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笔选择了基础微生物学中的部分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付诸实施,实践表明该法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以及创新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BV前C区(PreC)及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突变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标本,包括36例无症状携带者(其中24例为HBV携带者,12例为HBsAg携带者)、36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和16例肝硬化患者。所有标本均经型特异性引物PCR法鉴定为HBVC基因型,并用巢氏PCR法扩增HBVPreC和BCP基因片段,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序,然后用ClustalW1.8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50例HBeAg阳性患者中,无症状携带者、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组的T1762/A1764双突变率和T1846突变率分别为12.5%、42.1%、100%和0%、5.3%、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和0.02)。在38例HBeAg阴性HBV感染者中,无症状携带者、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组的T1762/A1764双突变率分别为16.7%、58.8%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肝硬化组的C/G1753突变率显著高于无症状携带者及慢性乙肝组(分别为55.6%、8.3%、11.8%,P=0.01),其A1896突变率也高于无症状携带者组(分别为55.6%、8.3%,P=0.01)。结论HBVT1762/A1764双突变与C基因型HBV慢性感染者的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孕妇风疹病毒IgG、IgM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孕妇对风疹的免疫状态,探讨风疹病毒IgG、IgM检测对评估孕妇免疫状态及判断风疹宫内感染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对1471名产前检查孕妇检测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G、IgM,电镜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法检查组织中病毒颗粒和病毒核酸。结果:76.07%(1119/1471)的孕妇具有免疫力,7.41%(109/1471)有孕妇为原发感染,14.14%的孕妇为易感,2.38%(35/1471)的孕妇IgG、IgM均呈阳性,其中1例引产胎儿心肌细胞和1例死胎的心肌、肝及脑细胞中均发现病毒颗粒。结论:同时检测孕妇风疹IgG和IgM可以正确判断孕妇的免疫状态,对IgM阳性孕妇应进行连续多次检测,IgM持续呈阳性三个月以上的孕妇可大致确定为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肿瘤抑制基因(MTS)P15和(或)P16的改变是否可影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病程及其预后。方法:跟踪30例复发的ALL患者在初诊和第1次骨髓复发时的骨髓标本,用PCR法监测P16 exon 1,P16 exon 2,P15 exon 1的缺失;用REP法检测P16 exon 1,P15 exon 1高度甲基化情况。结果:在初诊患者中共有50%(12/30)的患者有(或)P16基因失活,P16缺失的患者有8例,其中7例伴有P15缺失,7例P15甲基化的患者有2例伴P16甲基化。在初诊时,15例无该基因异常的患者,复发期间有11例出现P15和(或)P16异常,占86.7%(26/30),与初诊时48%(12/25)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我们认为P15和(或)P16的失活可加快疾病的复发,监测ALL患者的P15和(或)P16失活,可用于预测疾病的病程和预后,初诊和复诊均有异常者为难治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抗生素在不同时段对创伤弧菌(Vv)感染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观察小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将100只清洁级ICR小鼠分为保护Ⅰ组(所用药物含氧氟沙星、异丙嚎、地塞米松等);保护Ⅱ组(所用药物含氧氟沙星、异丙嗪等);保护Ⅲ组(所用药物含亚胺培南、异丙嗪、地塞米松等);保护Ⅳ组(所用药物含克林霉素、异丙嗪、地塞米松等)和阳性对照Ⅴ组,每组20只.Ⅰ~Ⅴ组每只小鼠接种0.2mlVv菌液(约4.4×106菌群数/ml),1h后Ⅰ~Ⅳ组肌肉注射相应药物.接着在3、6、12h取各组小鼠心肌组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并比较.结果含有该菌敏感抗生素的Ⅰ~Ⅲ组在接种Vv后8h及24h小鼠存活数均显著高于Ⅴ组和Ⅳ组(P<0.01);Ⅰ~Ⅲ组心肌的超微结构损伤较之Ⅴ组和Ⅳ组有较显著的改善,而Ⅳ组小鼠的心肌损伤与Ⅴ组接近.结论敏感抗生素氧氟沙星或亚胺培南与异丙嗪以及地塞米松等联合应用能提高Vv感染后小鼠的生存率,并改善其心肌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风疹病毒是风疹的病原体,因孕妇在早期感染后可引起胎儿感染,导致先天性风疹感染而受重视。近几年对病毒的研究在基因结构、复制和调节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该文就风疹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功能、复制调节等方面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温州地区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中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Hp菌株已较为普遍。本研究通过对临床胃镜活检标本进行Hp分离培养,并进行部分抗菌药物敏感性鉴定,旨在为本地区抗Hp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与甲基强的松龙、异丙嗪等药物联合应用对创伤孤菌感染小鼠的保护效果以及对小鼠骨骼肌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36只ICR(清洁级)小鼠,药物保护、阳性对照组各16只(生存率比较各12只).阳性对照组12只腹腔注射创伤弧菌(4.45×105CFU/ml)0.2ml,药物保护组12只在注射相同菌液后,肌肉注射12 mg/kg氧氟沙星、40mg/kg强的松龙和1mg/kg异丙嗪进行联合保护,4只注射生理盐水0.2ml作为菌液对照.分别取1 h、3 h、6 h、12 h阳性组、保护组小鼠后肢骨骼肌肌肉组织0.1 cm×0.1cm×0.1 cm置电镜固定液,超薄切片观察超微结构.结果:6 h阳性组和药物保护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12 h和-24 h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1).3 h、6 h和12 h时段阳性组未死亡和药物保护组小鼠骨骼肌肌肉超微结构观察,其肌纤维实质性的损伤均不突出,而阳性组未死亡小鼠肌组织间质变化比较明显,出现肌组织间质水肿,胶原纤维排列稀疏、溶解.药物保护组较阳性对照组肌浆网扩张、胶原的溶解现象明显改善.结论:药物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创伤弧菌所致的骨骼肌损伤,缓解肌组织间质水肿和胶原溶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蜂胶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长爪沙鼠胃黏膜的影响.方法 5周龄长爪沙鼠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和蜂胶组.所有沙鼠禁食24h后,感染组和蜂胶组灌胃Hp菌液109cfu/ml,0.5 ml/只,连续灌胃3次,感染后4周每隔5d灌胃一次,感染后第16周连续5d每天灌胃一次加强感染;对照组灌胃无菌肉汤;蜂胶组在第22周和第24周灌胃蜂胶溶液,感染组和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27周处死所有试验动物,测量肝、肾、脾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清IL-8,取胃黏膜进行Hp定量培养和病理学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血清IL-8显著降低(P<0.05),与感染组相比,蜂胶组血清IL-8显著升高(P<0.01);各组肝脏、肾脏和脾脏脏器系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蜂胶组的Hp数量(246±172 cfu/mg)显著低于感染组(1075±688 cfu/mg)(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感染组胃黏膜炎症较严重.结论 蜂胶可抑制沙鼠胃内Hp的生长,具有一定的黏膜修复和器官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实验考核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准化实验考核体系是公正、客观、科学考核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标准化实验考核体系包括实验考核组织、标准化实验考核内容、标准化实验操作、标准化监考和记录、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正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