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氧氟沙星对Hp感染治疗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6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枸橼酸铋钾+左旋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口服,2次/d;对照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枸橼酸铋钾+甲硝唑+阿莫西林口服,2次/d。疗程均为7d。结果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4.84%和66.67%,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93%和93.75%,P〉0.05。认为左氧氟沙星治疗Hp感染根除率高、症状缓解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a和CD34蛋白在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病理学分型、组织学分级、微血管密度(MVD)和临床分期探讨其意义。[结果]结肠癌Hpa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肠黏膜(P〈0.05),结肠癌组织中Hpa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组织血管生成、病理分型、Duke's分期、预后有关(P〈0.05)。[结论]Hpa蛋白在结肠癌中呈高表达,并与结肠癌血管生成、病理特征和预后有关,检测其表达可以对判断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提供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中晚期胃(贲门)癌患者均经胃镜、病理组织学诊断明确,重酒石酸长春瑞滨+5-氟尿嘧啶组17例(治疗组),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组16例(对照组),均完成1个疗程化疗,两组共配合相同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35.3%(6/17),对照组有效率为25.0%(4/16),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较,骨髓抑制和浅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肠道反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酒石酸长春瑞滨+5-氟尿嘧啶治疗胃癌疗效与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治疗胃癌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过程中患者胃肠道反应有明显差异,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治疗胃癌胃肠道反应较重,恶心、呕吐明显,患者不能耐受;重酒石酸长春瑞滨+5-氟尿嘧啶,患者胃肠道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临床可用于胃肠道肿瘤化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含加替沙星的10 d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8例,前5 d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阿莫西林胶囊1 000 mg,bid;后5 d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克拉霉素500 mg+加替沙星200 mg,bid。对照组142例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甲硝唑片400 mg+阿莫西林胶囊1 000 mg,bid,治疗7 d。治疗结束后4周14C UBT检测幽门螺杆菌是否根除。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2.75%,对照组71.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84%,对照组为1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有加替沙星的10 d序贯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镜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晚期食管癌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应用支架植入治疗;观察组采用胃镜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并记录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病灶长度[(4.62±1.33) cm]低于对照组[(6.93±1.28)cm,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24% (37/41)]高于对照组[68.97%(20/29),P<0.05];观察组胸骨后疼痛、胃液返流、发热持续、管腔再狭窄的发生率[9.76%(4/41)、7.32%(3/41)、12.20% (5/41)、2.44%(1/41)]均低于对照组[37.93%(11/29)、27.59%(8/29)、41.40%(12/29)、17.24%(5/29),P<0.05].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10.8个月)短于观察组(16.6个月,P<0.05).结论 胃镜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和支架植入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肯定,但胃镜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更好,可降低并发症,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AKT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AKT2。结果AKT2阳性表达在正常组织中低于结直肠癌组织(P〈0.01),并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有关(P均〈0.05);AKT2阳性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者(P=0.000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远处转移和AKT2是独立的预后指标(P分别为0.013、0.018、0.001、0.038)。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AKT2表达上调;AKT2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侵袭性有关,可作为评价结直肠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是胃肠道中除恶性病变外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既往治疗有抗生素类药物(SASP)、皮质类固醇激素、微生态剂、免疫调节剂等方法,但均存在疗效差、疗程长、副反应大等问题。本研究通过抑肽酶辅助治疗UC,观察其疗效,分析其与UC的关系,为UC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肠道息肉与腺癌以外的隆起性病变少见,本文报道我院1965年至1995年6月经x线和(或)内镜发现,并经病理确诊的空肠以下少见隆起性病变134例,良性95例,恶性39例,并进行回顾分析。1.一般资料:134例中男87例女47例,其中良性95例,年龄5月至74岁,平均34.1岁;恶性39例(男30例、女9例),年龄3至73岁,平均43.3岁。临床症状均以腹痛、便血为主,其次为腹块与贫血。恶性症状显著重于良性。101例曾作了X线检查(包括小肠注钡造影、钡灌肠与肠系膜血管造影),发现病变95例,符合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国防生招生体检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谷丙转氨酶(ALT)增高的原因,为预防青少年NAFLD提供依据,并确保健康的生源。方法分析参加甘肃省2013年国防生体检2 728名学生中,NAFLD及谷丙转氨酶增高的原因。结果在2 728名体检学生中,体重超标检出率3.52%(96人);NAFLD检出率3.04%(83人);ALT增高检出率4.29%(117人),HBsAg阳性检出率1.06%(29人);超重和脂肪肝、ALT增高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P值分别为0.015、0.013和0.000),HBsAg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LT异常与HBV感染密切相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超重者的NAFLD发生率较高,ALT增高与高考前进食营养品、失眠劳累、服药及超重脂肪肝有关,对青少年进行防病教育,是预防脂肪肝及提高国防生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某部官兵健康体检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该院2010年7月基层部队健康体检的资料,共计565例,年龄18~50岁,平均26.83岁,其中男480人,女85人,统计各疾病的检出率.结果 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共捡出人数105人,其中,男性104人,女性1人,脂肪肝71人,高血脂36人,高血压19人,3种疾病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2,P<0.01),三者之间经Pearson相关分析呈正相关(X2=14.19,r =0.3181,P=0.007).结论 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加3种疾病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而且三者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