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近年研究证实,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是预测心房纤颤(房颤)发生的重要指标。房颤病人中约有20%一50%伴有心功能不全。β-受体阻滞药(以下称β-阻滞药)是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中的推荐用药,除心功能Ⅳ级外均应使用。为探讨β-阻滞药治疗慢性心衰对Pmax、Pd的影响,本文对老年阵发性房颤伴慢性收缩性心衰病人β-阻滞药治疗前、后Pmax、Pd变化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695例80岁以上可自行进食老年患者调查发现,自行进食者存在较普遍的营养性低蛋白血症,473例患者血浆蛋白低于参考值最低限;而管喂者营养状态较好。但管喂者仅25例。造成管喂比例少的原因既有患者本人和家属因素,也有医护人员的责任,因此要提高认识,及时对进食量少的老年人进行管喂,以保证高龄老年患者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3.
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其学科建设与医疗模式的完善将会引起人们更加重视和更多的关注。本文探讨急诊急救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医疗模式的构建,以期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急诊医疗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急救医疗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大五人格自我评价、反思评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五人格问卷(BFI-44)对23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发现,女大学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意、恐怖、神经病性和其他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男大学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评价形式与反思评价形式BFI-44大学生各维度得分比较发现,在外向性维度上大学生自我评价形式问卷得分为25.45±3.98,低于反思评价形式问卷的25.98±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性及开放性维度上大学生自我评价形式问卷得分分别为23.26±4.32及33.43±4.37,高于反思评价形式问卷的22.44±4.01及32.81±4.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探讨大学生大五人格各维度与SCL-90各因子的关系,发现大学生在大五人格的外向性维度上的自我评价与SCL-90中的抑郁因子呈显著相关(P0.05);在宜人性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反思评价与SCL-90中的抑郁、敌意、偏执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神经性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反思评价与SCL-90中除偏执、强迫、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外的各个因子均呈现显著相关(P0.05);在尽责性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反思评价与SCL-90中除敌意、精神病性、其他3个因子外的各个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大学生大五人格反思评价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相关关系。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有必要重视反思评价的相关内容,并应积极引导大学生重视自我评价及反思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干预影响残余风险的因素,分析兰州地区输血传播HIV残余风险的变化,评价关键因素调控作用的有效性,获取行之有效的HIV残余风险规避策略.方法 统计2013-2018年(干预前)和2019-2020年(干预后)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检测数据及确证结果,应用患病率-窗口期模型(prevalence-WP模型)和《...  相似文献   
6.
利奈唑胺为人工合成的噁唑烷酮类抗生素,2000年获美国FDA批准,并应用于临床,用于治疗革兰阳性(G+)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由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疑似或确诊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复杂性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以及  相似文献   
7.
8.
急诊科为医院收治第一线,感染是急诊医师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急诊就诊的各种原因调查显示,急诊感染或合并感染占急诊就诊病因的第一位,虽不同医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背景肝功能损伤情况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中较为常见,具体原因不甚清楚.本研就回顾性分析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期望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肝功能损伤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OVID-19患者肝功能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整理2020-02-04/2020-02-29日于武汉火神山医院诊治的100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饮食情况和入院前服药情况等临床参数与各项肝功能指标表达的关系.结果在10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 54例为男性,其平均年龄为59.89岁±13.07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81%)、咳嗽(64%)、乏力(52%).在100例患者中, 38例患者观察到肝功能的异常,包括28例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升高,10例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升高,20例有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γ-GGT)升高,7例有碱性磷酸酶升高, 6例有总胆红素升高, 15例有乳酸脱氢酶升高.男性患者更易出现ALT (P0.001)、AST (P=0.006)和γ-GGT(P 0.001)的升高.入院前抗病毒药或中成药应用与COVID-19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新冠病毒性肺炎患者更易出现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人T淋巴细胞病毒(HTLV-Ⅰ/Ⅱ)在兰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状况,分析本地区流行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输血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科学参考依据,防止经输血传播疾病。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随机抽取2017年本地区无偿献血者14 686人进行HTLV-Ⅰ/Ⅱ病毒抗体筛查,反应性标本送检至卫生部临检中心做补充实验鉴定。结果初筛检出6例HTLV-Ⅰ/Ⅱ反应性标本(0.041%),经确证1例阳性(0.007%),所有阳性者累计献血1次,献血方式5名个人自愿,1名团体献血。结论本地区献血人群中存在HTLV-Ⅰ/Ⅱ感染者,对献血人群更大规模的HTLV-Ⅰ/Ⅱ筛查,实现献血者信息资源共享化,有效预防本地区输血传播HTL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