25 T调节细胞(Tr)的分离培养,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大鼠脾脏分离脾淋巴细胞。用免疫磁珠细胞分离系统(MACS)分选CD4 CD25 T细胞,并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后,对其进行扩增。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研究CD4 CD25 Tr细胞对CD4 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2、IFN-γ及IL-10水平的差异。结果:MACS分离的CD4 CD25 T细胞的纯度达86%~93%。该细胞与CD4 CD25-T细胞相比能特异性地表达Foxp3基因。体外培养中能明显抑制效应T细胞增殖及其分泌IFN-γ、IL-2,但其自身能分泌Th2型细胞因子IL-10。结论:采用MACS系统阴性加阳性分选,可高效快速的获得理想纯度和免疫抑制功能的大鼠CD4 CD25 T调节细胞,该细胞对CD4 CD25-T细胞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并能特异性的表达Foxp3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