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改良深部吸痰法在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3年6-10月解放军第309医院神经外科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早期非机械通气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研究组采取改良深部吸痰法,即在吸痰管尖端超过套管末端0.5cm时减慢插入速度,直至患者出现呛咳反射或感觉到气管隆凸阻力时吸痰。观察两组患者气道黏膜损伤情况、吸痰时患者屏气时间、人工气道通畅程度及临床肺部感染积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结果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后3、7d时的CPIS均高于气管切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个时间点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吸痰时患者屏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人工气道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深部吸痰法可以降低传统气管切开吸痰造成气管黏膜损伤的发生率,缩短吸痰时屏气时间,能够达到预防和减少肺内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了解高压注射器增温装置的加热时间与造影剂温度的关系,选择CT增强注射造影剂最佳时间,减少副反应与不适感的发生.方法2台不同型号(Ⅰ、Ⅱ型)高压注射器抽取温度分别为20、22、24℃造影剂100ml,放置增温装置后计时,分别在2、5、10、20、30、40、50、60、80、100、120min后测量造影剂温度并记录.结果同等条件下,Ⅰ型高压注射器内造影剂经增温装置加热后温度高于Ⅱ型;Ⅱ型高压注射器至少需要加热60 min造影剂温度方可达到32.5℃;温度在20、22、24℃的造影剂应用Ⅰ型高压注射器增温装置加热至36℃所需时间分别为100、80、60min.结论Ⅱ型高压注射器内造影剂经增温装置加热后2 h内达不到等同或接近人体温度;应用高压注射器增温装置,造影剂在短时间内达不到最佳注射温度;应用Ⅰ型高压注射器增温装置,温度在20~24℃造影剂加热至等同或接近人体温度所需时间至少为60~80 min.  相似文献   
4.
再次心脏瓣膜替换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毕娜  孙久华 《护理学报》2001,8(5):21-23
总结17例再次换瓣手术患护理体会。认为再次换瓣病人病情重,心静功能差,术前、术后护理有别于首次换瓣病人。术前严密监测心功能变化,防止一切造成心功能恶化的因素,要求病人严格卧床休息,注意药物应用的护理,严格记录出入量;加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做好抗凝治疗的护理,术前3天停服抗凝剂。病情恶化快需急诊手术,术前静脉注射VitK1 20mg;术后低心排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尿量、心率;观察恶性心律失常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监护;呼吸机使用时间相对延长,加强呼吸功能监测及肾脏保护。  相似文献   
5.
应用经验学习法培养护生临床高层次认知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验学习法在培养护生临床高层次认知能力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护理实习生60名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带教组30名,采取临床带教制,经验学习组30名,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采取反思小组讨论会、临床护理个案研究等形式开展经验学习法.采取理论考试、模拟考核、床边考核形式评价护生解决问题、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结果 两组学生在理论考试、模拟考核、床边考核成绩比较,经验学习组学生成绩优于常规带教组.结论 经验学习法可以提高学生预见护理问题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决策能力,同时可以提高教学双方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6.
在病人复苏和有创性抢救时允许家人陪护是一个新理念。多数病人的亲属在这时愿意选择和病人在一起,但医务工作人员通常拒绝亲属接近病人,他们担心陪护过程会给陪护者留下创伤性记忆,但目前并没有陪护者在事后证实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建立和应用输液相关性静脉炎护理程序,提高静脉炎护理质量。方法 应用输液相关性静脉炎预防护理程序,通过对穿刺局部皮肤状况、静脉状况、护士操作技术、穿刺侧肢体状况、输入药物理化性质、室内环境、穿刺针和连接管、输液疗程和药物种类、患者一般状况的护理评估,合理选择血管、输液工具,改进操作技巧,给予适当的给药浓度、速度和输液顺序、严格护理留置导管、合理管理营养,每班对患者静脉情况进行评价。如出现静脉炎的早期表现,立即进入静脉炎治疗护理程序。根据护理评估静脉炎的严重程度,给予体位、理疗、药物治疗等措施,并及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2005年5月8日-6月30日(254例)与2006年同期(275例)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输液相关性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8%(2005年组)和11%(2006年组),P〈0.05。2组患者输液相关性静脉炎发生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2005年4月30日(26例)和2006年同期(22例)科室注册护士对输液相关性静脉炎的态度比较,χ^2=14.11,P〈0.01。结论 对于输液相关性静脉炎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通过建立和应用输液相关性静脉炎护理程序,可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提高护理评估准确性的对策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阶段 ,是制订护理计划的依据 ,其准确性直接影响整体护理的工作质量。笔者在 2 0 0 1年 1 0月至 1 1月对 2 0所驻军以上医院的 2 79份护理评估单进行调查分析 ,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于 2 0 0 1年 1 1月至 2 0 0 2年 1 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施行质量改进对策。1 主要问题2 79份护理评估单中 ,评估错误发生较多的项目依次为学习经历 92 .5 % ,既往病史 87.6 % ,过敏史 5 6 .0 % ,呼吸音5 4 .3% ,心律 5 0 .7% ,皮肤 31 .5 % ,情绪 30 .9%。另外 ,在“阳性资料描述”、“专科体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是 :未能使用医学术…  相似文献   
9.
护理入院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 2 0所医院 2 79份护理病历的入院护理评估单进行调查 ,发现在入院评估完成时间、入院评估资料完整性、阳性资料准确性、评估方法规范性和质量控制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认为通过护士继续教育、规范护理体检程序、加强环节质量监控和适当改进质量评价方法可以提高护理入院评估质量 ,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脑干出血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脑干出血临床护理路径 (clinicalnursingpathuays,CPs)的建立及应用 ,探讨其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方法 按照时间顺序将脑干出血患者分为 2组。临床路径组 (CPs组 ) :接受脑干出血CPs护理 ;对照组 :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较 ,死亡率、护理并发症发生率、FMA、Barthel指数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干出血临床护理路径 (CPs)的建立和应用 ,可以显著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促进专科护理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 ,完善护士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