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林若阳  陈坛辀  黄智铭 《浙江医学》2014,(14):1260-1262
淋巴管瘤为起源于淋巴管道系统的少见的良性肿瘤,于1939年由Goldberg首次报道.90%的淋巴管瘤发生于2岁以下的儿童,主要位于头部与颈部,发生于成人的肠系膜淋巴管瘤极为少见.我院1994-05-2014-05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成人肠系膜淋巴管瘤4例,现对其诊治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维持胃黏膜的正常结构依赖于胃黏膜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的动态平衡,这一平衡的失调被认为是胃癌发生及发展的重要机制.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ecretory leukocyte peptidabe inhibitor,SLPI)属于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具有调控细胞分化增殖的能力[1].本研究拟通过对胃癌患者组织标本中SLPI表达水平的研究,评价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MAL基因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37例人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5 cm组织中MAL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并分别将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7例胃癌组织中MAL基因甲基化率为78.4%.对应37例癌旁组织中MAL基因甲基化率为5.4%.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MAL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胃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与对应癌旁组织中MAL基因mRNA定量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AL基因mRNA定量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胃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神经束浸润及肿瘤TNM分期无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AL基因表达缺失或低下,并且存在高甲基化率,MAL基因发生甲基化可能与胃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姜黄素不同时期给药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I/R模型组、姜黄素预处理组、姜黄素组,每组6只.肠系膜上动脉夹闭1h,放开再灌注2h造模.姜黄素预处理组:100 mg·kg-1姜黄素小肠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姜黄素组:100 mg·kg-1姜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特点,分析IC患者各生化指标、肠系膜CT血管造影(CTA)、肠系膜动脉超声造影与结肠镜下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临床诊断为IC患者,根据结肠镜下表现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生化检查、结肠镜病理结果、肠系膜CTA检查结果以及血管超声造影结果的差异。结果:结肠镜重症组血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肌酐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轻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肠系膜动脉CTA阳性率在结肠镜轻症组和重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肠系膜超声造影阳性率在结肠镜重症组与轻症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8)。所有入组患者肠系膜动脉CTA阳性率与肠系膜动脉超声造影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5)。结论:IC患者中结肠镜下表现差异与患者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肌酐、CRP有关,肠系膜动脉CTA和肠系膜动脉超声造影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多种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表达异常,其中抑癌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是其表达下降的重要原因.Fibulin-1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运动、粘附、侵袭、增殖、凋亡及信号传导等过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MAL基因是一种在T细胞分化中晚期时表达的抑癌基因,与多种肿瘤发生密切有关。目前研究显示,在食管癌、胃癌、肠癌组织中MAL基因发生表达缺失,其表达异常与多种分子机制有关,而MAL基因启动子区发生了高度甲基化是其失活的重要原因。MAL有望成为以上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指导预后的指标,但要应用于临床仍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国产聚桂醇注射液与5%鱼肝油酸钠胃镜直视下注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126例患者随机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3例,分别应用聚桂醇注射液及5%鱼肝油酸钠在胃镜直视下对食管曲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急诊止血率、再发出血率、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急诊止血率、再发出血率和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聚桂醇注射液组副作用明显低于鱼肝油酸钠组。结论聚桂醇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硬化剂,与5%鱼肝油酸钠相比,其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而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5%鱼肝油酸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