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X线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伞)选择中的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TTE常规两切面和X线对268例VSD缺损的测量,以及伞释放后腰径的测量,将TTE和X线所测缺损与选用的封堵器大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268例VSD均封堵成功,TTE五腔切面与X线测量缺损数值最为接近(P>0.05).TTE与X线测量伞腰径差异有显著性(P<0.05),X线测值较准确.通过TTE两切面及X线对缺损的测量,得出伞号与缺损之间的相关公式(P<0.05).结论 TTE和X线在VSD封堵器选择中互为补充,均发挥重要作用,以回归公式指导封堵器选择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烟雾病1例     
患者,女性,26岁.发作性右上、下肢无力、言语不清半年,加重1月余.查体:神志清楚,言语不利,左侧肢体肌力Ⅳ级,余阴性.CT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表现左额、中央经常出现3 HZ、20 μvδ波动及5~7 HZ、15 μvθ波动,示左额、中央明显异常;脑血管造影诊断为烟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胸腹联体婴儿的超声检查,探讨其在胸腹联体婴儿分离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通过常规超声对联体双胎婴儿进行检查,结合CT、MRI作出诊断,术中通过超声监测指导手术,并通过多学科协作完成手术,术后进行超声复查。结果第1例联体婴儿经超声等检查后实施分体术,其中一婴实施两次先心病手术获成功,病变与术前诊断一致,目前两婴健康存活。第2例在术前超声等影像检查及术中超声指导下分体成功,其中一婴于术后78d继发感染死亡,另一婴生存良好。结论超声在联体婴儿分离围手术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例1,男,10岁。查体发现心脏杂音,行彩超检查:于左侧胸骨上及锁骨上窝长轴和短轴观测及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动脉瘘口回声(图1),该处血流速度3 m/s,并见两个五彩血流团(较大一个约8.5 mm×8.6 mm),团状回声内搏动性血流信号呈动脉频谱。锁骨下动脉水平段外侧亦可测及向下的瘘口,瘘口处可见五彩血流束。左锁骨下静脉与血流团相连通。超声提示:左锁骨下动静脉瘘。血管造影示左锁骨下动静脉瘘(图2)。手术探查见左锁骨下与颈内静脉夹角处有团状、扩张性搏动的静脉网,数根细小交通支广泛存在于动、静脉之间,依次结扎细小瘘管,静脉团搏动消失。术后…  相似文献   
5.
6.
樊文峰  黄文杰 《广东医学》2004,25(4):472-473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是呼吸系统感染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通常指休克性肺炎或中毒性肺炎。CAP患者早期便有严重的呼吸窘迫症状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需要吸入高浓度的氧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低血容量 ,隐匿或明显的脓毒性休克 ,酸中毒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等导致的肺内分流和气体交换的恶化[1] 。美国胸科协会 (ATS) 1993年提出CAP的诊断标准 :①呼吸频率 >30次 /min。②PaO2 <6 0mmHg ,PaO2 /FiO2 <30 0 ,需行机械通气。③血压 <90 /6 0mmHg。④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 4 8h病变扩大≥ 5 0 %。⑤尿量 <2 0ml/…  相似文献   
7.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是急诊科常见病 ,而其引起的并发症多种多样 ,其中呼吸肌麻痹 (RMP)这一综合征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其发病率、病死率均高 ,故抢救是否及时得当尤为关键 ,否则患者很快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现将我院近 2年来合并呼吸肌麻痹的1 0例患者临床资料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0例患者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10例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性别年龄 (岁 )农药服用量 (mL) 出现呼吸肌麻痹时间 (h) 上机时间 (d)阿托品总量 (mg)复能剂总量 (g)解磷啶氯磷啶碘磷啶住院时间(d)结果1女 35…  相似文献   
8.
联体双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其患病率约为1/50000,大多数于胚胎时或出生后即死亡,约20万次以上分娩有1例出生后仍存活[1], 自1902年Radica-Doadica联体姐妹手术分离成功后[1],联体婴儿的病例报告逐渐增多,但大多是零星个案报告.笔者接诊2例,报道如下,重点探讨其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超声检查在胆系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 ,在我院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 92例胆系疾病患者的全部资料。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胆系病变 92例 ,男 2 7例 ,女 6 5例 ,年龄 2 0~ 80岁 ,平均 5 3.9岁。1.2 方法 使用SonolineAdara ,AlokaSSD 6 30超声仪及SonolineOmnia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探头频率 2 .6~ 5 .0MHz。常规上午空腹检查 ,采取仰卧位、左侧卧位或坐位等体位 ,肋下、肋间等不同切面扫查 ,观察胆囊长轴、短轴及肝内外胆管 ;常规测量胆囊大小、囊壁厚度、肝外胆管…  相似文献   
10.
樊文峰  樊艳华  骆彬  郭炜 《临床荟萃》2006,21(6):430-430
心室的肥大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病等,心室肥大已作为一种严重的独立的心血管事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早期的诊断及治疗可逆转肥大的心肌细胞,提高心脏功能,减少心脏突发事件的发生。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在诊断心室肥大方面具有方便、直观、准确的优点。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上述两项检查在诊断左心室(左室)肥大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