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来我院门诊就诊的525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水平。方法筛选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来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525名2型糖尿病患者(T2DM)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血生化检查、体格检查并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根据所得的结果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现状做出评价。结果 525名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控制理想率为12%。BMI、BP、TC、TG、HDL-C、LDL-C控制理想率分别为51.62%、23.6%、58.29%、48.76%、44.19%、60.76%。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糖尿病的教育,制定个体化的降糖方案,对其他危险因素加强干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长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泸州市社区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点及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情况。方法:通过多级抽样方法,对泸州市社区6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测。体质量指数(BMI)≥28.0为肥胖,24.0~27.9为超重。结果:共收集有效资料4 445份,平均BMI为24.1±3.4,男性与女性BMI不同(P<0.001)。样本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8.25%、12.78%;各年龄段超重率不同(P<0.05),60~69年龄段超重率最高(P<0.05),随年龄的增长,超重率有下降趋势(P<0.001);男、女性肥胖率分别为10.01%、14.69%(P<0.001),各年龄组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高血糖、高三酰甘油等患病率随BMI升高而增加(P<0.05),在超重、肥胖组的患病率高于BMI<24.0组(P<0.05)。结论:被调查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超过50%,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病率达40%以上;老年人超重、肥胖问题严峻,控制老年超重和肥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白雪  万沁  曾静  李筱舟 《吉林医学》2012,(34):7407-7408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将87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是否合并冠心病分成两组,检测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L1~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骨密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骨密度低于未合并者,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等为决定骨密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密度的降低又可能和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泸州市中老年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以后泸州市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抽取泸州市10012名40岁以上(包含40岁)的长住居民,进行问卷,体格检查,血糖,生化检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泸州市中老年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分别为18.37%,27.77%,两者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女性,且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前期两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BMI,腰围,TG,LDL,离退休,待业,家庭妇女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HDL是保护因素;年龄,饮酒,嗜甜食,BMI,TG是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饮茶是保护因素。结论泸州市中老年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白雪  万沁  曾静  李筱舟  刘飞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4):1696-1700
目的 研究4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T2DM)和糖耐量受损(IGR)患者肾脏疾病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2011年4-11月泸州市年龄≥40岁人群T2DM流行病学调查基线资料建立的队列人群,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在江阳区和龙马潭区随机抽取茜草、小市、龙马潭、宝来桥、大山坪5个社区的10 140名居民。对受试者进行体格检查和血糖、血脂、血肌酐检测,留取过夜晨尿测定尿清蛋白。结果 删除临床资料不全的受试者,实际共调查7 546例受试者,其中正常糖耐量(NGT)者3 872例,IGR患者2 210例,T2DM患者1 464例(其中初诊T2DM患者715例)。不同糖代谢人群清蛋白尿、慢性肾脏疾病(CKD)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初诊T2DM及已诊断T2DM患者清蛋白尿、CKD检出率高于NGT、IGR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有无心血管病史及有无高血压的IGR患者清蛋白尿、CKD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病程、有无高血压的T2DM患者清蛋白尿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病程、有无心血管病史和高血压的T2DM 患者CKD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有心血管病史、高血压、高水平血肌酐是高血糖患者发生清蛋白尿的危险因素;高龄、高血压、血脂紊乱、高水平血肌酐是高血糖患者发生CK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40岁及以上T2DM患者有较高的CKD检出率,对于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和血脂紊乱的高血糖患者推荐联合清蛋白尿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检测以发现早期肾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