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年间行下肢动脉CTA检查患者33例,进行诊断结果分析,主要讨论下肢动脉管腔狭窄和闭塞。结果对31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诊断阳性率为100%,发现髂动脉单侧病变20例(闭塞3例),双侧病变11例(闭塞1例);股动脉单侧病变31例(闭塞7例),双侧病变23例(闭塞2例);腘动脉单侧病变8例(闭塞1例),双侧病变2例。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速度快,操作简单、安全,易于被病人接受,能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受检血管,但同时具有一定的电离辐射,同时不能观察血流方向和时相,对显示细小血管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平扫及增强三期的影像表现。结果 77.8%的癌灶在肝动脉期呈现高密度强化表现,充分说明螺旋CT扫描可反映肝癌的血供特点,门脉期有41.7%的病灶呈现等密度,63.9%病灶呈现低密度影像,也反映了肝细胞癌"速升速降"的增强变化特点,可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有价值的征象。结论螺旋薄层扫描可充分反映原发性肝癌的特征,对肝癌的检出和定性准确率的提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临床资料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0例,均做X线平片摄影及CT扫描。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30~61岁。10例有服用激素史,剩余例数有服用抗风湿,抗胶原病药物史。我院使用的CT扫描机为TOSHIBA XVISION/GX,扫描层厚5mm,间隔为5mm。本文中2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有双股骨头外形完整光滑,星芒征稍变形,大小不等的囊性变,双侧髋关节间隙正常。二、讨论 1.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理:血管壁完整性受到损害;骨内血管受挤压;血管内梗阻。有报道,骨缺血性坏死与使用激素有关。激素引起骨缺血性坏死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激素刺激血小板生成,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和凝固力,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我科64排螺旋CT在脑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的影像表现44例,由诊断医师 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进行图像综合评价.结果 64例患者中,60例图像显示成功,脑动脉狭窄38例(伴脑梗死12例),脑动脉瘤14例(脑动脉 狭窄伴动脉瘤8例),动静脉畸形8例.与DSA相比,CT血管造影(CTA)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敏感性为93.75%,特异性为100%.结论 CTA与DSA的敏感性与特 异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普查、筛查上可以选用CTA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3例在混合现实技术引导下行复杂骨折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术前准备要点:①护理配合的演练;②术前访视时与患者一起“身临其境”;③物品的准备及摆放。术中护理配合要点:①加强植入物的管理;②全髋置换前侧入路的手术体位摆放及调节;③颈椎椎弓根螺钉精准植入的手术配合;④借助三维立体重构模型保障患者的转运安全。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因内植入物放置不当或稳定性差而行二次翻修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进院的22名手术室新护士为对照组,2015年进院的20名手术室新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观察组采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培训。结果规范化培训结束后,观察组理论成绩和临床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培训教学方法中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及利于理论与实践结合2个方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临床带教老师对观察组综合能力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用于手术室新护士培训,有利于新护士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其临床综合能力,增强对手术室工作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论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加动态增强扫描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CT室近2年来诊断的31例周围型小肺癌(SPLC)患者进行回顾,并统计分析。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薄层扫描加动态增强扫描在分叶征(x2=6.331,P=0.012)、细支气管气相(x2=4.048,P=0.044)、血管集束征(x2=4.865,P=0.027)、短毛刺征(x2=16.452,P=0.000)显示率明显高于平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膜凹陷征(x2=0.706,P=0.401)、棘突征(x2=1.038,P=0.308)、空泡征(x2=0.540,P=0.463)显示率较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加动态增强扫描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64排螺旋CT对脑动静脉畸形诊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剑辉  汤连志  于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136-13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脑动静脉畸形(AV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至至今,因疑诊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在我科接受CT检查患者43例,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在CT显像下呈阳性,有28例出现钙化,21例平扫为均匀稍高或等密度不规则颅内团块影,5例表现为高密度灶轴位,阳性图片经过VR、MIP、CPR、VE各种重建方式处理后的图像,均能够观察到畸形血管团和增粗迂曲血管影像。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MSCTA最大优势在于安全、方便、快速、准确,无DSA及MRA检查禁忌证,适合于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检查,尤其适用于合并脑出血的急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手术室二胎产后护士返岗工作的工作投入与工作压力状况及其相关性,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82名手术室二胎产后返岗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工作投入量表和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工作投入得分3.29±0.51,护士工作压力源得分2.92±0.43;两者呈负相关(P0.01)。结论手术室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有较高的工作压力,工作投入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工作压力负性影响工作投入。护理管理者应予以针对性干预,使之减轻压力感、提升工作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信息技术在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开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医院现有的信息资源对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开发和设计,严格规定首台手术术前准备时间、入手术间时间、麻醉完成时间、手术开始时间并进行过程监测和干预。比较管理前后首台手术准点执行情况及当日手术准点完成情况。结果实施后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开台率及当日各时间点手术完成情况较实施前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信息技术应用于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开始管理可起到较好的过程监测管理作用,提高首台手术准点开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