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3月于本院进行全麻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组)40例和B组(芬太尼组)40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时间及术前、术后1h、6h、12h、24h的MMSE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于控制性降压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血清内毒素、IL-6及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控制性降压的青年患者(30~55岁)80例,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20例,七氟醚吸入浓度分别为A组0%;B组1%;C组2%;D组3%。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前(T1)、手术结束时(T2)、手术后24 h(T3)3个时间点抽取肘正中静脉血检测血清内毒素、IL-6及IL-10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组患者血清内毒素含量:T3时间点,A组高于其它3组(P<0.05);血清IL-6含量:T3时间点,A、B组高于C、D组(P<0.05)。血清IL-10含量:T2时间点,C、D组高于A、B组(P<0.05);T3时D组高于其它3组(P<0.05)。结论: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控制性降压的青年患者,围手术期吸入3%的七氟醚能更好的减轻内毒素血症,抑制IL-6的释放,促进IL-10的合成,从而减轻因控制性降压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剖宫产产妇对产后抑郁的影响,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D组、N组两组,每组60例。术毕均采用自控镇痛泵(PCIA)镇痛,药物配方为舒芬太尼150μ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配成100 mL。D组在术毕即刻、12 h、24 h、36 h静脉推注地佐辛5 mg,N组在以上4个时间点静脉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1 mL。比较两组术后6 h、12 h、24 h、36 h、48 h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PCIA中舒芬太尼使用剂量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与抑郁量表(SSDS)评分。结果:两组产妇VAS评分、EPD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D组产妇的PCIA舒芬太尼用量、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产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术后尿潴留、呼吸抑制的发生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不能降低行剖宫产患者产后抑郁的发生;但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可以降低PCIA中舒芬太尼药物的使用量,并且降低产妇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在烧伤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3月进行烧伤手术的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对照组(21例)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结果:观察组的意识恢复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在烧伤手术中临床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内源性雌激素水平持续升高或外源性补充雌激素均使乳腺癌发生率明显增加。体外研究结果也表明雌激素促进乳腺细胞的转化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肿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本文主要阐述雌激素导致乳腺癌发生的分子机理以及目前相应的一些临床治疗对策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在全身热灌注治疗(VV-PISH)期间输注高晶胶体液(HHS)对血液动力学和血气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24例晚期中老年肿瘤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例:A组为常规输液组,B组为输HHS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放置Swan-Ganz导管行心功能监测.双侧股静脉经皮穿刺插入股静脉捅管,连接体外热疗机行热灌注至?记录A、B两组加温前、食管温度41℃、42℃、42℃1 h、42℃2 h与降温期40℃、38℃时的血液动力学、血气、电解质参数和肺部湿罗音情况.术中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和艾司洛尔,使血压下降幅度不超过基础值的30%或心率≤130次/min,并记录各时段药物使用总量.结果 随着体温的升高,两组血液动力学参数与加温前比较均发生明显变化,但与A组比较,B组同一时点的中心静脉压、平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相对平稳,均低于A组;A组pH、剩余碱和红细胞压积在高温期各时点均明显低于B组;降温期肺部湿罗音例数A组明显多于B组(4∶1);B组去甲肾上腺素和艾司洛尔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或0.01).B组钠离子浓度虽然明显高于A组,但都在临床安全范围内.结论 VV-PISH期间输注HHS可减少术中输液总量和心血管类药物用量,使患者血液动力学处于相对平稳状态,降低术中术后心衰和肺水肿发生率.VV-PISH期间输注含3.75%NaCl的HHS 8ml/kg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肺痿冲剂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肺肾两虚,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肺痿冲剂方治疗,对照组予口服金水宝胶囊,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单项症状积分、肺功能、HRCT评分、圣乔治生活质量问卷以及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在中医单项症状疗效积分(活动后气促、疲倦乏力)、肺功能中一氧化碳弥散量、蜂窝网评分及6分钟步行试验等方面,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6个月、3个月疗程比较上述趋势更明显。结论:肺痿冲剂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肺肾两虚,气虚血瘀证,在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肺弥散功能、延缓蜂窝肺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及活动耐力等方面有较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72例择期进行腹部手术全麻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分为6组,每组12例。A组:VCV(Vt 6 m L/kg)+PEEP 8 mm Hg+auto-flow模式;B组:VCV(Vt 6 m L/kg)+PEEP 8 mm Hg+const-flow模式;C组:VCV(Vt 6 m L/kg)+PEEP 12 mm Hg+auto-flow模式;D组:VCV(Vt 6 m L/kg)+PEEP 12mm Hg+const-flow模式;E组:VCV(Vt 10 m L/kg)+auto-flow模式;F组:VCV(Vt 10 m L/kg)+const-flow模式。6组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均予以VCV(Vt 6 m L/kg)+const-flow模式通气60 min,再按分组的通气模式进行通气,总通气时间大于5 h。在通气1 h及5 h两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IL-8、IL-10、MMP-9、SP-A以及SF浓度。结果大潮气量组(E、F两组)较小潮气量四组(A、B、C、D四组)通气5 h后,血与BALF中测定的IL-8、MMP-9浓度以及血中测定的SP-A、SF浓度明显升高(P0.05),血与BALF中测定的IL-10浓度以及BALF中测定的SP-A浓度明显降低(P0.05)。通气5 h后F组较E组,血及BALF中IL-8以及MMP-9、血SF、血SP-A更高(P0.05),而BALF中SP-A则更低(P0.05)。结论 (1)大潮气量机械通气较小潮气量机械通气而言,更有利于促进IL-8、MMP-9、SF的分泌,抑制IL-10的释放,BALF中SP-A下降,血中SP-A升高,进一步加剧了VILI的程度。(2)就老年(年龄65岁)腹部手术患者而言,围手术期以VCV(Vt6 m L/kg)+PEEP 12 mm Hg+auto-flow模式机械通气较其他五种通气模式,更有利于减轻肺组织急性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的激活,减轻机械通气所致生物伤,从而减轻VILI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本院2008年11月~2009年4月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4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临床效果较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