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吸痰的时机。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便利抽样选择3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ICU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首次接受气管切开术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在术后第1天8:00开始进入实验研究,至第7天结束,观察并分析患者痰液黏稠度、痰液量、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听诊痰鸣音、吸痰间隔时间、呼吸道湿化液量、咳嗽反射的变化情况,以及肺部影像学、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结果 36例患者130例次气管切开吸痰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痰液量为因变量,自变量中是否出现自主咳嗽、氧饱和度变化值、呼吸道湿化液量、呼吸频率变化率、与肺部理疗间隔时间、听诊痰鸣音性质的偏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指征推荐标准为:患者出现自主咳嗽;肺部听诊痰鸣音;肺部物理治疗后5.5 min之内;呼吸道湿化液量累计11.0 ml;脉搏氧饱和度值下降2.5%;呼吸频率增加17.65%;心率变化率达到患者基础心率的7.75%。  相似文献   

2.
毕娜  王建荣 《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0):685-687
目的构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按需吸痰指征指标体系,为按需吸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个省市11所医院的40名医疗护理专家为咨询专家,对经文献检索初步筛选的3类25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按需吸痰指征进行3轮函询。结果专家权威系数为0.90,3轮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5.00%、91.18%、100.00%。第3轮咨询结束后,听诊有痰鸣音、脉搏氧饱和度下降、自主咳嗽、呼吸频率变化率、上一次吸痰时痰液黏稠度、气道湿化液量、吸痰与肺部物理治疗间隔时间、与上次吸痰间隔时间、心率变化率这9个指征的重要性4,变异系数0.06~0.18。结论专家推荐听诊有痰鸣音、脉搏氧饱和度下降、自主咳嗽、呼吸频率变化率、上一次吸痰时痰液黏稠度、气道湿化液量、吸痰与肺部物理治疗间隔时间、与上次吸痰间隔时间、心率变化率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需吸痰指征指标,此指标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治疗按需吸痰的改良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设分为对照组,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护理,观察组依据按需吸痰指征行改良吸痰护理,干预1周后,比较2组患者血气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动脉氧分压(PaO 2)和氧合指数(OI)]及气管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2组护理后血气指标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PaCO 2低于对照组,PaO 2、OI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气管黏膜损伤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治疗按需吸痰的改良效果良好,可更好地维持呼吸功能,减少气道黏膜损伤,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改良吸痰法在ICU气管切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验改良吸痰法在降低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55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观察组采用传统的吸痰法,试验组采用改良吸痰法,分别于气管切开后7天、14天留取痰标本培养。结果观察组和试验组相比,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吸痰法对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5.
许金娇  何友云 《全科护理》2012,10(8):698-699
[目的]探讨脑外科气管切开病人的吸痰时机。[方法]选取9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采取按需吸痰法,对照组采取按医嘱按时吸痰法。[结果]实验组气道黏膜受损出血及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按需吸痰可减少吸痰次数,降低吸痰管对气道黏膜的机械性刺激,减少气道黏液的分泌,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进的吸痰方法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吸痰方法,即吸痰向气道内插吸痰管时关闭吸力,达到所需深度后打开吸力开始吸痰.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即吸痰时吸痰管带吸力进入气道,边转动吸痰管边吸引,达到所需深度后,再次边向外退边转动吸痰管吸引.结果 实验组在气管出血、肺部感染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进后的吸痰方法吸痰能减轻对气道的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支镜下灌洗吸痰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早期吸痰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常规组(n=45)于气管切开术早期(7d内)分别应用纤支镜下灌洗吸痰护理和常规吸痰护理,比较两组吸痰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SpO2平均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吸痰过程中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21.3%(10/47)、气管切开7d内肺部感染发生率25.5%(12/47)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55.6%(25/45)和62.2%(28/45)(P均〈0.05)。结论:纤支镜下灌洗吸痰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较常规吸痰的效果好,可减少气管黏膜出血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伤救治的重点和难点,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的低血压和缺氧会明显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而气管切开可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改善脑灌注,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作者2004年~2008年收住早期行气管切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3例,发现早期气管切开可以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赢得进一步治疗的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伤救治的重点和难点,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的低血压和缺氧会明显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而气管切开可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改善脑灌注,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作者2004年~2008年收住早期行气管切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3例,发现早期气管切开可以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赢得进一步治疗的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气道管理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过程中 ,常出现频繁呃逆 ,持续昏迷及呼吸功能衰竭等情况。呃逆导致误吸 ,持续昏迷因排痰不畅易致坠积性肺炎 ,呼吸功能不全需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所以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完善气道管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脑外伤患者残障接受度现状及其照顾者的反应,并探讨照顾者反应对患者残障接受度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就诊的221例脑外伤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调查患者的残障接受度及照顾者反应,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法探讨照顾者反应对脑外伤患者残障接受度的影响。结果 (1)脑外伤患者残障接受度总分为(159.48±34.71)分,其中低接受度占28.51%、中接受度占54.75%、高接受度占16.74%。(2)不同残障接受度患者的健康问题、时间安排受打扰、经济问题、家庭支持缺乏和自尊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残障接受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照顾者反应中的健康问题、时间安排受打扰、经济问题、家庭支持缺乏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残障接受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照顾者反应中的自尊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反应中的家庭支持缺乏、经济问题、自尊和时间安排受打扰是脑外伤患者残障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所调查的脑外伤患者残障接受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照顾者反应是影响患者残障接受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预防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brain injury,SBI)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e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解放军第102医院收治的155例SB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叩背排痰法,研究组采用振动排痰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研究,随访的起点事件是应用呼吸机,终点事件为出现VAP,截止时间是拔管后48h或死亡。无VAP生存率估算应用Kaplan-Meier法,组间生存曲线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研究组有12例患者发生VAP,发生中位时间为9.25(4.5~16)d;对照组有21例患者发生VAP,发生中位时间为7.5(2~13)d。两组之间无VAP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2,P=0.030)。结论振动排痰能够预防SBI患者发生VAP,有助于改善SBI患者的预后,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Hct 值对短期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 性分析在我院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5 例,记录其年龄、性别及手术前后的检验结果 等信息;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术后Hct 值等因素对患者术后1 月内的短期生存的影响;用多 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术后Hct 值的影响因素;描述术后Hct 值与患者短期预后的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 线。结果: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率约为29.03%(45/155);在多因素Logistic 回 归分析中,年龄(OR=1.043)、入院GCS评分(OR=0.716)、ISS 评分(OR=1.126)及术后Hct 值(OR=0.925)是 影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短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术后Hct 值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 入院GCS评分(β=0.299)、术前Hct 值(β=0.480)和术中胶体输入量(β=-0.004)是影响术后Hct 值的独立危 险因素;在ROC曲线可算得术后Hct 值对患者短期生存影响的最佳临界值约为25%(YI=0.225),诊断灵敏 度为73.6%,特异度为48.9%;大于此值的短期生存率为79.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后Hct 值是影响重型颅 脑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术后Hct 值不小于25%的患者短期生存率更高;入院的GCS评分、术前 Hct较高或术中输注胶体液较少的患者,会使术后Hct值降低得更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最佳的吸痰体位,以提高患者的吸痰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2019年2月1日接受治疗的198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三组,A组67例(采用仰卧位)、B组65例(采用半侧卧位)、C组66例(采用侧卧位),比较三组吸痰后的生理指标、吸痰耐受性、吸痰评分、24 h吸痰次数及痰液阳性率。结果:三组患者在气管切开术后第5、7天吸痰耐受性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气管切开术后第1、5、7天吸痰评分和24 h吸痰次数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第5、7天痰液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头抬高15°~30°同时采用半侧卧位的吸痰体位可以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稳定血压、心率,提高患者的吸痰耐受性与吸痰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el,TCM)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在宿州市立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后转入神经外科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93例作为对照组;同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9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过渡期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实施TCM。护理干预1周,比较两组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ICU率及焦虑、抑郁情况;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患者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重返ICU、焦虑与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23.43±1.00)d,短于对照组的(30.20±0.9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P0.05)。结论实施TCM,有利于重症监护过渡期患者的救治,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在重型颅脑损伤失语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语言组(n=20)和语言认知组(n=20)。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语言治疗,语言认知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康复。每次治疗30 min,每天1次,共1个月。语言功能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进行评定,认知功能采用中文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量表(LOTCA)电脑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CRRCAE中的各项指标分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CRRCAE中除听写(P>0.05)外,语言认知组治疗后其他指标分值均高于单纯语言组(P<0.05)。失语症患者CRRCAE及LOTCA中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听理解与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及思维运作均存在相关性。结论认知康复可改善颅脑损伤后失语症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和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 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硫酸镁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硫酸镁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7天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7天血浆内皮素和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等情况.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2组患者血浆内皮素和S100B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硫酸镁组患者治疗后第3、7天血浆内皮素和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天GCS评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硫酸镁组患者治疗后第3、7天GCS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硫酸镁可以显著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GCS,降低其血浆S100B蛋白及内皮素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重度脑外伤患者1年随访结局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重度脑外伤患者135例,住院期间记录性别、发病年龄、教育年限、损伤部位、病变侧,并采用残疾等级量表(DR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运动和平衡部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出院后随访1年,再次评定DRS。 结果 发病年龄(r = 0.188)、初次DRS评分(r = 0.530)、MMSE评分(r = -0.376)、FMA运动部分评分(r = -0.284)、FMA平衡部分评分(r = -0.425)、MBI评分(r = -0.480)、脑干受损(r = 0.194)、弥漫性脑损伤(r = 0.202)与随访时DRS评分相关(P < 0.05);性别( r = -0.175)、初次DRS评分(r = 0.586)、MMSE评分(r = -0.242)、FMA运动部分评分(r = -0.301)、FMA平衡部分评分(r = -0.228)、MBI评分(r = -0.367)、枕叶受损(r = 0.209)与DRS差值相关(P < 0.05)。 结论 重度脑外伤患者的受伤年龄、早期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影响患者长期结局,仍需进一步研究损伤部位对长期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尚翠侠  刘珊珊  金亚莉  侯海涛  赵昭 《中国康复》2003,18(3):157-158,160
目的 :研究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6 4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措施进行治疗 ,并运用Glasgow昏迷量表 (GC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平衡功能量表、运动功能 (Fugl Meyer)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6 4例患者平均治疗 12 0d ,其认知功能、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均有明显改善。ADL的恢复主要受损伤程度和治疗时间的影响 (P <0 .0 5 ) ,认知功能的恢复与GCS和病程有关 (P <0 .0 5 )。结论 :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ADL及认知能力恢复受颅脑损伤程度影响 ,综合康复治疗可降低颅脑损伤的残疾率 ,提高AD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于预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将60例重度头颅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咳嗽症状、体温变化、痰液性状、痰液量、白细胞计数、X线检查等方面,观察2组患者肺部感染或感染加重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在肺部感染或原有感染加重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对减少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日及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