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4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5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1年 11月 7日 ,广西那坡县百都乡政府接到群众来信 ,报告该乡百都村发生不明原因死牛死马 ,并出现发热、头痛及皮肤破溃结黑痂等症状的病人。接到报告后 ,区、地、县有关部门专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立即奔赴现场进行处理。1.畜间疫情 :据调查 ,第一头死牛发生在 8月 2 0日 ,最后一头为 10月 2 6日 ,均发生在规腰屯 ,畜间发病高峰在 9月。从 8月 2 0日至 10月 2 6日期间共病死牛 7头 ,马 4匹 ,犬 2只 ,其中那全屯牛 2头 ,那德屯牛 2头、马 1匹 ,者赖屯牛 1头、马 1匹 ,规腰屯牛 2头、马 2匹、犬 2只。发生病死畜的 4个屯相距不远 ,放牧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龙滩水电站广西库区沿岸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和跳蚤的种类构成,调查该地区鼠疫疫源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鼠疫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在库区8个乡镇的16个村屯展开调查,采用布笼法调查鼠密度,布粘蚤纸法调查蚤指数。同时,采集啮齿动物、指示动物和媒介蚤标本,分离鼠疫杆菌和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库区鼠类密度为3.68%,啮齿动物有2目3科7种,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鼠体蚤指数为1.45,室内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33,蚤类有6种,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所有标本鼠疫F1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龙滩水电站广西库区沿岸具备形成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条件,开展鼠疫监测和灭鼠灭蚤是预防和控制鼠疫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鼠疫指示动物犬类在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2006年作者在广西隆林、西林县鼠疫监测点收集犬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其在鼠疫监测中的重要性与可靠性,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鼠疫指示动物犬类在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2006年作者在广西隆林、西林县鼠疫监测点收集犬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其在鼠疫监测中的重要性与可靠性,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西合浦县蚤类的种群分布特征,为制定鼠疫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87—2005年广西合浦县鼠疫监测及专题调查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捕获蚤12010匹,隶属3科6属7种,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鼠体平均染蚤率为28.5230%,平均蚤指数为0.8093,印鼠客蚤指数为0.5808,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536。结论印鼠客蚤、伍氏病蚤和人蚤是广西合浦县鼠疫控制中的主要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广西合浦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黄胸鼠及其寄生蚤的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制定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合浦县1987,2005年的鼠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合浦县黄胸鼠体共有6种寄生蚤,年平均鼠密度为4.09%,平均染蚤率为43.13%,黄胸鼠体印鼠客蚤指数为1.0982。结论摸清了合浦县黄胸鼠厦其寄生蚤的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表明合浦县鼠疫仍处于静息期。  相似文献   
7.
广西鼠疫疫区指示动物血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疫是国家法定甲类烈性传染病.它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从2000年首发至今,广西鼠疫共波及2个县,4个乡(镇),共发现34个疫点,其中有19个疫点波及人间,共发生病人56例.为了进一步确定疫区的范围,探讨指示动物在鼠疫监测中的意义,我们于2002年底至2003年初对广西鼠疫疫区指示动物进行系统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鼠疫PCR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体外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技术。借助PCR,可在几个小时内,将DNA序列扩增2×105~2×106倍[1]。需要扩增的DNA样品可以是纯净的,也可以是多种生物物质的异常复杂的混合物的一小部分,这种DNA可以...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应用IHA、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的一致性,评价方法的优劣,以便更好地制订鼠疫监测的方法及防治策略.方法 对广西鼠疫监测点隆林、西林县的犬血清使用IHA及ELISA两种试验方法,并进行一致性研究,评价IHA与ELISA方法的可靠性.结果 IHA检测鼠疫F1抗体阳性率为0,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的总阳性率为4.4%(12/273);IHA与ELISA之间的一致性为95.6%,其Kappa值等于0,呈轻度一致.结论 间接血凝试验方法特异、操作简便是传统的鼠疫监测手段之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且与间接血凝试验有轻度一致性,适宜在鼠疫监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一起因抽羊血引起的布鲁氏菌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桂林市发生一起因抽羊血引起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现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41岁,某医院检验技师,2007年7月初和8月22日到桂林某屠宰场抽羊血,2007年8月25日发病,当天体温37.3℃,开始自觉乏力,偶有盗汗,左膝关节轻微疼痛,以后体温持续升高,第4天午后达39.3℃,血常规:白细胞4.6×109/L;淋巴细胞46%,按病毒引起的上感发热治疗治疗1周,体温仍未下降(39.3℃),8月31日~9月1日分别抽血做培养,9月6日,血培养阳性,经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杆菌,9月10日入院治疗,入院当天体温高达40.1℃,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为375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