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粗隆间骨折发生率逐年提高。有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挽救老年人生命有积极的意义。对有手术指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手术是目前治疗方法的首选。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7月应用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7例,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胫骨Pilon骨折目前尚无明确的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胫骨Pilon骨折应包括1、胫骨远端的干骺端骨折.2、内踝骨折.3、胫骨前缘骨折.4、胫骨后面的横行骨折.此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特别是在高能量的情况下,往往伴随内外踝骨折、下胫腓关节分离;且骨折移位及关节软骨损伤明显,并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骨折处理较为困难,且关节功能预后不良.我科自1998年7月~2000年10月采用踝关节可调式外固定支架或结合解剖型钢板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16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交锁髓内钉联合骨瓣、骨膜瓣治疗四肢骨不连及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管的骨瓣、骨膜瓣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管的骨瓣、骨膜瓣移植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24例。全部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年。其中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15例;带血管蒂腓骨转移2例;带血管髂骨瓣3例;带血管股骨内髁骨瓣移植1例;带血管腓骨骨膜移植4例;带血管胫骨骨膜瓣转移1例。结果 24例患者全部临床愈合,未出现感染、髓内主钉及锁钉断裂等并发症,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管的骨瓣、骨膜瓣移植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是一种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1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及治疗组,每组各17例。对照A组给予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对照B组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组为上述两种方法的综合治疗。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血清TSH水平及尿碘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治疗组与对照A组、对照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尿碘中位数(MUI)治疗组与对照A组、对照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红伟  李树锋  陈猛  路青林 《山东医药》2007,47(21):111-112
2003年1月-2006年7月,我们应用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7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前下肢神经阻滞对全麻下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的影响。方法 117 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对照组(n =38)、术前阻滞组(n =39)和术后阻滞组(n =40),术前阻滞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即刻,于超声引导下将0.375% 罗哌卡因20 ml 注射于股神经周围,术后阻滞组患者在术毕即刻,于超声引导下行单次股神经阻滞,方法同术前阻滞组。分别于术前(T0)和术后6 h(T1)、12 h(T2)、1 d(T3)、3 d(T4)及7 d(T5),检测血清S100β 蛋白水平,分别于T0 ~ T5 时,进行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分。结果 术前阻滞组和术后阻滞组患者T1 ~ T5 时血清S100β 蛋白水平均低于全麻对照组,且术前阻滞组患者T1 ~ T5 时血清S100β 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后阻滞组(P <0.05);术前阻滞组和术后阻滞组T1 ~ T5 时MMSE 评分均高于全麻对照组,且术前阻滞组患者T1 ~ T4 时MMSE 评分均高于术后阻滞组(P <0.05);术前阻滞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和丙泊酚用量均少于术后阻滞组和全麻对照组,镇痛补救率均低于术后阻滞组和全麻对照组(P <0.05)。结论 术前下肢神经阻滞可改善全麻下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PAO)术后功能恢复及疼痛的影响因素。 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接受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标准为在此期间接受PAO治疗的所有DDH患者。排除标准:髋关节外伤史,现有神经肌肉或结缔组织疾病,既往有髋关节手术史,影像资料不全者,髋臼后倾(交叉征阳性),采用髂腹股沟入路的PAO和失访者。测量术前和术后的影像学指标,观察了髋臼顶倾斜角,外侧中心边缘角,髋臼外展角,股骨头超出指数,股骨头球度指数,Shenton线,骨关节炎Tonnis分级,头臼匹配度,p/a比值,髋臼前倾角,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疼痛评分和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MHHS)等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功能及疼痛的影响因素。 结果在此期间共有75名患者接受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排除髂腹股沟入路16例,失访5例,影像资料不全者8例,术前髋臼后倾2例,最终有44名患者纳入此次研究,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1±1.4)年。患者MHHS从术前70(55,84)分提高到术后91(88,91)分(Z=-7.067, P< 0.01),WOMAC疼痛评分从术前4(1,8)分降至术后0分(Z=-4.920, P< 0.01)。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外侧中心边缘角每增加一个单位,术后MHHS被归类为优秀的几率是原来的1.2倍[比值比(OR)=1.183,95%置信区间(CI)(1.077,1.299),P<0.01]。年龄每增加一个单位,术前疼痛程度增加一级的可能性是原来的1.1倍[OR=1.090,95%CI(1.018,1.157),P=0.012]。身体质量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术前疼痛程度增加一级的可能性是原来的1.2倍[OR=1.244,95%CI(1.050,1.474),P=0.011]。其它因素与术前疼痛及术后功能评分之间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 结论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后患者功能评分显著提高,疼痛症状显著减轻。术前外侧中心边缘角较大的患者术后将获得更佳的关节功能,年龄及身体质量指数较大的患者疼痛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9.
不同原因所致的脊髓损伤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发生在寰枢椎(C1/2)间的锐性刀砍伤合并双侧椎动脉损伤患者的救治情况报道如下。患者男,19岁。后颈部刀砍伤15min入院。查体:呼吸、心跳停止,双侧瞳孔散大,全身生理反射消失,肛门括约肌松弛,四肢肌张力减低。后颈部发际水平一横行刀口,达双侧乳突前方,长约22cm。紧急行伤口填塞止血、补液、输血、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后,心跳、呼吸恢复,瞳孔大小恢复。颈椎X线平片示寰椎后结节与枢椎棘突间距离增大;CT示椎管内有积气征。急诊行颈椎椎管探查,术中见伤口经寰椎后弓与…  相似文献   
10.
枢椎齿状突骨折是累及寰枢椎区域稳定性的严重损伤 ,由于其解剖结构特殊 ,不愈合发生率较高 ,故多引起寰枢椎不稳 ,可能导致急性或延迟性颈椎脊髓压迫 ,甚至危及生命。1998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们应用 APOFIX内固定系统经颈后路治疗齿状突骨折患者 9例 ,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1例 ;年龄 18~ 43岁 ,平均2 5 .7岁 ;病程 6~ 5 8小时。受伤原因为坠落 7例 ,局部直接暴力 2例。患者均有明显颈肩部疼痛 ,颈椎活动受限 ;其中 6例伴四肢肌力减退 ,4例腱反射活跃或亢进 ,7例枕部浅感觉减退。根据 Anderson分类法开口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