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血管形成的过程包括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血管发生于任何没有存在血管系统的地方,见于发育阶段,也见于病理情况下(如骨髓内皮细胞的前体),血管生成是新血管形成时的细胞组成过程,包括已存在的血管和肿瘤血管的毛细血管出芽,多见于病理情况下。在正常成体内罕见血管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流行区利什曼原虫动基体小环DNA序列差异性。方法应用来自小环DNA保守区的一对引物KP1-KP2扩增该利什曼原虫动基体小环DNA,将扩增产物克隆于pGEM—T载体,随机选取5个阳性克隆进行双向测序,对获得的小环序列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比对分析,并利用Mega5.0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应用KP1-KP2引物分别从来自我国不同流行区利什曼原虫虫株SC、KXG—Xu、KXG-65、JIASHI-1和801扩增出单一小环序列,长度分别为858bp,858bp,858bp,750bp和748bp。SC、KXG—Xu和KX(3-65间序列一致性超过99%,JIASHI-1和801虫株序列均与其它虫株显示高度异质性。进化分析显示801与一杜氏利什曼原虫聚为一类,JIASHI-1与亲内脏的利什曼原虫聚为一大类,而SC、KXpxu和KXG-65三者聚为独自一类,和亲皮肤的利什曼原虫相比,与亲内脏的利什曼原虫有更近的亲缘关系。结论我国不同流行区利什曼原虫虫株小环序列存在较大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它一种快速、简便诊断囊型棘球蚴病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方法 ,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标记抗人IsG4单克隆抗体,并将其吸附于样品垫上;将羊肝棘球蚴包囊液抗原作为包被抗原包被于硝酸纤维素膜适当位置,制成检测特异抗体的免疫层析试条.用该试条检测确诊的囊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155份,以评价其敏感性,检测健康者血清50份和其他寄生虫病患者血清50份(其中囊尾蚴病患者血清30份,血吸虫病、弓形虫病、并殖吸虫病、肝吸虫病患者血清各5份)以评价其特异性.均用单盲法检测,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平行检测.结果试条法检测155份囊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133份为阳性,灵敏度为85.8%;其他寄生虫病患者血清50份,44份为阴性;50份健康者血清全部为阴性,总特异度为94.0%.该方法 与ELISA的符合率为97.1%,二者阳性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5,P>0.05).结论 快速诊断囊型棘球蚴病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法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经连续培养传代5次后的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人工感染金黄仓鼠,观察不同数量的前鞭毛体及不同接种方法对金黄仓鼠的易感性。材料与方法一、动物:金黄仓鼠,体重5.5g/只,分6组,每组6只,♀♂各半。由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提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SD大鼠对心脉佳长期给药的毒性反应。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心脉佳高、中、低剂量组[以生药计分别为33.500 g·kg~(-1)·d~(-1)、11.167 g·kg~(-1)·d~(-1)、3.350 g·kg~(-1)·d~(-1),分别相当于成人(70 kg)临床日给药量的111.67、37.22、11.17倍]及空白对照组,给药组连续给药12 w,空白对照组给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摄食量、体重、测定给药12 w后及停药4 w后大鼠的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计算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大脑)的脏器系数,并行肉眼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正常,给药组大鼠的摄食量、体重、脏器系数,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尸检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佳毒性小,可以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6.
杨明涛 《吉林医学》2013,34(17):3424-3425
目的:探讨胫骨干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的发生机制和手术方法。方法:选取56例胫骨干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患者,根据患者不同伤情制订手术方案,观察临床疗效并对该病的发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骨性愈合,骨愈合时间为(3.2±0.6)个月;优良率为76.8%(43/56)。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胫骨干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需临床及早进行明确诊断,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和时机,并配合术后康复治疗,对于此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体系。方法 4~6周的清洁级C57小鼠的心室肌,利用胰蛋白酶及Ⅱ型胶原酶消化过滤收集的滤液进行重新悬浮种植于明胶包被的培养瓶中,通过倒置电镜观察细胞的生长形态及生长状态,得出生长曲线,并利用免疫荧光鉴定(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原vWF)培养出的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荧光鉴定证实为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的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第1、2天生长相对缓慢,而到第3、4天细胞呈对数生长,第6、7天细胞达到融合。结论采用明胶包被培养瓶,通过机械剪切、蛋白酶消化、过滤方法,并进行了相关鉴定,可获得较纯的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这为研究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血管再生等提供了实验来源。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文县流行区人群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甘肃省文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现状,评价PCR、ELISA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检测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潜能。 方法 2004年10月在甘肃文县对269例无内脏利什曼病现症及病史的人群采取随机取样法采集静脉血,分别用RV1?鄄RV2和K13A-K13B两组PCR引物检测血样中的利什曼原虫特异DNA,以利什曼原虫可溶性抗原为包被抗原的ELISA法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分别检测利什曼原虫特异性抗体,并比较几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 结果 PCR、ELISA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检测人群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0.9%(83/269)、24.2%(65/269)和0(0/269)。 结论 甘肃省文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存在大量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者,PCR是检测无症状感染较敏感、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Ki-6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石蜡包埋组织中PSA、Ki-67的表达,并根据苏木精-伊红(HE)切片进行Gleason评分。同时,对患者的术前血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值和对应HE切片中的组织PSA进行比较。结果:在前列腺癌组织中PSA阳性率为93.0%(40/43),其表达量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612,P=0.000)。Ki-67阳性表达率为90.7%(39/43),其表达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696,P=0.000)。PSA与Ki-6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无相关性(r=-0.163,P=0.296)。在术前取患者外周血tPSA与癌组织的PSA相比也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814,P=0.000)。结论:Gleason评分越高,PSA表达越弱,Ki-67表达越强,前列腺癌组织分化程度越差,预后越差。明确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及检测PSA和Ki-67的表达有利于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