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通过调查广东省清远市某午托机构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探索暴发的可能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制定疫情防控措施。 方法 2020 年11月7日,制定病例定义并进行病例搜索,开展病例个案调查,自制问卷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肛拭子标本、环境涂抹样标本,检测诺如病毒核酸。 结果 2020年11月2—13日,该起事件报告感染性腹泻病例40 例,其中午托机构共报告36例,非午托机构病例4例(均为某校学生,午托机构病例关联病例);16份肛拭子标本检出GⅡ.2型诺如病毒;病例主要集中在午托机构的主场所,不同活动场所人员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暴露在主场所(RR=3.266,95%CI:1.126~9.475)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本次暴发疫情由GⅡ.2型诺如病毒引起,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不排除气溶胶传播。及早识别及隔离传染源,对患者排泄物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规范清理和消毒,加强通风是有效防控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传播的重要手段,建议加强对午托机构的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规范开展传染病管理。  相似文献   
2.
清远市健康人群SARS冠状病毒抗体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清远地区健康人群不同年龄、职业的SARS冠状病毒(简称SARS-CoV)抗体水平状况。通过对SARS流行后期(非疫区)健康人群血清中SARS-CoV抗体水平调查,以发现是否存在隐性感染,确定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寻找与病源有关的人群和动物。方法 2003年8月~2004年1月,采集该地区各县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健康人群血液,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SARS-CoV抗体Ig6水平。结果 共检测健康入血清4268份,SARS-CoV抗体Ig6阳性率为0.75%(32/4268),其中1~6岁年龄组的阳性率为1.54%(15/975),7~12岁年龄组的阳性率为1.23%(8/651),13~18岁年龄组的阳性率为0.33%(1/306),19岁~成年年龄组的阳性率为0.34%(8/2336)。2642份不同职业的健康人群阳性率为12.50%(3/24),其他职业健康人群的阳性率为0.23%(6/2618)。结论 该地区SARS-CoV抗体水平比较低,低龄组(1~12岁)健康人群SARS-CoV抗体IgG阳性率高于高龄组(13岁~成年)组健康人群的阳性率;从事野生动物屠宰职业的健康人群SAILS-CoV抗体IgG阳性率高于其他健康人群的阳性率。提示SARS-CoV可能存在隐性感染、隐性传播和隐生感染聚集性;也提示从事野生动物屠宰职业的人群可能是SARS-CoV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3.
清远市2004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2004年清远市钩端螺旋体病疫情、人群及宿主动物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疑似病人血、鼠类、水禽类和蛙类动物肾组织分离培养病原体,用MAT法检测健康人、疑似病人、鼠类和水禽类动物血清抗体.结果 报告发生钩体病10例,发病率0.25/10万,死亡1例,病死率10.00%.从鼠肾组织中分离鉴定了5株钩体菌,分离阳性率为5.00%,均为爪哇群.流行前、后期健康人血清和流行期疑似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27%、4.00%和15.79%,菌群以黄疸出血群和七日热群为主,其次为拜伦群和爪哇群.鼠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2.00%,黄毛鼠、板齿鼠、褐家鼠和黄胸鼠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在8.57%~50.00%之间,菌群以秋季热群为主,其次为犬热群.水禽(鸭)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00%,菌群为拜伦群和致热群.结论 我市人群钩体隐性感染水平和鼠带菌率均较高,开始出现钩体病发病年龄组后移及钩体带菌优势鼠种由野栖鼠种向家栖鼠种交叉转移的动向,从水禽类动物(鸭)血清中检测出钩体带菌抗体在我市尚属首次.继续加强监测,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钩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清远市区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为今后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市区抽取3所学校作为调查点,收集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检查肠道寄生虫虫卵。结果共收集检测了1 615份粪便标本,总感染率为0.43%(7/1615);共检出4种寄生虫,其中蛔虫感染率为0.06%,华支睾吸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率均为0.12%,各种寄生虫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P=0.93);3所学校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P=0.48);检查男生878人,阳性4人,女生737人,阳性3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88);对阳性标本进行虫卵计数,均为轻度感染。结论清远市区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低,达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该项指标标准,食源性寄生虫将是今后的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5.
清远市市区托幼机构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清远市市区托幼机构儿童的蛲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和经验。方法 按自愿受检的原则对清远市市区在册托幼机构的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查卵法进行检查。结果 2007-2009年共检24 567人次,感染1 738人次,总感染率为7.07%,2007年、2008年、2009年的感染率分别为5.63%、6.96%和9.15%;2、3、4、5、6岁5个年龄组的感染率依次为2.45%、4.28%、6.47%、8.63%和8.36%;男性感染率为7.67%,女性感染率为6.25%;大、中、小规模托幼机构儿童的蛲虫感染率分别为6.16%、6.61%和11.50%;市中心区、市郊及城中村托幼机构儿童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3.61%和12.64%。以上不同类别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清远市市区托幼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例分布不平衡,今后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蛲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清远市2000~2003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清远市2000~2003年钩端螺旋体病人群及宿主动物带菌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病人血、动物脏器分离培养病原体。用MAT法检测健康人、疑似病人和鼠血清抗体。结果:从病人血和动物脏器中分离鉴定了16株钩端螺旋体,分属4种菌群,分别为犬热群、秋季热群、赛罗群和爪哇群。健康人血清和疑似病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29.22%和3.81%,菌群均以黄疸出血群为主。鼠血清阳性率为29.71%,菌群以爪哇群为主,板齿鼠、黄毛鼠、黄胸鼠和褐家鼠的带菌率在26%~50%之间。结论:我市人群钩端螺旋体隐性感染水平和鼠带菌率均较高,从人群中分离到的赛罗群钩端螺旋体在我省尚属首次。继续加强监测,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清远市碘缺乏病防治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清远市碘缺乏病(IDD)流行状况与流行趋势,评估防治措施的效果。方法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推广应用碘制剂及食用碘盐等防治措施并进行防治效果的评价。结果 全市7个县共70个乡镇存在IDD流行。缺碘对我市病区人群健康造成严重损害。通过实施防治措施,改善了清远人群的碘营养水平,2000年经考核确认已达到消除IDD阶段目标的标准。结论 防治措施的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清远市已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清远市市区托幼机构儿童的蛲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和经验。方法 按自愿受检的原则对清远市市区在册托幼机构的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查卵法进行检查。结果 2007-2009年共检24 567人次,感染1 738人次,总感染率为7.07%,2007年、2008年、2009年的感染率分别为5.63%、6.96%和9.15%;2、3、4、5、6岁5个年龄组的感染率依次为2.45%、4.28%、6.47%、8.63%和8.36%;男性感染率为7.67%,女性感染率为6.25%;大、中、小规模托幼机构儿童的蛲虫感染率分别为6.16%、6.61%和11.50%;市中心区、市郊及城中村托幼机构儿童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3.61%和12.64%。以上不同类别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清远市市区托幼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例分布不平衡,今后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蛲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在转移性鼻咽癌维持治疗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63例转移性鼻咽癌患者在一线姑息化疗4~6个疗程获得CR、PR、SD后随机分为单药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和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年生存率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较对照组高,但患者能耐受。结论卡培他滨在转移性鼻咽癌维持治疗中疗效佳,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清远市疾控中心门诊就诊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333名就诊者进行华支睾吸虫卵检查,感染者做个案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就诊人数共333人,检出华支睾吸虫感染128人,感染率为38.44%。男性感染率为42.75%,女性感染率为24.35%(X^2=7.77,P〈0.01)。年龄组中以31-50岁感染率最高,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52,P〈0.01)。感染者中以干部职工(公务员)感染最高,占46.88%(X^2=24.32,P〈O.01)。来自清新县的就诊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高达53.73%,高于其他县区(X^2=22.46,P〈0.01)。128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匀有吃“鱼生”史;使用吡喹酮治疗125例,其中有101例1个月后复查,虫卵均为阴性。结论食“鱼生”史的高危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应对高危人群定期开展查治。加大宣教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