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8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以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慢性代谢应激性肝脏疾病,疾病谱主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1]。鉴于绝大多数NAFLD患者是肥胖症、2型糖尿病(T2DM)、代谢综合征累及肝脏的病理学表现,2020年国际专家小组将NAFLD更名为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亚太地区肝病协会、拉丁美洲肝病协会随后正式发布MAFLD诊疗指南,中东和北非肝病专家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全球不少专家对NAFLD的更名和新的术语及其工作定义持赞成态度[2-6]。  相似文献   
3.
正失代偿期肝硬化若发生并发症可进一步加速疾病的进展,这些并发症包括:出血、急性肾损伤(AKI)伴或不伴肝肾综合征(HRS)、肝肺综合征、门脉性肺动脉高压症、肝硬化性心肌病及细菌感染。事实上,细菌感染和肝细胞癌可发生在肝硬化的任何阶段,当然失代偿阶段更常见,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将加速疾病的进展。最近,欧洲肝病学会(EASL)肝硬化专家组在准备更新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和HRS诊疗指南时,率先  相似文献   
4.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脏脂质沉积为特点的慢性疾病,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NASH是NAFLD的严重类型,NASH相关的肝脏炎症很难自行缓解,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1])。肠道菌群与宿主的代谢状况密切相关~([2]),肠道菌群紊乱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3,4])。除了肠道菌群本身,基于肠道菌群分泌、修饰和降解的代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与代谢性疾病相关的肝脏疾病,表现为肝细胞内脂肪(主要为三酰甘油)的沉积,超过5%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则为NAFLD。NAFLD 包括一系列的肝脏疾病,包括单纯性肝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及肝硬化。NAFLD 最初主要累及西方发达国家地区,是引起肝功能异常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之一,其中 NASH已成为美国肝移植的第二大原因。NAFLD 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密切相关,现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近年我国代谢综合征、肥胖人数逐渐增多, NAFLD 发病率也明显升高。随着我国乙肝疫苗的普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逐渐得到控制,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NAFLD 可能超过乙型肝炎成为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新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肌少症性肥胖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28只雄性C57B/b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1只和模型组17只,分别给予普通饮食和高脂饮食饲养,在12周末将两组小鼠各随机处死5只以验证NASH模型。将其余模型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6只和干预组6只,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或门冬氨酸鸟氨酸溶液灌胃,共8周。在透明动物仓内插入Minispec LF50小动物MRI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小鼠全身脂肪和肌肉质量,使用BIO-GS3握力计测量小鼠前肢抓力。结果 在实验12周,成功建立NASH模型;模型组小鼠抓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第20周,模型对照组体脂质量和体脂率分别为(8±0.7)g和(21.0±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肝脂肪变、炎症和气球样变及骨骼肌病变程度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改善,体脂质量和体脂率分别为(3.7±0.3)g和(11.3±4.2)%,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瘦体质量和抓力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增加;干预组小鼠肌细胞形态饱满,肌纤维直径显著增加,肝组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性积分显著下降,所有小鼠都达到了NASH缓解标准。结论 20周的高脂饮食可以成功制备小鼠NASH合并肌少症性肥胖模型,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对肌少症性肥胖和NASH有一定程度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蕊旭  范建高 《肝脏》2023,(1):22-25
<正>在2023年春节来临之际,我们为大家盘点2022年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临床诊疗领域发生的大事件、聚焦的热点话题和重磅研究结果,以及2023年需要关注的重点。一、2022年NAFLD领域大事件全球NAFLD疾病负担日益严峻,亚洲特别是中国更加明显[1-3]。最新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表明,全球NAFLD估测的总体患病率为32.4%,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国人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西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2型糖尿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危害我国公共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且两者因有共同的危险因素通常合并存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糖尿病的发生的共同的风险因素以及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可增加非酒精性肝病患者进展期肝病(包括肝硬化、肝细胞癌和死亡)的风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代谢综合征(MetS)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上海市肺科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日立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使用美国GE公司高档Vivid7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或美国西门子公司SONOLINE G5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NAFLD。结果 在675例肺癌患者中,男性391例(57.9%),女性284例(42.1%),平均年龄(59.7±9.71)岁。其中165例(24.4%)患者合并MetS;在148例鳞癌、456例腺癌、11例小细胞肺癌、60例其他病理类型患者中,分别有33例(22.3%)、117例 (25.7%)、2例(18.2%)、13 例(21.7%)患者合并MetS,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之间MetS患病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x2=1.244,P=0.743);148例鳞癌与456例腺癌患者合并肥胖症、低HDL血症、高血糖和高血压百分比无显著性相差,仅腺癌患者合并高TG血症百分比显著高于鳞癌患者(25.4%对17.4%,P=0.046);456例腺癌与219例非腺癌患者合并MetS或NAFLD百分比均无显著性相差(P>0.05)。结论 高TG血症和NAFLD可能与肺腺癌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对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脂肪变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MCD组和茵栀黄灌胃组。给予对照组普通饮食,给予另两组动物MCD饮食,于第4周末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茵栀黄口服液灌胃,第8 w末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取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结果 对照组和MCD组大鼠体质量分别为【(487.2±6.5)g和(155.8±3.1)g,P<0.05】,肝指数分别为【(2.92±0.06)%和(5.09±0.19)%,P<0.05】;MCD组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肝脏脂肪变、小叶炎症和气球样变,同时伴有轻度纤维化,茵栀黄处理组大鼠肝指数为(4.47±0.18)%,显著低于MCD组(P<0.05);茵栀黄组和MCD组大鼠肝组织NAFLD活动度积分(NAS)分别为【(5.9±0.2)分和(7.2±0.1)分,P<0.05】,肝纤维化积分为【(0.3±0.2)分和(0.8±0.2)分,P<0.05】;茵栀黄组和MCD组大鼠血清ALT水平分别为【(68.4±6.4) U/L和(111.9±5.5) U/L,P<0.05】,AST分别为【(110.5±7.9) U/L和(170.5±10.8) U/L,P<0.05】,但是茵栀黄口服液灌胃对MCD大鼠血脂和血糖无显著影响。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可以改善MCD诱导的NASH大鼠肝脏脂肪变、肝细胞气球样变、小叶炎症和纤维化,降低NASH大鼠血清转氨酶水平,为应用茵栀黄口服液处理NAFLD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