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2.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扩张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症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扩张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96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在内镜引导下用沙氏扩张器进行144次扩张,并结合术前、术后抗反流等治疗。结果 短期随访1个月(回访率达100%),显效88例,有效8例,无效0例;长期随访18个月(回访率达85.4%),其中4例合并全身转移死亡,4例因病灶复发出现反复吞咽困难,经放置食管架术后缓解,4例失访,余疗效稳定。1次扩张成功62例,2次扩张成功26例,3次以上8例,术中有1例出现吻合口处大出血,余无特殊并发症。结论 用沙氏扩张器作扩张治疗能有效解决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扩张前后加用抗反流及消炎治疗,增加扩张器停留时间,术中拆除残留线头,术后早进食固体食物是减少扩张次数,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绒毛膜癌首发上消化道出血误诊1例林树强林焕雄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521021主题词胃肠出血绒毛膜癌误诊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733R57321病例报告女,30岁。因解黑便3d,于1994-05-02入院。患者2年前因葡萄胎行刮宫术,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辅助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辅助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辅助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辅助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扩张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沙氏扩张器治疗242例吻合口狭窄患者。结果共行扩张治疗647例次,平均2.67次/人。有效率99.1%,痊愈率达87.6%。结论采用沙氏扩张器是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本院768例上腹部手术后28例诊治为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排空障碍均发生于上腹部手术后5—12d。28例中胃相关手术患者占85.7%(24/28),其次术前流出道梗阻占75%(21/28)。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亦较高50%(14/28)。术后肠内营养患者发生率较低3.57%(1/28)。27例非手术综合治疗于术后10~58d恢复胃动力,平均(19±1.4)d痊愈出院,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预防胃排空障碍应有意识进行早期肠内营养,采取综合非手术疗法可治愈胃排空障碍,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乌司他丁治疗94例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泵与非微泵静脉输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老.性胰腺炎疗效的差异及乌司他丁的最佳用药剂量。方法将9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6例)应用微泵静脉输注乌司他丁;对照组(48例)乌司他丁经静脉全身给药。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数据及远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①实验组腹痛、腹胀、压痛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中转急诊手术率低于对照组。②实验组患者的第3天、第7天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白细胞亦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并发症假性胰腺囊肿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是否合用生长抑素密切相关(P〈0.05)。结论微泵静脉输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好、剂量小。远期并发症的防治建议联合应用生长抑素。  相似文献   
8.
潮州地区十年间食管癌内镜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潮州市中心医院及潮州市潮州医院 10年间共行胃镜检查 19672例患者 ,检出食管癌 12 2 1例 ,全部均经病理学证实 ,检出率 6.2 % ;对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就诊时间 ,病变部位、病理分型进行综合分析 ,旨在提高食管癌的认识 ,对该地区食管癌发病率作一大概统计 ,以更好达到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毕Ⅰ式管状吻合器吻合加经鼻三腔胃肠管留置术在远侧胃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12月至2007年6月87例胃窦癌(A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行毕Ⅰ式管状吻合器吻合加三腔胃肠管留置术,术后肠外营养加早期肠内营养(实验组),45例行毕Ⅱ式术,术后单纯肠外营养(对照组),观察对比手术时间、根治性,术后并发症及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根治性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有显著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毕Ⅰ式管状吻合器吻合加三腔胃肠管在远侧胃癌手术中的应用具有吻合口质量好,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少,能显著改善胃癌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符合生理、安全、有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癌胚抗原(CEA)、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幽门螺杆菌(Hp)抗体对胃癌 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 4 月至 2021 年 3 月于潮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胃镜联合活组织病理学检测确诊胃癌的 20 例患 者为胃癌组;选取同期接受胃镜联合活组织病理学检测确诊浅表性胃炎的 20 例患者为浅表性胃炎组。以胃镜联合活组织病 理学检测为金标准,绘制血清胃蛋白酶原、CEA、Hcy、Hp 抗体以及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确定 最佳临界值。结果:胃癌组患者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指标低于浅表性胃炎组,CEA、Hcy、Hp 抗体水平高于浅 表性胃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清胃蛋白酶原、CEA、Hcy、Hp 抗体联合检测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UC)、 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CEA、Hcy 与 Hp 抗体水平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联合检 测对于胃癌早期诊断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