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2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应用噬菌体报告系统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诊断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是防治耐药结核病的关键和基础。1993年起噬菌体报告系统(LRPs)陆续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及耐药检测,噬笛体生物扩增法(PhaB)也在国内被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我们利用新的重组噬菌体phAE142建立LRPs检测方法,检测了106株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评价LRPs在结核病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难治、复治性结核有所增加。在难治、复治性结核病人中,有部分是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常常被人们疏忽。我们对我院1986—1996年的86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均  相似文献   
3.
快速诊断并阻断耐多药结核茵的传播对控制耐多药结核病疫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传统的基于固体培养的药物敏感试验非常耗时,新的基于耐药突变的分子诊断方法将是快速诊断的发展趋势.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与基因组上特定基因的点突变有关.目前WHO审核通过了2个基于检测突变的快速诊断产品,但由于不同地区耐药突变特点不同,其在不同地区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很大差异.我们观察了上海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特点,筛选出一套高敏感耐药突变位点用于耐药结核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4.
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的特性一直以来限制了临床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为了快速准确的鉴定结核分枝杆菌,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诊断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日常的检测工作中,核酸扩增试验(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s,NAAT)自应用到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以来,就显示出其强大的优越性.它比培养的速度快,特异性高,可以在3~6 h得到结果[1].商业化的检测试剂盒更是让早期快速诊断结核病成为可能[2-3].高通量的自动检测装置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高昂的价格和实验室配套设备的要求限制了方法的使用范围.为更好的控制结核病的蔓延,临床迫切需求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结核病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痰液离心沉淀法接种于酸罗氏培养基培养分支杆菌的阳性率与其他5种方法的对比. 方法对146例结核病人的痰标本分别作涂片、Bactec 法检测和 2% NaOH 碱处理后,吸取标本管内上清液体、中部液体、自沉淀液体和离心沉淀法后的标本接种于酸罗氏培养基.结果离心沉淀法阳性率最高为39.7%,Bactec 法阳性率为35.6%,中部液体阳性率为30.8%,自沉淀液体和涂片阳性率为30.1%,上清液体阳性率为28.8%.结论离心沉淀法接种于酸罗氏培养基阳性率优于其他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医院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方法 采用涂片染色法(抗酸染色、荧光染色)、分离培养法(L-J培养法、BACTEC TB460快速培养法)、菌种鉴定等。结果 从感染患者脓性分泌物中培养鉴定出非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脓肿亚肿,并从药敏结果中说明结核分枝杆菌对一般抗结核药物多数是耐药的。结论 要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重视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结核病定点医院结核病房空气中的分枝杆菌污染情况及潜在传染性。 方法 采用液体撞击式微生物气溶胶采样器(FA-1型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集该医院22间结核病房中空气样本134份,均在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患者床边采集。每间病房均有4张床位,每间病房的空间布局相同,但患者组成情况不完全相同。经氢氧化钠-N-乙酰-L-半胱氨酸(NALC-NaOH)前处理,分别采用罗氏培养、BacT/ALERT 3D全自动快速培养进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并对培养阳性样本采用DNA序列分析的方法进行菌型鉴定。两种分离培养方法对医院空气样本中分枝杆菌分离率的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34份结核病房涂阳患者床边采集到的空气样本中有3份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阳性,经DNA序列分析证实分别为结核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和戈登分枝杆菌。BacT/ALERT 3D培养阳性3份,经DNA序列分析证实分别为结核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和戈登分枝杆菌,污染2份,阳性检出率为2.3%(3/132)。罗氏培养阳性2份,经DNA序列分析证实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和戈登分枝杆菌,污染1份,阳性检出率为1.5%(2/133)。经配对卡方检验,两种分离培养方法对医院空气样本中分枝杆菌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 结论 该医院结核病房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患者床边所采集的空气样本中可分离到分枝杆菌,虽然目前尚无法判断这些菌株是否由于就诊患者传播所致,但是定期监测医院内空气质量是预防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完善上海市结核病耐药监测网络,获得国际可比性的结核病耐药率资料,评价现行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效果。方法按照WHO/IUATLD的标准,采用100%诊断中心抽样方法,全市各区县结核病定点医院2004年2月—2005年1月诊治的所有新发及复治培阳肺结核病例同时纳入,并对所有分离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及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及乙胺丁醇(EMB)敏感性测试。结果共入选1076例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最后获得1015例(94.3%)患者的菌型鉴定及药敏结果,其中结核分枝杆菌964例,占95.0%;非结核分枝杆菌51例,占5.0%。肺结核患者初始耐药率为15.4%(118/764),初始耐多药率为3.9%(30/764);获得性耐药率为27.5%(55/200),耐多药率为12.5%(25/200)。结论上海市结核病耐药率仍然处于国际上相对较高的水平,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耐药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流动人口的结核病耐药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市流动人口的结核病耐药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流动人口的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上海市各区县结核病定点医院2004年2月至2005年1月诊治的流动人口中所有新发及复治的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分离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及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及乙胺丁醇敏感性测试,分析流动人口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共入选493例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最后获得431例(占87.4%)患者的菌型鉴定及药敏结果,其中结核分枝杆菌427例(占99.1%),非结核分枝杆菌4例(占0.9%)。肺结核患者的总耐药率为18.3%(78/427),耐多药率为5.9%(25/427);新发患者的耐药率为16.0%(62/387),耐多药率为4.1%(16/387);复治患者的耐药率为40.0%(16/40),耐多药率为22.5%(9/40)。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45—60岁年龄组及复治病例是耐药及耐多药结核病的相关因素。结论上海市流动人口的结核病耐药率较高,今后要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加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用耐多药结核病快速诊断(GenoType MTBDRplus)试剂盒检测耐利福平、异炳肼MTB的效果.方法 选取75株MTB临床分离株,采用耐多药结核病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其中的耐药MTB,评价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可重复性,并与常规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相比较.结果 耐多药结核病快速诊断试剂盒对上海地区的MTB临床分离株中耐利福平和耐异烟肼菌株的敏感度分别为98.0%和86.5%,对敏感菌株的特异度为100%.而在重复性试验中,耐多药结核病快速诊断试剂盒多次结果完全一致,重复性达到100%.结论 耐多药结核病快速诊断作为快速检测耐药MTB的试剂盒,对耐利福平和耐异烟肼菌株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上海地区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