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 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1-6].  相似文献   
2.
我科在ERCP的基础上开展了电子十二指肠镜胆总管结石取石手术治疗,取石效果好,且并发症少,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煌蓝色素内镜活检和内镜检查诊断胃癌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和活检阳性率,我们使用煌蓝色素内镜和普通内镜检查了54例胃癌患者。方法煌蓝色素染色方法和步骤:①给受检者肌注654—2针20 mg;②给受检者口服一杯煌蓝染色液;③40-60 min 后进行内镜检查,所有受检者均进行了普通内镜检查。结果 54例中的16例证实为早期胃癌,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29.6%,其中15例为煌蓝色素内镜发现,普通内镜仅诊断了5例。在早期胃癌的检出方面,前者比后者是明显敏感的方法(P<0.01)。另外,煌蓝色素内镜可将活检阳性率从70.4%(38/54)提高到94.4%(51/54)。在胃癌的诊断方面,煌蓝色素内镜的活检阳性率明显优于普通胃镜的(P<0.01)。结论在早期胃癌的检出方面,煌蓝色素内镜检查比普通胃镜更敏感,且可提高胃癌的活检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 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1-6].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癌肿组织间放疗法2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钛夹对结肠大息肉电切时预防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7例(82颗大息肉)结肠大息肉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钛夹组。对照组34人,共39颗息肉,息肉平均直径22cm;钛夹组33人,42颗息肉,息肉平均直径2.5cm。先用钛夹钳夹息内的根部,平均每颗息肉1.4个止血夹,然后行息肉电切术。术后观察两组疗效及出血、穿孔发生率。用染色放大结肠镜观察随访。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息肉完全切除率为100%(39/39),钛夹组为97,6%(41/42,P〉0.05)。对照组病理检查:腺瘤型息肉占92.3%(36/39),其余为增生性息肉。25%的腺瘤性息肉伴轻度非典型增生,2.8%的伴中度非典型增生和2.8%伴有癌变。钛夹组腺瘤性息肉占95.2%,其余为增生性息肉。27.5%的腺瘤性息肉伴有轻度非典型增生,7.5%的伴有中度非典型增生和7.5%的伴有癌变。术后3、6、12个月用染色放大结肠镜观察随访,未见残留癌灶和复发征象。钛夹组出血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8%(P〈005)。钛夹组无穿孔病例,对照组中1例发生小穿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钛夹钳夹结肠大息内后仍可完整地电切该息肉,包括癌变的息肉,并且比普通电切术减少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息肉电切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广基型大息肉电切术的出血、穿孔并发症仍较多。为了减少其发生率,我们对这类息肉的电切技术做了改进,手术配合默契,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125碘组织间放射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低能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已广泛应用,特别是对前列腺癌能进行有效地控制。但目前尚无经消化内镜进行125碘(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消化道癌肿的文献报告。我们研制了经消化内镜活检孔道的植入器,在试用成功后,于2001年11月以后进行了10例消化道癌肿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各种原因的上消化道狭窄可引起患者的吞咽困难,致病人的生活质量下降。随着治疗内镜技术的开展,使得很多种上消化道狭窄缓解了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