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常无任何临床症状,至症状明显已到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介入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已成为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方法,得到广泛的开展和应用^[1]。院自2000年1月-2006年8月对25例晚期已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患者,采用经皮Seldinger股动脉穿刺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智能化战创伤模拟人在直升机搜救人员现场急救培训中的效果,为建立规范化模拟训练流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参加培训的直升机空运后送卫生人员28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基层男医师7名,基层男护士5名,基层女护士2名,分别使用创伤模拟人和常规急救训练的方法进行培训,最后通过综合考核评估训练效果.结果 试验组平均单人成绩601.14分,高于对照组528.57分,2组在团队协作、检伤技术、止血技术、通气技术、包扎技术评估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搬运技术、固定技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止血技术差异最大(P<0.01).结论 智能化创伤模拟人在直升机搜救卫生人员培训中效果显著,特别是训练系统中能够切实提高代表直升机搜救人员应具备的团队协作意识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江鹰  罗二平  申广浩  谢康宁  吴小明 《医学争鸣》2007,28(12):1142-1143
目的:分析难治性癫痫患者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视频脑电图(VEEG),颅内脑电图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探讨仪器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难治性癫痫患者75(男52,女23)例,年龄(30.6±18.3)岁,均行VEEG,发作间期PET及MRI检查,51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14例行颅内电极埋藏术,根据Engel疗效分级评估手术疗效,比较PET,MRI和VEEG在对致痫灶的术前定位准确性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癫痫患者70例在发作间期脑PET异常表现,5例脑组织代谢未见明显异常.PET病变定侧率高于VEEG,FDG PET低代谢灶检出率高于MRI.结论:发作间期PET对癫痫灶定位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优于MRI和头皮EEG,头皮EEG,MRI及PET相结合可确定病灶部位、选择手术适应证和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4.
盆腔炎性疾病18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我院181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由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不育症越来越受到临床的普遍重视,为了探讨支原体特别是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与不孕育的关系,了解其耐药性,本文采用Mycoplasma IST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733例不育症患者与179例正常人进行支原体检测和比较.并对解脲脲原体阳性的461例做了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腰源性腹痛2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雄  李文静  江鹰  王浩 《吉林医学》2010,31(9):1247-1247
<正>腰源性腹痛是由腰部外伤或劳损性病变而引起的深部肌组织或韧带损伤,以腹痛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1],临床并非少见,并时有文献报道[2]。由于患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所以在临床上很容易误诊,也容易被普外医生所忽视。本文就2003年11月~2009年11月我科接诊的共26例腰源性腹痛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导致十二指肠穿孔是其严重的并发症.若在术中发生穿孔,可用止血夹迅速闭合穿孔.但ERCP术中发现穿孔毕竟少见,术后发现穿孔若采用早期手术探查往往也难以发现穿孔所在部位,只能在切开处做估计性的缝合,常规在后腹膜的肾前间隙放置多根引流管作引流.显然,此种手术创伤大,后腹膜腔间隙多而复杂引流难以充分,日后由于仍有感染不能控制,需经历多次手术[1].2008年2月~2011年10月对我科15例ERCP术并发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采取保守治疗与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性ERCP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的早期发现、积极内镜下治疗与娴熟的内镜下护理配合,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的止血成功率。方法 2013年2月-2014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行治疗性ERCP患者2 400例,对出现迟发性出血18例患者,在并发症护理中能早期发现与处理,并积极采取内镜下有效治疗措施。结果 18例迟发性出血患者中,7例采用局部注射止血,4例采用内镜氩离子凝固术,5例采用金属止血夹钳夹止血,2例采用金属止血夹结合注射止血,18例患者均一次止血成功。结论严密的术后病情观察和并发症护理、采用正确的止血方法、娴熟的内镜下护理配合,提高了ERCP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的止血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B超引导下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3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3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将3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列表法分为B超引导下PTCD组(n=19)和盲穿法PTCD组(n=18)。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超引导下PTCD组与盲穿法PTCD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均有降低,且B超引导下PTCD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降低更为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超引导下PTCD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盲穿法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治疗方式相比,B超引导下PTCD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