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患者,男,44岁,住院号023327。于1984年3月5日因饮酒后十余小时出现精神错乱、意识朦胧、疑似肝昏迷前兆入院。查体:T36.4℃,意识障碍,行为异常,谵语,有幻觉现象。巩膜黄染,无Kayser—Fleischer氏环。颈部及前胸部可见数个蜘蛛癔,双手可见肝掌。心肺正常。肝肋下1.5cm,质地中等硬。脾侧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2~ 10年,50例股骨干骨折术后17 ~33周愈合;2例19个月仍未愈合,再行内固定植骨后6个月愈合.50例股骨颈骨折术后13~ 30周愈合;2例1年未愈合则行全髋关节置换.结论:治疗方案应根据股骨干骨折部位与股骨颈骨折位移程度判断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3.
4.
治疗髌骨骨折的不同内固定材料、方法的比较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四种髌骨骨折内固定的材料及方法,以期为今后临床固定髌骨骨折确定方向。方法:通过回顾文献,对四种不同髌骨骨折内固定的材料、方法、生物力学特性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四种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各具特色。结论:固定髌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材料及方法是:(1)允许早期功能锻炼;(2)早期固定坚强,后期应为弹性固定;(3)符合生物力学,具有向心的聚合力;(4)取材普遍,经济实用;(5)减少内固定物的数量和体积。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常伴有明显的骨质疏松,跌倒后极易引起股骨粗隆间骨折,而且骨折类型多为粉碎性[1,2].故根据患者年龄和全身情况、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选择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对动力髋螺钉(DHS) 和解剖型角钢板这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并发症做了详细的比较,旨在找出临床上最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交通事故的多发和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保守治疗不仅患者痛苦和家属护理不变而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近年来,主张积极手术治疗和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恢复患者功能的治疗原则已成为共识。当前内固定手段多种多样,我院自2005年1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预后及影响因素,总结研究新时期影响手术治疗高能量损伤诸多因素的相互联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总结,对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自2006—01~2011—07手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72例患者,并对其随访分析,采用的三种手术内固定方法既动力髁螺钉,锁定解剖钢板,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对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及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三组病人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早期负重时间方面锁定加压钢板组与另两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脑外伤、胸部闭合伤、腹部脏器损伤的患者和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以及糖尿病患者在骨折优良率方面较差。结论:三种内固定方法各有利弊,在内固定技术日渐完善和成熟的情况下,骨折的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是否植骨、年龄、合并疾病、功能练习的时间等因素对愈合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8.
Cottone骨折是以胫骨后唇骨折为特征,同时伴有内、外踝骨折,距骨向后脱位.1932年Hendersen将这种骨折命名为"三踝骨折",常见于交通事故和高空坠落伤,踝关节处于极度外翻、外旋及外展时,造成骨折和脱位,多会伴有韧带拉伤.若治疗不当,易发生踝关节不稳定及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的后遗症.自2008-09~2010-06,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3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模型的制备模拟脊髓损伤,研究其病理生理变化及脊髓组织的病理分析,为后期的干细胞治疗提供了实验信息。方法:8周龄小鼠,咬除T12~L1棘突及相应椎板,用纤维剪刀将脊髓右侧剪断,将分离的肌肉缝合封闭椎管缺损,缝合皮肤,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分不同的时间行为学评分,8周后病理检测。结果:假手术组在不同时间行为学评分较高,而实验组评分很低。脊髓损伤区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且脊髓损伤区域出现胶质细胞增生、嗜神经现象等,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损伤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髋脱位是临床觉见小儿先天性畸形疾病之一。其手术方法虽较多,开展此手术的医院亦比较广泛,但其疗效尚不能完全尽如人意,尤其是采用Salter髂骨截骨术中关节囊紧缩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功率,目前已为大多数学者所共识。自1985年1月以来,我们在治疗先天性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