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1.
杨兴军  杨辉  郭欣  王文科  李飞 《心脏杂志》2019,31(4):474-478
冠脉慢性完全闭塞时,良好的微循环灌注是远端存活心肌生存的必要条件。精细的冠脉血流自身调节机制是保证微循环灌注的重要组分。正确认识自身调节机制以及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微循环功能的变化对临床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从微循环的自身调节机制及CTO的微循环功能变化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郭欣  王熠  马民华  吴宾  杨兴军  李飞 《心脏杂志》2018,30(1):58-061
目的 评价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功能性完全血运重建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并发多支病变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95例NSTEMI并发多支病变患者为功能性完全血运重建组(冠脉造影狭窄>90%的病变直接行PCI治疗,对狭窄70%~90%的病变行FFR检查,FFR<0.75为PCI治疗的指征),同时期冠脉造影指导下完全血运重建的患者为对照(解剖学完全血运重运组)组(狭窄≥70%且直径>2.5 mm的病变常规行PCI治疗)。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再发心绞痛、因冠心病再住院发生情况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功能性完全血运重建组再发心绞痛〔9% vs. 30%,P<0.01〕、因冠心病再住院〔5% vs. 19%,P<0.01〕及MACE〔9% vs. 22%,P<0.05〕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两组LVEF均较术前增加〔(60±7)% vs.(56±8)%〕,功能性完全血运重建组增加显著(均P<0.05)。结论 FFR指导下功能性完全血运重建能降低患者12个月MACE发生率,减少再发心绞痛、因冠心病再住院次数,改善患者左心功能,患者近期获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李飞  刘海涛  杨兴军  王博 《心脏杂志》2019,31(4):496-498
目的 评价微信平台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研究抽选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心血管内科本科实习生48名为观察对象。数字随机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个体化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评分,分析两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评分和实践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亦明显较对照组高(P < 0.01)。 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恰当应用微信网络平台有利于巩固实习生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增加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侧支大小与闭塞远端心肌灌注水平的关系和闭塞远端不同灌注水平对CTO开通术后远端心肌灌注恢复和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连续入选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1日就诊于西京医院的CTO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完善心肌声学造影以评价闭塞远端心肌血流灌注[峰值强度(A)、血流速度(β)、心肌血流量(A×β)]。开通CTO支架植入后使用温度压力导丝测定冠状动脉楔压Pw,并计算侧支压力指数(CPI)。以CPI≥0.25和CPI<0.25分为侧支丰富组和侧支不良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在A、β、A×β方面的差异。采用心肌声学造影半定量分析,根据闭塞远端心肌灌注水平分为灌注缺损组和灌注延迟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1个月在A、β、A×β方面的差异以及心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①CPI<0.25和CPI≥0.25两组患者闭塞远端心肌灌注水平在术前,术后1d,术后1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灌注缺损组术前A[(4.9±0.6)dB vs (5.8±0.8) dB]和A×β[(14.1±2.4)dB/s vs (16.2±2.2) dB/s]显著低于灌注延迟组(均P<0.01);β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CTO开通术后1d,1个月,灌注缺损组A[术后1d (6.1±0.8)dB vs (6.9±0.9) dB,P=0.01],[术后1个月(7.7±1.1)dB vs(8.5±1.0)dB,P<0.05]仍显著低于灌注延迟组;灌注延迟组和灌注缺损组远端心肌的 β和A×β差异无统计意义。④灌注缺损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灌注延迟组[(45±7)%vs(49±4)%,P<0.05)];CTO开通术后1个月灌注延迟组射血分数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3)% vs(49±4)%,P=0.02]。灌注缺损组CTO开通术后1个月的LVEF与术前相比未见明显变化[(45±7)% vs (45±6)%]。 结论 ①CPI无法预测CTO闭塞远端心肌的灌注水平;②CTO开通后,闭塞远端心肌的灌注恢复不受CPI的影响;③CTO开通后远端心肌灌注水平和心功能的恢复受术前闭塞远端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例:患者,女,70岁,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既往服用复方降压片等降血压药物,效果一般,后改用卡托普利口服,效果良好。半月前,感咽痒,刺激性咳嗽,无痰,自行服用克咳敏、环丙沙星等药物,无明显效果。1周前就诊,查咽部黏膜暗红,无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无肿大,否认有慢性咽炎病史。给予西瓜霜含化,复方甘草合剂口服,嘱其3天后就诊。复诊,咳嗽无减轻,咽部黏膜无变化,考虑剧咳为卡托普利不良反应所致,遂停用卡托普利及其他止咳化痰药物,改用硝苯吡啶口服。2天后复诊咳嗽消失,血压控制较为理想。讨论  相似文献   
6.
杨兴军  李飞 《心脏杂志》2018,30(5):604-608
糖尿病心肌病(DC)最初描述为糖尿病患者在除外高血压、冠心病、瓣膜性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存在的情况下发生心力衰竭。目前认为DC是线粒体功能紊乱、能量代谢障碍、脂毒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形成、内皮细胞受损、微循环障碍、内质网应激、RAAS激活、自噬功能减退、心脏自主神经病变、miRNA调节异常等多种因素相互协同、共同作用,导致心肌细胞凋亡、胶原沉积、基质增生、间质纤维化,微血管病变及冠状动脉病变。早期可发生舒张功能障碍或心脏纵向应变能力减退等亚临床DC表现,随着病程进展,晚期射血分数逐渐下降,心功能严重受损。临床可通过使用超声、磁共振成像、核素显像早期发现心脏舒缩功能参数或结构的异常,尤其是组织多普勒超声、磁共振T1-mapping技术及心肌细胞外体积测定等方法近年来逐步引人重视。此外,还发现某些生物学标志物与DC相关。目前关于DC的治疗还未形成共识,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还需进一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更明确的诊疗方向。  相似文献   
7.
郭欣  杨兴军  李飞 《心脏杂志》2018,30(4):486-489
多支血管病变(MVD)冠脉病变复杂,血运重建治疗策略的选择是介入治疗的难点。既往认为MVD解剖学完全血运重建可改善患者预后,但最近研究显示解剖学完全血运重建(PCI或CABG)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血运重建的生存获益与心肌缺血的风险相关,提示应重视缺血相关的功能性血运重建。血流贮备分数(FFR)是判断冠脉狭窄有无功能性缺血的生理学检查指标,能准确识别MVD中真正引起心肌功能性缺血的罪犯血管。本文就FFR指导下MVD功能性血运重建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医疗机构消毒灭菌知识培训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产企业卫生室、个体门诊及村卫生室存在着不能正确使用消毒剂、不能正确掌握消毒剂的浓度及作用时间和其他不规范的消毒灭菌行为,以至于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较低的情况。为提高基层医疗单位消毒灭菌质量,减少患者感染机会,我区卫生防疫站对厂企卫生室、个体门诊及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开展了消毒灭菌知识培训工作。为了解其培训效果,于1999~2003年对上述单位的消毒质量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