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O跟骨板在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 评价AO跟骨板治疗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1例29足严重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Ⅲ型18足;Ⅳ型11足,采用AO跟骨板及髂骨(或人工骨)植骨进行有限坚强内固定。对年老、骨质疏松严重的Ⅲ型和Ⅳ型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不能达到解剖复位,整复跟骨外形后,AO跟骨板固定,同时一期行距下关节融合术。结果 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29足Ⅲ、Ⅳ型跟骨骨折行AO跟骨板固定总体优良率为82.8%。结论 AO跟骨板治疗Ⅲ、Ⅳ型跟骨骨折疗效肯定,术后早期功能练习.减少骨折并发症,是一种治疗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股骨头局部缺氧诱导因子-1ɑ(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ɑ,HIF-1ɑ)在正常与缺血股骨头坏死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HIF-1ɑ在股骨头坏死中的发病相关机制。方法取正常股骨头、缺血坏死性股骨头骨组织各12例,样本组织2-4g用于HIF-1ɑ基因的RT-PCR。结果 HIF-1ɑ表达量在正常股骨头骨组织中与坏死组织相较更少,正常股骨头骨组织中RT-PCR的2~(-ΔΔCt)平均值为0.46±0.22,而在坏死股骨头骨组织中为0.55±0.24,两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股骨头骨组织中的HIF-1ɑ基因与缺血坏死性股骨头骨组织具有统计学差异,故缺血缺氧导致股骨头骨组织中HIF-1ɑ基因表达量的增多可能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急诊救护中常可遇到不同病因、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休克病人多因静脉充盈较差,一般的外周静脉穿刺输液操作困难,故如何在短时间内为病人补充液体及有效药物,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是急诊救护工作的一大课题.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自2005年1月开始在抢救过程中给重症急诊病人施行了深静脉置管快速输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动态分析骨缺损修复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量与骨缺损修复时间的关系.[方法]取新西兰家兔30只,于右侧桡骨钻出直径为20 mm的骨组织,制作骨缺损模型,钻取自体髂骨骨颗粒,并移植于右侧桡骨骨缺损区域.分别于术后3 d、1周、2周、4周、6周、8周时处死动物取材,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并分析骨缺损修复过程中VEGF基因表达量.[结果]术后第3日、1周、2周、4周、6周、8周时骨缺损区域VEGF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8,1.00,0.88,3.40,1.71,1.17.[结论]VEGF基因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的表达量在术后3 d及第4周时出现高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的表达及接骨合剂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30只,制成左右桡骨为1.5 cm的骨缺损模型,左右侧桡骨骨缺损处用同种异体髂骨骨松质制成颗粒状植骨分成两组:一组用接骨合剂饲养,另一组用普通饲料饲养,于手术后1,2,4,6,8周处死动物取材,标本进行HE、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1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BMP-2表达呈弱阳性,实验组4周时表达呈强阳性,6,8周时表达呈阳性,对照组4周时表达呈阳性,2,6,8周时表达呈弱阳性。结论接骨合剂对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标本条件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标本条件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采集103例健康受试者空腹和次日进食后静脉血2ml及大于2ml,注入EDTAK2真空抗凝管中,用日本Sysmex公司SE-9000/RAM-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除进食后静脉血中高荧光比率网织红细胞明显低于空腹时(P值=0.009)外,其余全部参数均无差异。[结论]空腹与进食后静脉血及2ml与大于2ml静脉血在血细胞分析中除高荧光比率网织红细胞有差异待研究外,其余参数均无差异,为探讨影响标本质量的因素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学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细胞分类计数有着广泛的临床意义,是临床血液学检验中的常规项目。为了探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与人工显微镜检测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学差异,我们进行了仪器法与镜检法的白细胞分类结果比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骨缺损修复过程中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家兔40只,10只为供骨组,另外30只在其左右桡骨制成20 mm的骨缺损,骨缺损处用供骨家兔的骨松质进行植骨.将植骨后的家兔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活血化瘀中药饲养,对照组用普通饲料饲养,于术后1、2、4、6、8周分别处死动物取材,标本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1周时VEGF表达均呈弱阳性,4周时表达呈强阳性,2、6、8周时表达呈阳性;对照组4周时VEGF表达呈阳性,2、6、8周时表达呈弱阳性.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对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有明显的成骨和促进血管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Ⅰ期植骨治疗兔感染性桡骨骨缺损效果。方法先制作家兔感染性桡骨骨缺损模型,取缺损处脓性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清创后将敏感药物和家兔异体髂骨骨松质充分混合后置于骨缺损处,并用敏感抗生素耳缘静脉注射5d。分别于植骨后1、2、4、6、8周,处死动物前摄左侧桡骨X线片;处死动物,取左侧桡骨,行HE染色,用原位杂交检测骨形成蛋白(BMP-2)。结果 X线检查示,1~2周有少量骨痂形成;4~8周时骨缺损处模糊,骨缺损消失,并能看出骨髓腔形成。HE染色发现,1周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有少纤维组织增生:2~4周时有大量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增生并伴有软骨细胞形成;6~8周时软骨细胞转化过程几乎停止,骨小梁开始出现,有正常骨组织结构。原位杂交显示BMP-2在1周时呈弱阳性表达,4周时呈强阳性表达,其与各周呈阳性表达。结论Ⅰ期植骨治疗兔感染性桡骨骨缺损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
家兔20只,左右桡骨制成1.5 cm的骨缺损模型,于骨缺损处用同种异体髂骨骨松质制成颗粒状植骨后分成两组各10例,观察组用接骨合剂(骨碎补、续断、自然铜、土鳖虫)饲养,对照组用普通饲料饲养,于手术后1、2、4、6、8周处死动物取材骨痂行HE、TGF-β2免疫组化及cDNA探针原位杂交,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结果 病理学示观察组骨缺损愈合快于对照组;1周时骨缺损处TGF-β2染色两组均呈弱阳性,其后观察组TGF-β2表达均强于对照组;电镜观察各时点观察组软骨细胞的形成及血管的数量多于对照组。提示接骨合剂可增加TGF-β2在同种异体骨缺损修复中的表达并对骨缺损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