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清热利胆颗粒治疗胆石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获取清热利胆颗粒相关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得胆石症相关靶点,并筛选出清热利胆颗粒治疗胆石症的潜在靶点。将潜在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潜在靶点的PPI网络,然后利用Cytoscape 3.9.0软件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再对核心靶标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1.5.6软件对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经TCMSP数据库筛选后得到清热利胆颗粒活性成份共75种,主要参与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β-谷固醇、豆甾醇、柚皮素等,涉及胆石症相关靶点107个,通过PPI网络分析后我们得知AKT1、IL-6、TNF、EGFR、JUN是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的结果显示清热利胆颗粒涉及生物过程为1407个,涉及细胞组成67个,而涉及分子功能119个。主要通过脂质结合、氧化还原酶活性、转录因子结合、信号受体调节活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分子功能发挥作用。KEGG富集分析显示清热利胆颗粒涉及通路160条,主要...  相似文献   
2.
胆道动力障碍(biliary dyskinesia, BD)是大多胆道、胰腺类疾病发病机制的核心环节,也是该类疾病关键的继发病理改变。目前现代医学于此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胆胃同治”为从脾胃论治BD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大量的文献从基础和临床上对其进行了阐述及报道。从解剖位置、经络循行、气机升降、脏腑功能等方面探讨“胆胃同治”理论内涵。在“胆胃同治”理论指导下,总结BD患者针刺、中药方剂治疗的效果及有关胃肠道激素的变化,旨在探讨治疗BD更加有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中药清热利胆颗粒对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纳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含合并胆囊结石)住院患者共337例。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并依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暴露组(常规治疗+清热利胆颗粒组)225例与非暴露组(常规治疗组)112例,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结石复发的相关情况以及中药清热利胆颗粒的服用情况。观察两组患者胆总管结石的复发率及结石复发的时间,并分析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h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使用Kaplan-Meier曲线估计两组患者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累积概率,两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26例,其中暴露组12例(5.33%),非暴露组14例(12.5%),暴露组复发率较非暴露组明显降低(χ2=5.394,P=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